他打的日軍給他下“挑戰書”,創造一個兵團單獨殲敵兩個的戰績


他打的日軍給他下“挑戰書”,創造一個兵團單獨殲敵兩個的戰績

左地區隊長兼政委楊勇麾下:

前與貴軍交戰,遺憾萬千……惟敝軍不願山地作戰,願約貴軍到兌九峪平原一帶,決一雌雄……

上面這段話是一封“挑戰書”。這是1938年,八路軍115師楊勇率686團在呂梁地區汾離公路伏擊日軍三戰三捷,打的日軍屁滾尿流毫無辦法之後給楊勇寫的“挑戰書”,真是痴人說夢,妄想讓楊勇到平原地區與日軍決鬥。

“呂梁三戰三捷”,是楊勇將軍卓越軍事指揮才能的完美展現。

1938年9月,日寇為對我根據地發起大舉進攻,西路日軍的先頭部隊已經佔領裡軍渡一線。指揮這次行動的是108旅團長山口少將,他率部進駐呂梁地區的離石,並在汾陽城內集中大批彈藥、糧秣等物資,隨時準備運往先頭部隊。

楊勇率686團目光已經盯上了日軍的舉動。準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突襲,這是我軍戰勝敵人的法寶。打贏才是最大的目的。偵查地形,不打無準備之戰,這是戰前的必然功課。

楊勇帶各營幹部到汾離公路觀察地形,發現最佳阻擊部位有敵碉堡。而後面的山凹面積太小,一個排都隱蔽不了,容易暴露。想埋伏在那裡就得拔掉敵人碉堡。但提前拔掉敵人的碉堡就會“打草驚蛇”,戰鬥打響後,就會造成太大傷亡。楊勇和大家一起研究,迫擊炮連連長吳嘉德不說話,一直在地上畫來畫去,一會兒,他站起來對楊勇說:“把這個任務交給我吧,保證3炮消滅碉堡。”有了這個保證,最後決定打碉堡和打阻擊同步進行。

9月14日凌晨,楊勇和團政治部主任曾思玉率領部隊早早進入西公嶺埋伏起來。7點多鐘接到情報,日軍車隊已經出城了。9點多鐘,20輛滿載敵兵和軍用物資的汽車毫無戒備地進入伏擊圈。攻擊時機一到,楊勇立即向吳嘉德發出開炮命令,吳嘉德立即朝早已瞄準好的碉堡開炮,一發炮彈飛出直接命中目標,又連續兩發炮彈飛去,碉堡飛上了天。

埋伏在北側山坡上的部隊迅速衝了出去,一隊截住汽車西去,一隊方向離石方向警戒。隱蔽在南側山坡的戰士向日軍車隊扔出一排排手榴彈後發起衝鋒,200多個日軍官兵除了3名投降外,全部被殲。我軍迅速打掃戰場,把兩輛還能開走的汽車裝上戰利品開走,其它開不走的就地燒燬。

第二天,駐紮汾陽的日軍出動一個聯隊來到戰場,惟一能做的就是拉走了5車屍體。

給養送不到,在黃河邊的日軍只好殺馬充飢,等待支援。日軍為了挽救河邊的部隊過了幾天,日軍又冒險開始運輸。100多名日軍分乘幾輛汽車,僅送一車糧食試探前運,楊勇識破了日軍的鬼計,決定給日軍一個甜頭,不予理會。


他打的日軍給他下“挑戰書”,創造一個兵團單獨殲敵兩個的戰績

日軍以為我軍佔了便宜就跑遠了,膽子大起來。第二天,出動200多名敵兵押送20車物資,冒著瓢潑大雨出發,爬過了西公嶺,就以為安全了。當日軍來到油坊坪一帶較為平坦的地方遭到我軍伏擊,100多名鬼子去黃泉報到。

日軍在汾離公路兩次遭到伏擊,付出400多名士兵代價,50輛汽車損失了40輛。日軍動搖了西渡黃河的想法,黃河邊的部隊準備撤退。115師師部通知楊勇:“西犯之敵正在撤退,要不怕犧牲,不顧疲勞,迅速準備再戰。”

為了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楊勇思考再三,決定冒一下風險,鑽到在日軍鼻子底下的王家池埋伏起來,再打一個伏擊戰。

9月20日拂曉前,686團及其他作戰部隊到指定地點埋伏起來,“恭候”日軍自投羅網。按照預想的,中午時分,日軍的騎兵出現在公路上,緊接著日軍的輜重、炮車、步兵前呼後擁地來到了王家池山谷。686團2營首先發動攻擊,緊接著各埋伏部隊都發動了攻擊。槍炮聲、吶喊聲、衝鋒號聲在山谷裡震盪。我軍把敵軍切成幾段,一段一段吃掉,300多敵人又成了槍下鬼。

楊勇指揮三次伏擊戰,殲滅日軍近千人,山口少將也做了戰死鬼。勝利轟動了整個呂梁地區,嚴重地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日軍的西進企圖。

日軍前線指揮官岡村寧次大為惱火,汾陽城緊閉,接連幾天敵人在焚燒屍體,最後還開了一個“慰悼”大會。


他打的日軍給他下“挑戰書”,創造一個兵團單獨殲敵兩個的戰績

楊勇則在呂梁山區召開了祝捷大會。就在當天,日軍駐汾陽聯隊司令官送來了一份“挑戰書”,楊勇看後,輕蔑一笑。他對周邊同志說:“打仗嗎,就是‘以及之長,擊敵之短’,這真是一封愚蠢的‘挑戰書’。”我軍戰士聽了都哈哈大起來。楊勇也給日軍寫了一封回信,痛斥日軍一番,提出在隰縣—帶山區再與日軍較量一次。日軍不敢再在山區打了。為了挽回面子,用大炮衝著呂梁山區盲目地大轟了兩天。

“呂梁三捷”作為我軍抗戰時期的成功戰例,被廣泛流傳。

楊勇善戰,還指揮所部取得了一系列戰績。

1941年1月,楊勇任魯西軍區司令員,在潘溪渡伏擊戰中,採取“圍點打援、設伏圍殲”的戰法, 全殲日軍一箇中隊150餘人和偽軍一個大隊400餘人,日軍軟原少佐被擊斃, 創魯西平原全殲日軍的光輝戰例。

1945年12月,楊勇擔任冀魯豫軍區第7縱隊司令員,採取“分片包乾,各個擊破”的戰法,率部連克鄆城、鉅野、嘉祥三城。

1946年10月,楊勇率7縱在張鳳集採取“先打外圍,再猛虎掏心”的戰法,殲國民黨11師3000餘人。

1947年7月,楊勇率部採取“收其外圍, 剪其羽翼;誘敵深入,適時攻城”的戰法,再次攻克鄆城,殲國民黨55師師部及29、74兩個整旅2000餘人,俘副師長理亞明以下8500餘人,晉冀魯豫軍區在嘉獎令中指出中原野戰軍一縱“創造了一個兵團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先例”,黨中央也為此發了賀電。

1947年10月,楊勇指揮一縱在“高山鋪戰役”伏擊戰中,以傷亡極少的代價殲敵5700餘人,擊落敵機一架,獨創“以最少損失,獲最大戰果” 的成功戰例。劉、鄧首長給一縱立大功一次。

1949年12月,五兵團司令員楊勇率部採取“多路迂迴的運動戰”,在大西南地區,行程5370餘里,殲敵37360多人。

抗美援朝期間,楊勇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司令員。回國後,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

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1983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他打的日軍給他下“挑戰書”,創造一個兵團單獨殲敵兩個的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