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过了五十岁就不让参加村干部竞选合理吗?

t19711011


在农村,过了五十岁就不让参加村干部竞选合理吗?应该说,从干部年轻化的角度讲,村年轻人的闯劲和带动性来讲,这种规定似乎是合理的。但合理未必合法,什么事情都不要一分为二看待。农村的情况比较复杂,往往年纪较大的人更能德高望重,更能服众,所以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农村干部任职届次和任职的最高年龄。

农村的村干部,主要是指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村委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不必提候选人,也称海选,不过选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村支部书记由全村党员选举产生,但要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才生效。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了村委主任最低任职年龄为18周岁,却未规定最高任职年龄。

至于农村支部书记,至今也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只要是党员,不在受处分期,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我们这个县市,目前有75岁以上的老书记还在岗位上,仍然干得非常好。

就全国来看,大部分地方也没对农村干部做出最高年龄限制,但部分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作出了地方规定,规定65周岁以上不再提名为村干部候选人。但是,规定过了50岁就不得参加村干部竞选,这种说法闻所未闻。虽然要求干部年轻化,但各地情况不同,农村的情况不同,过去的政府干部退居二线的政策都被取消了,不到60周岁退休年龄,都还在领导干部的职位上工作,为什么农村干部过了50岁就不允许参加选举了呢?是谁剥夺了这部分人的被选举权呢?现在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50岁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何况现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村人口多数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又去哪里找年轻人回农村担任村干部呢?


综上,提倡干部年轻化、专业化是对的,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处理,提倡是提倡,但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农村干部的选举要引导正确的导向,当然要选举年富力强,能带动村民发展致富的人当村干部,但更重要的是要德才兼备,有违法犯罪纪录的不应该担任村干部,但年龄上的限制,不应该和法律法规相抵触,50岁就不再允许参加村干部竞选,是地方的土政策,既不合理,也不合法。不过,作为村民来说,如果没有知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参与村干部竞选。如果真有心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就应该积极配合合法选举的村干部做好工作。现在各地委派的大学生村官,就在农村发挥了极好的组织领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