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根基深厚,他认为,朱允炆外有叔叔镇压边境,内无有资历和能力的元老之臣的倚老卖老,内外无患,天下太平。可是家里却不太平,建文帝削藩,朱棣造反,拿下皇座。

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朱允炆是一位年轻人,当头顶9座大山,每座山都拥有强大的兵力。其中势力最强的燕王,在他小时候,文彩强他一筹,还鄙视过他,致使他心里有阴影,这一切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权柄在手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年轻气盛,总会想着大刀一挥,砍出一个乌托邦。但是燕王给他的影响不小,他先避开燕王,给了他发展的时间。

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朱允炆是个好人,对爷爷和父亲尽心伺候。在父亲死后便将自己三位年幼的弟弟接入宫中,怕他们感受到失去父亲的痛苦。在燕王朱棣入朝拜新君时,燕王以“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如此嚣张,引起了群臣的愤怒,户部侍郎卓敬多次上奏,要求就地除决朱棣,建文帝在乎血亲,放虎归山;也可能是朱允炆从小受到朱棣压迫,有阴影而一时不敢下手,毕竟对于其他叔叔他就给个莫须有的罪名收权收地。在与燕王起兵争皇时,却下达“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皇令。如此好人,只能错失良机。

年轻,便身居高位,有理想有抱负,权力太大容易让人高估自身,低估他人。

初定江山,未来一片美好,朱允炆的两位重臣文人,指点江山千古留名,藩王不值一提。

第一位是黄子澄,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他便在旁伴读。朱允炆忧虑他的叔叔们起兵造反时,黄子澄便安慰他说:“诸位藩王的兵力只能自保而已,如果他们敢造反,朝廷发兵攻击他们,是一定能够取胜的!”然后他又列举了汉景帝时七国之乱的故事来鼓励朱允炆,表示只要朝廷出兵,这些藩王的势力不足为虑。黄子澄在这之后就走入了朱允炆的心里,也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但是脱离现实的以古为鉴是可怕的,建文帝可没有如周亚夫这等将领,因为都被他爷爷给收拾干净了。

第二位是齐泰,他虽未带兵,却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朱元璋也曾放心不下,单独检查他的能力,询问边界将领的名字,得了满分。之后又问各地的形势,齐泰这次没有说话,从袖子里拿出一本手册,上面的记载十分详细。朱元璋十分惊讶,大为欣赏。未打过仗的兵部左兵部左侍郎是要送菜吗?

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在建文帝登基之时,对于朱棣的嚣张,这两人不强力劝谏,致使潜龙归海。更可能导致燕王的影响力更大,加大造反筹码和信心。光有理想的文人,在这个时候发挥不了任何用处。

削藩疾如风,却不先削燕王。看似剪除羽翼,实则壮大燕王。

个人认为,朱允炆削藩快速下手应该先找燕王,因为燕王兵力最强,对于朱允炆更是不服气,在朱允炆小时候,就对他说过:“不意儿乃有今日。”先削了这个最有可能造反的,第一可以做到敲山震虎,第二在他登基时候他这样做也是可以有正当理由的。

朱允炆选择了先削周、岷、湘、代、齐这五王,给了燕王准备的时间。

朱允炆过于理想化,数次放过朱棣,导致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文中的皇帝和两位谋士满腹经纶,对于朝廷实力过高预估,下达了对于燕王不可杀的命令,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是让我有种朱允炆把皇位送给朱棣的感觉。掌权者不应该过于理想化,还得看到现实,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