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博文:與網課無關的囂張

今天的網課有個學生火了,但是以一種無恥的方式。蘇博文用滿嘴的髒話,用咆哮的腔調,演繹出一幕學生對教師的無禮鬧劇,既讓人噁心,也讓人心痛。

當人們的焦點放在網課的運行上,討論要不要直播的問題,要不要關麥的問題,網課的效果問題,長時間憋在家裡帶來的心理問題等,其實都是在技術層面的討論,這些問題對大部分同學而言,都是值得探討研究的。但蘇博文的囂張,無關網課,他展現的,是一種近乎無可救藥的渣一般的囂張。

教育,是國家強盛的基礎,教師,是教育發展的根本。國將興,尊師重教,國將衰,斯文掃地。蘇博文的囂張,是從內而外對教師職業的蔑視,在他眼裡普普通通的老師又有什麼資格管他?老師再怎麼有學問,不也還是無權無勢,不也還是清清貧貧?在金錢至上的環境下,財富幾乎就是成功的唯一標準,老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於是,在有些人眼中,老師並不值得尊重。也許,只有讓老師活得更好些,掙得更多些,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教師是個令人羨慕職業的印象,老師才能贏得更廣泛的尊重,教育才更有希望。

也不知從什麼時候,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觀點逐漸流行起來,似乎教師掙的是服務員的工資,教師的工作就是滿足學生所有的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沒有錯,但更準確的表述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有利於學生髮展的老師要去做,不利於學生髮展的,哪怕學生有需求,老師也不能去做。教育是社會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不斷糾正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永遠不是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關係,教師因為專業的優勢和學生髮展的需要,有管理學生的自主權。當蘇博文半年不上課時,當蘇博文上課老遲到時,當蘇博文老不交作業時,無論是為了蘇博文的發展,還是為了給其他同學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都有義務也有權力對其予以管理。嚴師出高徒,只有老師願管敢管,學生才會明事理,懂規矩,當老師不願管不敢管,管理班級管理學生時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才是我們教育的大不幸。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流傳甚廣,但卻也流毒至深。學校教育是在人成長過程中半途參與進來的,老師面對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已經成長的半成品,在這其中確實有少量的殘品次品廢品是無法改造的。老師不是神仙,不能點石成金,不能把歪脖子樹整成棟樑。當蘇博文咆哮著說我半年不來上課怎麼了?我不交作業又咋了?網課作業誰不抄?他們交作業就比我牛逼嗎時,我很佩服老師的耐心,還在給他講道理,說某某就每次上課早到,說你不交作業我不該管你嗎?但對於蘇博文,我不吝用最壞的猜測,這就是老師教不好的學生。

拋開教師的身份不談,即便放在兩個完全無關的個體之間,相互尊重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無法想象,蘇博文對老師是有多大的仇恨,竟然破口大罵汙言穢語了那麼長時間,這簡直就是文明社會能容忍的下限了。而且,這破口大罵的環境竟然是在網課這樣高度開放的空間中,蘇博文毫無顧忌地在全體同學面前,甚至在全體網民面前大放厥詞,其囂張的程度令人驚訝詫異。這樣的行為,讓人會忍不住追問,蘇博文在平常會有多囂張,這底氣又來源於何處?

教育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片雲推動另一片雲,一顆心溫暖另一顆心,但當另一棵樹是朽木,另一片雲是烏雲,另一顆心是黑心時,我們實在不忍對教師這棵樹這片雲這棵心有太苛刻的要求。教育,對某些人,或許更合一句話:談放手時就放手。

在這個令人氣到無語的視頻中,也有那麼一抹亮光,老師的理性、控制讓人看到了這個群體的氣度。當蘇博文說,你是我老師,你可以訓我,也可以罵我,讓人覺得他還有那麼一絲希望,願這點僅存的善念能幫助他走出人生的黑暗。

蘇博文:與網課無關的囂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