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汽汕德卡本來有望成為國內第一重卡,如今呢?

汕德卡,在國內市場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大多數重卡司機都對這個品牌非常熟悉,尤其是新生代司機,伴隨著汕德卡的發展一路走來,從一上市時的幾百輛到幾千輛再到2017年的過萬輛,這款車也慢慢成了高端重卡的引領車型。

重汽汕德卡本來有望成為國內第一重卡,如今呢?

高端重卡代表,汕德卡對得起這個名字,最起碼在它上市之初,喊出來的口號就是進口替代,意思就是要把許多車隊用的進口車替換成汕德卡。要知道,進口車再便宜的也要70萬以上,汕德卡高配也不過50出頭,能省下至少20萬,這對於國內卡友來說還是非常大的誘惑。


但有些卡友就說了,雖然差20萬,但質量差距也有,現在國內沒有一款國產車可以和進口車相比,沃爾沃、斯堪尼亞、沃爾沃、依維柯、曼恩等品牌可不是鬧著玩的,這可是歐洲著名的5大重卡品牌,這汕德卡雖然依託於德國曼恩的技術,但畢竟是曼技術的國產化,肯定還是有差距。

重汽汕德卡本來有望成為國內第一重卡,如今呢?

曾記得重汽相關負責人曾經說,德國曼公司曾經把汕德卡運到曼的工廠,工程師對曼原型車和汕德卡進行過對比,曼工程師曾說,汕德卡的各項技術檢測結果與曼原型車幾乎沒差距,甚至有的數據還比原型車好,雖然無從考證真偽,但汕德卡的質量比國產車高一大截是不爭的事實。


為什麼說汕德卡的質量好?有一輛汕德卡,26個月就跑了100萬公里,最後實現了200萬公里無大修,合資車能實現這樣的高品質在以前不可想象。

重汽汕德卡本來有望成為國內第一重卡,如今呢?

從去年開始,汕德卡配濰柴發動機,有人覺得不好,有人覺得無所謂,雖然曼技術很可靠,也省油,但濰柴在國內重卡市場的口碑也不錯,而且現在的10.5H發動機已經成為明星動力,想必也不會比曼動力差,未來5年,汕德卡的年銷量要達到5萬輛,屆時,國產高端重卡第一的名字將誰也不能搶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