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很多蝗灾,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了?

尚能剑否


蝗灾与水灾和旱灾并称为三大农业自然灾害。在我国历史上,蝗灾曾经多次出现,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只是近几十年来才比较少见了,但是在世界范围内,蝗灾仍然很常见,去年4月份开始,一场源自于东非的蝗灾就曾经横越红海席卷西亚诸国,直达数千公里外的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给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




至今那里的人们对去年的蝗灾记忆犹新,然而今年更甚,从1月份开始,东非就爆发了蝗灾,蝗虫多到遮天蔽日,据俄塔斯社报道,2月2日索马里农业部长侯赛因·伊德发表声明,索马里政府因蝗虫入侵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不只是索马里,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也已宣布因为蝗虫进入紧急状态。而且监测发现这些蝗虫还正在进入坦桑尼亚,南苏丹,乌干达等国。


在肯尼亚东部,飞行器拍到有一群蝗虫,形成了一个长达60公里宽约40公里的蝗虫群,犹如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覆盖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左右。还有人统计发现一个沙漠蝗虫群每平方公里可容纳多达1.5亿只蝗虫,那么保持密度计算的话这个蝗虫群的蝗虫数量将可达3000亿只,这样规模的“蝗军”是不是让人感到恐怖?置身其中,感觉周围的蝗虫简直是无边无际,飞起来的时候沙沙作响,犹如席卷天空的“虫云”。

蝗虫群喜欢随风迁移,一天可以覆盖100到150公里,所到之处将会席卷所有的植物,就连枯木枯草都会啃食掉,地上长的庄稼、蔬菜等农作物当然是它们的食谱首选,因此其所到之处,必然给农业生产带去极大危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来到当地后也很吃惊,粮农组织紧急服务主任多米尼克·布尔根(Dominique Burgeon)表示,非洲爆发的蝗灾是“前所未有的”,他呼吁国际援助来平息这场危机,蝗虫这种昆虫的繁殖力极强,如果不能有效消灭这些蝗虫的话,那么到今年6月份,这些蝗虫的数量或会增长500倍,蔓延至30个不同的国家。


不只是东非地区,南亚的巴基斯坦等国也正在发生蝗灾,巴基斯坦也于上周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当地爆发的蝗灾被认为是27年未见。巴基斯坦新闻部长菲尔杜斯•阿西克•阿万2月1日宣布正面临20多年来最严重的蝗灾,蝗虫成群结队,数量多达千亿只,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这一威胁,目前蝗虫在靠近巴印边境的沙漠地区,数量正在增长,或将造成更大的农业损失。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也在为东非和南亚及西亚地区的蝗灾忧心,因为蝗灾很可能会造成粮食短缺等人道主义危机,他呼吁为消灭蝗灾和避免蝗灾发生地粮食短缺而紧急拨款,粮农组织负责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副总干事玛丽亚·塞梅多则呼吁各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因为“蝗虫不会等待”,只要灭蝗不力,它们的数量每天都会增长。



1,《环球日报》1月18日文章《恐怖蝗灾侵袭东非:单个蝗虫手指长,每平方公里1.5亿只》

2,《亚太日报》2月11日文章《东非蝗灾肆虐,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流出》

3,《南方日报》2月4日文章《巴基斯坦进入紧急状态!无数蝗虫遮天蔽日入侵,27年来前所未有》

4,《上观新闻》2月11日文章《非洲爆发蝗灾,已波及印度巴基斯坦》

5,《界面新闻》2月8日文章《时隔27年再战严重蝗灾,巴基斯坦进入全国紧急状态》


科普大世界


原因如下:

1、现在科学分析了蝗灾形成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则及时扑灭。

2、现在扑灭的手段比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采用运-5运输机喷洒药物等措施,很快就消灭蝗虫。

3、现在大量养鸡养鸭,1只鸭,每天能吃2斤蝗虫,而一个地区养鸭数百万只,蝗虫都不够吃。

4、最近也不是未发生过蝗灾,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只是规模和过去不能相比而已。

扩展资料

蝗灾的产生原因:

1、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2、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3、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4、虫密过大

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头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笑侃说史


世界范围还是经常有的,只是国内很少有了。

蝗灾一般发生在大旱之年,因为干旱出现了大量适合蝗虫产卵的土地【蝗虫必须在至于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所以蝗虫大量繁殖,使得环境食物不足,蝗虫群被迫集体“搬迁”,所过之处啃食禾田,破坏农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经过千年的发展,现代国家已经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灾害防治体系,在信息传递、物质传递等效率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很多灾害刚冒头就被遏制了。

比如根据种群增长曲线,以药剂杀虫、培育天敌等方式,限制蝗虫的数量在大爆发之前的数值。2014年的黄河滩寨峪村就出现蝗灾,相关部门用大网、人工/飞机喷药,很快就把蝗虫消灭。

又比如修建水利设施,减小旱灾的发生率,也能有效的减小蝗灾的发生概率和规模。

而且如今信息和物质的传播效率很快,蝗虫的天敌中出现了人类。因为利益的驱使下,有人开始捕食蝗虫,在现代人类的手段,什么断子绝孙网都有,以至于蝗灾刚冒头就被捕捉殆尽。

例如2017年9月11日,山东蝗灾,被闻讯而来的人们捕捉回去食用。【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再严重依赖于农业生产,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黑眼历史观


蝗灾,顾名思义就是大量的蝗虫出现,由于蝗虫数量居多,地里的庄稼农作物就会成为蝗虫的首选发泄目标,蝗虫入境,大量啃食庄稼和植物造成庄稼的赤地千里,赤地千里的后果就是爆发更严重饥荒,百姓没有吃的了,自然开始铤而走险,要么换个地方重新开始,要么揭竿起义造反,不过各位发现没,在史书中频频记载的“蝗灾”现在基本都消失了呢?原因很简单,网友们也纷纷表示:一盘蝗虫几十块,吃不起。

可就这么一种困扰了中国农民千年的噩梦,现在基本消失了,之前小编在网上看了个视频,视频里主要介绍了俄罗斯遭遇严重的蝗灾后,农作物损失惨重,号称战斗民族的俄罗斯虽然人高马大,但面对小小的蝗虫时,竟毫无抵抗之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那段时期刚好我国山东也爆发了蝗灾,但是中国人瞬间开启了“吃货模式”,愣是将蝗灾扼杀在了摇篮里,据说蝗灾刚开始爆发的时候,中国人一群一群的蜂拥而至,拿着网子捕捉蝗虫,那场面,捕捉蝗虫的人比蝗虫都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蝗虫固然是好吃,但是仅仅靠吃是消灭不了蝗虫的,之所以现在蝗灾越来越少,无非是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蝗灾的问题——干旱,蝗虫这种灾害跟人类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每次蝗灾爆发的时间来看,人们早就注意到了严重的蝗灾往往是伴随着严重的旱灾而出现的,古代书籍上记载的“旱极而蝗”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到了现代社会后吃货固然是消灭了一部分蝗虫,但人类消灭了大面积的干旱问题后,蝗灾自然也就少之又少甚至消失不见了。



我沙漠独行者


原因如下:

1、现在科学分析了蝗灾形成的地形、地貌、气候、降水。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则及时扑灭。

2、现在扑灭的手段比较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例如采用运-5运输机喷洒药物等措施,很快就消灭蝗虫。

3、现在大量养鸡养鸭,1只鸭,每天能吃2斤蝗虫,而一个地区养鸭数百万只,蝗虫都不够吃。

4、最近也不是未发生过蝗灾,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只是规模和过去不能相比而已。

扩展资料

蝗灾的产生原因:

1、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2、生活习性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3、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4、虫密过大

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头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顶天立地做人


最早关于蝗灾的传说,还是在中学课本里。


美国的盐湖城遭遇了非常严重的蝗灾,农民的庄稼面临绝收的危险,幸好飞来许多的海鸥吃掉了蝗虫,盐湖城才侥幸躲过一劫,因此盐湖城也把海鸥当成城市的吉祥物。

一场蝗灾成就了一个城市,足见平时不起眼的蝗虫破坏力是十分惊人的。

美国这次著名的蝗灾出现在1877—1878年(清光绪初年),据资料记载,盐湖城地区平地爬满了厚达两英寸的蝗虫。火车爬坡时,因为轨道上的大量蝗虫油脂而无法继续前进。


美国爆发蝗灾的同时,中国也爆发了“丁戊奇荒”(1877—1878年,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戊寅、所以人们称之为“丁戊奇荒)。

从天津以北至淮河流域各地,由大旱引发的蝗虫遮天蔽日,把枯萎的残存庄稼吞食精光。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在奏折中言道:“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1000余万人饿死,2000多万人流离失所。

几十年后的1942年,还是因为大旱爆发蝗灾,席卷了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爆发位置、原因和“丁戊奇荒”如出一辙。


至少有150万人饿死,300多万人外出逃荒,冯小刚导演的影片《1942》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的。

翻越史书可以看到,关于蝗灾的记载比比皆是,爆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现在的黄淮海地区。

这片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素来有涝了收蛤蟆,旱了收蚂蚱,不旱不涝收碱嘎巴的谚语,大旱之后一定会出现蝗灾已成定论。

水淹一条线,天旱一大片,由于旱灾出现是个缓慢的过程,一旦成灾,几乎千里之内都难以幸免,即使出外逃荒也很难走出灾区。

而这样的气候环境,很适宜蝗虫集中孵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的蝗虫孵化出来,形成方圆几十公里的种群,所过之处,只剩下无法啃噬的枝干,所有的叶片都被吞噬一空,造成粮食绝收。


本来旱灾已经让人陷入绝境,蝗灾属于雪上加霜,因此给饥饿的老百姓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另外蝗虫移动的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能够飞行十几公里,纵然有人想捉它们充饥,机会也是转瞬即逝,捕捉到的蝗虫,最多能维持几天的生活,难以维持接下来一年多缺粮的状态。

现在出现蝗灾的现象很少见了,究其原因,一个是农药的大规模使用,极大的抑制了蝗虫种群的繁衍。

还有就是获取食物渠道的多样性,让饥饿彻底沦为记忆。

即使有小规模的蝗灾爆发,大家也是怀着猎奇心理去捕捉,借此机会大快朵颐,而不用担心以后会饿死人。


现在人们不再担心蝗灾,而是担心它们的种群日渐萎缩,会不会有朝一日,曾经不可一世的蝗虫成为珍稀动物,这想法虽然很荒谬,却很可能会出现的。


花近高楼1


连续五年大旱,就会闹蝗虫灾。现在不闹蝗灾一方面是有机井给庄稼灌溉,不干那么旱了,另一方面,不排除农药、旋耕有抑制蝗虫的可能性



漂亮1366


蝗虫的繁殖能力很强,这个物种在大旱之年更容易繁殖,繁殖过多就会形成蝗灾。

近代也有小规模蝗灾,不过影响不是很大。

主要原因是灌溉技术和能力的加强,导致蝗虫没有繁殖的温度和环境,其次是大规模的农药使用将幼虫和虫卵杀死,导致种群越来越小,用此蝗灾在现代越来少了。


酒鬼丁大虎


古代蝗灾严重,主要是以下4个原因

1.古时候大片没有开发的荒地,大片的沼泽河川和农田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不像现在这样的环境,这就为滋生蝗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古时候没有什么农药,除草剂之类的产品,农田里的作物都是天然无污染的,为蝗虫虫卵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3.古时候农民种地,基本上全是看天吃饭,没有现代化的灌溉设备,遇大旱天,农作物基本都是枯焦,遇到蝗虫繁殖的季节,干旱的农田就会助长蝗虫的生存。

4.古时候各地的农作物自然生长环境都基本差不多,而且相连不远,一旦一个地方爆发蝗灾,大量的蝗虫把一个地方吃完,稍微一蔓延,就可以把周边相似的农作物产地祸害,这样,短期内蝗虫数量就会更加激增,然后以点带面,由于蝗虫没有农药制约,星星之火可以迅速成燎原之势,可以很快的爆发为面积更大的灾患。



阳春三月的牵牛花


策划的结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