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始皇的秦军出现在清末时期,能抵挡八国联军的进攻吗?

江的鱼户外鞋服


秦帝国



平凡人生0169


秦始皇时期的秦军不仅规模庞大、武器装备精良,更是拥有王翦、蒙恬这样的名将,所以当时的秦军作战能力绝对是卓越的。但是八国联军是现代化的军队,武器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那么如果清末和八国联军作战的是秦军,结果会是如何的呢?

秦军的优势和劣势

秦军的优势一是规模浩大人数众多,人数不下于五十万人,本文以秦军为五十万人进行分析。

秦军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训练有素、骁勇善战,而且军中有王翦、蒙恬这样的名将,秦军作战并不是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真正的拿命在为国打仗。

秦军相比八国联军的劣势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武器装备不如八国联军。虽然秦军当时已经配备了射程和杀伤力都不错的秦弩,但是比起八国联军的步枪和克虏伯炮显然是差距不小。

八国联军的优势和劣势

八国联军最明显的优势当然就是在武器装备上,虽然当时八国联军使用的步枪虽然不像后来的机关枪那样可以连续射击,但是毕竟是现代化武器,其射程和杀伤力肯定都在秦军的弓弩之上,而八国联军使用的克虏伯炮其杀伤力就更不用说了。

八国联军的劣势一方面在于人数较少,规模在5万人左右,差不多只有秦军人数的十分之一。

八国联军的另一方面劣势在于军纪和士兵的斗志不如秦军,八国联军只是为了从中国瓜分利益而组合在一起的军队,各国本身就有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八国联军并不像秦军那么团结一致。八国联军只是为利益而战,遇到打不过的情况就很可能放弃继续作战,他们并不能像秦军那样用生命在作战。

此外,八国联军属于异地作战,后勤保障方面也不如本土作战的秦军。

作战设想

如果是单纯的正面对攻,那么秦军是会吃亏的,毕竟步枪和大炮的射程和杀伤力远超弓弩,秦军是很难靠近八国联军的,更不用说打败八国联军。

但是秦军的将领是名将,士兵也绝对不是傻子,所以秦军在领教过步枪大炮的威力后肯定不会傻到继续往枪口炮口上冲,秦军将领势必会先撤兵研究对策。

秦军要想打败八国联军只能从战术上下功夫,那么秦军怎么做才有可能打败八国联军呢?

秦军的劣势在于武器,所以要避免和八国联军正面直接对攻,这时候可以先以少数人马持盾牌引诱八国联军,将其引入到有建筑物或树林的地方,并且要事先在合适的地方埋伏弓弩手,等八国联军士兵进入弓弩有效射程内再射杀联军。这样做一来可以消耗掉联军的部分弹药,二来也可以消耗掉联军的部分兵力,当然此举秦军势必也要付出人员伤亡的代价,甚至伤亡人数超过联军的,但是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秦军也只能充分利用人多的优势。

八国联军是在外作战,所以后勤补给方面也是短板,秦军在消耗联军兵力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干扰联军的粮草、弹药供给,这样做就算不能真的有效破坏联军的供给链,至少也能让联军分心。

不管怎么说在武器装备差距不小的情况下秦军要想打败八国联军都得付出较大的人员伤亡代价,当然如果战术够好的话秦军还是很有希望打败八国联军的。战场上能不能胜不仅仅取决于武器,当年清军打不过八国联军,武器只是次要的因素,主要还是败在士兵的斗志以及将领的战术等方面。


历史守望者


把2000多年前的秦军拿出来和八国联军比较可是不妥的,过了这么多年,八国联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训练都不是秦朝时期能比的了。

咱们只说武器吧。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列强具有强大的武器生产能力

庚子国乱的时候,距离一战的爆发还有14年的时间,此时西方强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1900年的时候,英国有陆海军62万人,比十年前增长了50%;法国有陆海军71万人,比十年前增长了40%;德国有陆海军52万人,比十年前增长不多,这是因为德国把主要资源用在建造军舰上了,所以兵力增长不大,但海军实力扩张迅速,已经逐渐有了威胁英国的能力;俄罗斯总兵力由67万人增加到了116万人,几乎扩张了一倍。几大主要强国能够在十年之内完成如此快速的军力扩张,和他们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关系密切。

(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让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

因为,这些士兵在参军后不仅需要接受相关的军事训练,还要为了随时准备战斗而分发足够的武器装备。

由于列强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所以在武器装备的生产上不必担心有供应不足的情况发生。

领先秦朝军队千年的武器代差

秦朝士兵使用的是长矛、青铜剑、弩等冷兵器,而列强的士兵已经完全实现了热兵器化。士兵不仅装备了连发步枪,而且装备有野战炮,马克沁机枪等杀伤力巨大的重武器。

就以马克沁机枪为例,这是发明于19世纪末的武器,全重27.2公斤,长度1.07米,由4人操作。这种武器射速可达600发每分钟,射程超过两公里。如果双方发生战争,在古代军队还没有发现目标之前,就会遭到大规模杀伤,这已经超过了古代军队的想象,所以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可以产生强大的杀伤力,对对方士兵的心理威慑也是巨大的。

(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在演示这种武器)

双方的武器代差长达千年之久,这让秦军难以通过训练、指挥等手段弥补这种差距。

人数上秦军优势不明显

秦军总兵力大约为百万,看上去很多,但对比八国联军其实优势不明显。八国联军在进攻清朝的时候一共集结了5万多人。也就是说,即使秦军倾巢出动双方的军力对比也在20:1左右。考虑到双方的武器差距,这种兵力对比让秦军根本就没有机会获胜。

况且,秦军根本就无法出动百万大军,因为这支军队需要至少人数相当的后勤部队支援。而且,百万大军也无法完全展开对八国联军进行攻击。


假设一下秦军遇到八国联军的情况

秦军在距离八国联军2公里之外集结,排好方阵后徐徐向八国联军阵地走了过来。这支军队大多数为步兵,还有数万骑兵,上万辆兵车。

联军机枪阵地侦查到秦军方位后开始以抛射的形势对秦军进行扫射。顷刻间数以万计的秦军在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被击倒,随后他们才听到对面发出的“哒哒哒”的声音。

正当秦军混乱的时刻,对面的野战炮开炮了,威力巨大的开花炮弹在秦军方阵内爆炸,秦军乱做一团,还没等见到八国联军就溃散了。


所以,拿秦军去对付八国联军就是欺负人。


后续,秦始皇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世界地图

虽然秦军被八国联军击败,但让秦始皇无意间得到了一张世界地图,于是秦始皇集结大军向西远征。。。。

在他的时代里,秦军是无敌的。


历史风暴


一看就是没超过18岁的孩子提的问题?你对实力一无所知!清政府如果不是被多个国家侵略早被弄成北美的印第安人的下场了!表面上是八国联军,其实八国都在打自己的算盘!所以形成了八国都不能独吞中国!所以中国现在得以完整!慈禧太后逃亡到甘肃,德国一直打到甘肃!为什么德国能如无人之境打到甘肃?为什么李鸿章赔款后德国撤军?还不是其它国家都在制衡德国罢了!最后德国只得到山东半岛的租界权!印度被殖民时期印度人反抗,英国仅仅靠一挺水冷机枪印度5000人没冲上来!你不早说秦朝了!你就是5000万都不够人杀的!了解历史才能清楚其中原由!你以为小米加步枪真能救中国?


科技悦悦


秦朝军队的主要武器是青铜武器,防护主要是皮甲。在技术上来说非常低。论战斗力,肯定不如清朝陕西回军。

同治年间,陕西回军30万,号称“陕回十八营”。 同治五年(1866)捻军梁王张宗禹等部进入陕西时,与回军协同战斗,“捻回合势”。而且,拥有大批骑兵,还有长矛手,以及抬枪火铳,甚至是洋枪。

论机动力,冲锋能力,火力还是战斗力,数十万捻回联军,都超过青铜器时代的秦朝军队。可是清军主力多隆阿以2万清军,一样在1年时间,以少胜多,打败捻回联军,收复整个陕西。

有一个误区,就是清末军队被八国联军打败,清末军队战斗力就比历史上其他朝代低。如果是古代组织方式,主要使用冷兵器的军队,在历史上,清军还没有输过。从捻军,回军,太平军,苗军,一直到杜文秀,阿古柏,加起来军力超过200多万,都是输给了清末的清军。

从太平军,捻军,回军,一直到阿古柏军队,秦朝军队打得过谁?青铜武器的秦军实力就连清军都不如,怎么对抗5万八国联军?

京津冀的数十万使用钢铁冷兵器的义和团,也敢于拼命,杀死的联军,只是个位数。几万清军在北京天津地区,杀伤的联军,按照,联军公布数字有3000多人。

义和团前仆后继,不怕死,是事实,但是冷兵器给联军造不出什么伤害。清军虽然少,但是有野战炮和重机枪,这些才能给八国联军造成伤亡,虽然最后,几万参战清军也失败了,但是,杀伤的联军,超过义和团近100倍,而且达到37年,29军在平津杀伤日军数量的6倍。


深度军事


我们换一种问法,试问秦军能挡住一战时的德军吗?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能,但实际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只比一战早了14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武器装备基本已经达到了一战时的水平,而秦始皇时期秦军比八国联军早了2100多年,如果秦军能击败八国联军,那么人类真的不需要进步了

在许多人眼中,中国在冷兵器时代是无敌的,不仅是可以吊打同时代的任何军队,甚至可以抗衡20世纪初的西方列强。

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帝国,其所属的大秦王师更是被喻为是一支虎狼之师,在那个时代,秦军是不会畏惧任何强敌的。但是如果你让秦军对阵2100年后全服武装的八国联军,这就有点耍流氓了。

秦军确实厉害,可是秦军再厉害也是一支冷兵器军队,而且还是一支青铜冷兵器军队。我这里说的“青铜”并非是指秦军战斗力,而是说秦军装备的武器都是青铜武器,秦军在统一六国时尚未进入铁器时代。

不仅如此,当时的秦军都是以步兵为主,还没有多少骑兵。先秦时期的骑兵主要用来侦查以及快速穿插,而作战的主力还是步兵。因为战国时代是没有马镫的,骑兵除了需要用大腿夹紧马肚子,还要用手扶住马鞍和缰绳,否则在马上根本坐不稳。不要说是跟热兵器军队交手了,就算是对战日后的冷兵器骑兵,秦军都很吃力。

虽然秦军也曾击败了以骑兵为主的匈奴军队,但同一时代的匈奴骑兵也是没有马镫的,无法解放双手,骑兵的威力还发挥不到最大,这时的匈奴骑兵还不能与后来的突厥骑兵和蒙古骑兵相提并论。直到南北朝后期,马镫的出现才彻底释放了骑兵的战斗力。(秦军复原图)

而对比下1900年的八国联军,此时的世界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不要说是对比2100年前的秦军了,就算比起50年前,各列强的武器装备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别的不说,此时的步枪早已进化为一体式子弹的后膛装填方式,与一战二战时所装备的步枪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毛瑟步枪当时已经诞生了,还有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也出现了,这些步枪及其改良型都一直使用到二战之后,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甚至用到了1965年。

而到1900年的时候,机枪也早就发明出来了,马克沁机枪此时早已装配到英军,而就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前一年,马克沁机枪也成功的被德军所采购。(八国联军侵华时美军的装备,已经非常现代化了)

其实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也不差,经过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发展,清军不仅从欧洲购买了一些列先进武器,甚至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军工体系。

清军在战争中的失败主要还是国家体制的失败,虽然当时清军装备了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此时的清军还是一支封建时代的旧式军队,军队的素质和训练跟本达不到现代军队的标准,这样的军队拿着什么武器都白搭。

但是清军的失败并非是说武器不重要,武器装备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东西,如果武器不重要,那我们今天为啥花那么多钱去搞什么航母、战略轰炸机、大型驱逐舰?

不过你非说大刀长矛可以干过步枪大炮,那我也没啥办法。由于各种演绎小说的流行,导致许多人都是重战术轻实力,总是迷恋于四两拨千斤的以弱胜强。但是在现实中,强就是强,弱就是弱,没有那么多神话。

也许有的人会反驳道,当年处于原始社会的埃塞俄比亚曾吊打装备先进武器的意大利军队。

的确,埃塞俄比亚军队曾击败了入侵的意大利军队,但埃塞俄比亚可不是原始社会,埃塞俄比亚军队更不会拿着大刀长矛跟意大利人战斗,因为这等同于找死。

(你想象中的埃塞俄比亚军队)

(真实历史中的埃塞俄比亚军队,步枪机枪都有)

(埃塞俄比亚正规军)


千佛山车神


根据秦朝的科技现状,他的武器系统已经超过了许多的国家,他的弩机,和他的开拓精神,博大胸怀,这样的国家,属于当时的超级大国,也会一定发展的很好。无论是科技成果还是全国一盘棋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那时候属于中华帝国,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国能够和秦朝抗衡的。不要说八国联军,八十国联军也没有用。

中国的元朝,开发了东欧地区,并且统治了这个地区,也统治了中亚地区。但是这又不能算中国历史,而只能算蒙古帝国的历史。但是中国在这个历史时代,属于元朝,中国人民经历了元朝时代,在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走过了这一页,理所当然的元朝属于中国人民生活过的一段历史,而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留下的历史文化不可磨灭。比如元曲,元代的青花瓷器,元朝的文学作品,而许多国家都有着这一段历史,比如俄罗斯也有蒙古人统治的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也印刻在俄罗斯的国家历史上,不可磨灭。

元朝带去了许多中国的货物,和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就像一把钥匙,迅速的打开了欧洲的新生活大门,他们使用中国的罗盘,指南针进行了大航海,他们利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出枪炮,征服世界落后民族,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纸张记忆着他们的发明创造和发现探索,而把他们的知识永远的记忆下来,流传给他们的下一代。活字印刷术使他们能够出更多的书,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见解出现在书中,辩证法诞生了。

看到这些,我们看见中国古代的文明和伟大,当时的世界没有哪国能够跟中国较量的。那时候,还没有像鸦片战争,那样大规模挑逗中国的。

所以在秦朝时期,不可能有强于中国军队的外国军队。也不可能出现八国联军。


宝树白石


秦军可以说是一支所向披靡的部队,先不说有着王翦、蒙恬这种名将指挥,论士兵个人战斗力,战国其余六雄也不敢与之较量,那么如果秦军出现在清末,能抵挡八国联军吗?

如果是秦军,可能八国联军连打都不敢打过来

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是八国联军胆敢来犯的主要原因,秦军注重改革,早在其余六国还固守成规的时候他们已经率先进行了军事化改革,而清政府正是因为闭关锁国才从上邦之国沦为世界各国争先侵占的对象,如果是秦国,一定不会妄自菲薄,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安然无忧,而是会吸取各国的精髓之处,强化自己 。

秦军恐怕难以克敌

如果只是把古时的秦军来与八国联军作战,恐怕难以克敌,秦兵虽有名将指挥,有良好的战术和兵力,可秦兵毕竟武器简陋,如果对方也只是不懂战术之人,那还有一丝胜算,但如果对方也精通战术,长矛对大炮,岂有胜的希望?


小墨史观


别说秦军,除了晚清兵,以前哪个朝代的兵都可以打的那些蛮夷满地找牙无处藏身的。


寒煙216399300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如果秦始皇的秦军出现在清末,一样也抵挡不住八国联军的进攻,原因就在于武器装备代差太大。

冷兵器不是热兵器的对手

到了1900年也就是八国联军的时代,世界战争已经进入了热兵器的时代,热兵器对于冷兵器来说其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而早在拿破仑时代,拿破仑在北非和当地的马木留克骑兵作战的时候就对这种热兵器对战冷兵器的情况有个一个十分中肯的评价:一个马木留克骑兵可以打败两个法国士兵;如果是一百个马木留克骑兵对战一百个法国士兵,则双方五五开;如果是一支马木留克军团对战一个法国军团,则法国军团会碾压马木留克骑兵。

事实也是如此,在北非战场,拿破仑带领的法军一战就消灭了数千名马木留克骑兵,而法军的伤亡则只是个位数。

但拿破仑时代法军使用的是什么枪呢?是滑膛枪。

滑膛枪就是没有膛线的枪,每次射击之前都要从枪管的前面倒入火药,然后放入弹丸,再捣几下,最后放枪,这种枪没有准心,如果你用这种枪来射击我,我站在100米的地方都不用担心你能打中我。

而到了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的主要装备都进化到了后膛枪,这种枪准心好,杀伤力强,基本中一枪就会让人失去战斗力。

更为恐怖的是,当时的八国联军装备了马克沁机枪。什么概念呢?一战时期英国曾经进攻过一个德国人的阵地,当时德国人的阵地就装备了马克沁机枪,结果一天之内英国人就付出了伤亡6万人的代价!

要知道,马克沁机枪的射速为一分钟600发子弹,能够连续射击10分钟左右,也就是连续打出6000发子弹,基本一挺马克沁机枪就能够顶住上千人的进攻。可以想象,如果是冷兵器的秦军对着装有马克沁机枪的八国联军阵地冲锋会是什么情况呢?基本去多少死多少了。

而秦军的主要远程武器就是弓箭,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是150米,射程最远为400米(需要很强的臂力)。而八国联军当中,就拿日本来说,当时装备的主流步枪是30式步枪,其射程为3700米!有效杀伤范围是2400米!弓箭在这种步枪的面前基本就只有被虐的份了。

而秦军虽然也装备了铠甲,但是热兵器能够有效地击穿铠甲,所以真实作战的时候,更好是不穿铠甲上阵,这样还能冲的快一些。

就火炮来说,如德国当时使用的克鲁伯75山炮,其射程为4300米,基本有效杀伤范围在3000米左右。

实际作战模拟

如果双方真的遭遇,会是什么情况呢?

秦军我们算出兵60万人,是按照秦军历史上最大出兵数量来计算的;八国联军为5万人。

现在面对着60万的秦军,5万八国联军严阵以待,他们配备了火炮、马克沁机枪,同时每名士兵手里都有一杆步枪,这是他们的主要武器。

秦军士兵基本是戈以及青铜剑为近身武器,而远程武器为弓箭。

如果交战,只能是秦军发动冲锋,因为如果打远程的话,八国联军就会不断地放炮,这样就会造成只有八国联军打到秦军,而秦军打不到八国联军的情况。

那么现在秦军发动冲锋,八国联军先使用火炮攻击,他们有102门火炮,基本在3000米范围的时候就形成了有效的杀伤,在3000米到2400米范围的地方,是八国联军的火炮杀伤范围。然后秦军冲到2400米的地方的时候就进入了八国联军的步枪射程,只有他们跑到400米的地方才进入到弓箭的射程,而跑步2000米需要多少时间呢?2000米的世界纪录是4分44秒,当然那是运动健将的水平,我们只能按照至少6分钟的情况计算,而6分钟下来,每把步枪要打出60发子弹(一把步枪一分钟10发子弹),5万人就输出了300万发子弹的火力。我们按照命中率10%计算,也就有30万人失去了战斗力!

而火炮来说,就算一分钟只打出一发,从3000米的地方冲向八国联军阵地,3000米世界纪录为7分20秒左右,我们也要按照10分钟的速度计算,一发炮弹如果使30人失去战斗力(因为人很密集)那么这样算来,八国联军已经打出了1020发炮弹,导致了30600人失去战斗力,也就是3万人左右,加上之前的30万人,也就是33万人失去了战斗力。

但是这种冲锋必然是前面的倒下了,后来的跟上,所以如此密集的火力很可能造成的情况就是秦军不断地倒下,而后面的由于对方火力的压制而跟不上来。

当然,就算冲过了400米的范围,面对着秦军的还有恐怖的马克沁机枪,按照600发一分钟的射速来计算,10分钟下来就射击了6000发子弹,100挺这样的机枪就能打出6万发子弹的火力输出,直接就会导致冲到阵地近边的秦军被立马消灭。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即便是60万秦军对5万八国联军发动冲锋,基本也很难冲到八国联军的阵地,最优可能的情况就是还没冲到阵地,60万人就基本报销了。

我们看当时的清军及义和团同八国联军较量的情况也能看出,秦军基本不是对手。当时北京附近的清军有11万多人,义和团也有10-30万人,也就是说,和八国联军交战的清军加义和团至少也有20万人,结果是八国联军仅仅伤亡2500人,就丢掉了北京,而他们的装备也是远远好于秦军的。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秦军和八国联军交手,由于武器代差太大,根本没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