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能修煉:招開人

管理技能修煉:招開人

管理者要想組建一個高效團隊,必須選對人,用對人,發展人及評估人,在合適的時間,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人,做到人崗匹配,人事相宜,團隊才能走的長久。

招人是管理者的事情,如果管理者找不到合適的人才就不是好的管理者。

招聘的基本理念:永遠也沒有最完美的人才,只有最合適的人才。

在招人之前,任何一個企業先要具備這樣一個認知:永遠也沒有最完美的人才,只有最合適的人才。

管理最大的浪費就是找不來合適的人。如何選對人,是困擾無數管理者的首要難題。很多企業都因為在關鍵崗位上選錯人,而幹不下去。選對人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如果完全靠個人經驗,那麼關鍵崗位上的人才就很可能人崗匹配率極低,企業自然發展不起來。

傑克·韋爾奇在《贏》(Winning)中宣稱,他自己在年輕時選才的正確率也只有50%,通過經驗積累和學習提升,30年後他的正確率已經提高到80%左右了。

看到這裡,也許我們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共識了,那就是,在招聘的過程中,低正確率是一個常態;面試準確率低,企業自然招不來想要的人才,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企業應該儘量避免:

第一,絕大部分管理者都缺乏精準的人才畫像,只是在腦子裡有個模糊的人才概念,然後到茫茫人海中尋找,這樣肯定找不準;

第二,有些管理者有了比較清晰的人才畫像,但是在真正面對一個面試者時,又往往不知道如何衡量,摸不清面試者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才。

通過原因的分析,我們發現人才畫像及選人的方法是兩個關鍵,只要破解了這兩個難題,提升招聘準確率自然不在話下。

管理技能修煉:招開人

人才畫像

做好了人才畫像,可以快速明確招聘目標、提升招聘的準確度與效率,同時也將為人才的用、育、留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優質的人才畫像,是為了讓符合企業、用人部門長短期績效目標、戰略發展目標、企業價值觀的人才進入企業,關注的焦點是在目標人才的動機、行為、潛力等,這其中就充滿了很多矛盾。

  • 一個候選人各方面都不錯,滿足當前的用人部門需求,但是從價值取向來看和企業文化不太相符,用人部門又急需,用還是不用呢?
  • 一個候選人技能上有所欠缺,但是潛力、思維、價值觀都和企業高度匹配,用還是不用呢?
  • 一個候選人,招聘官評估結果非常不錯,但是用人部門老大不喜歡,用還是不用呢?
  • 一個候選人符合職位描述設定的所有條件,但是要求薪酬高於目前所有同等員工,用還是不用呢?

制定人才畫像

在制定人才畫像的時候,我們要從硬性要素,軟性要素及基礎要素三方面著手:

1、硬性要素:

企業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所需人才是有區別的,例如初創期,企業首要考慮的目標就是生存,只有在市場上生存下來,才有可能談其他;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員工的務實,落地,執行力高,專業能力突出,如市場開拓,客戶簽單,快速拿下客戶等;到了發展期,這時候企業快速成長,那我們就需要引進學習能力比較強,可以跟得上公司節奏及變化,以及體系化、系統化能力較強的員工及管理者,協助公司共同成長;成熟期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具有變革精神,破局思維及創新精神的員工,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持續走高。

崗位勝任力:這個需要我們知道招聘崗位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崗位的存在主要是解決什麼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具備哪些核心能力,這個就是這個崗位的勝任力,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商業模式:這個要考慮我們的模式是什麼,是技術驅動,產品驅動還是銷售驅動;是大客戶,渠道還是終端;是2B還是2C,只有相應問題都弄清楚了,才能心中有數。

2、軟性要素

個人價值觀要與公司的文化相匹配

管理者要通過聞味道的方式去感知,候選人是否具備團隊的味道。

招聘時,要看個人的價值觀是否與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匹配,也就是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接納企業的價值觀;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個人價值觀與企業價值觀匹配度再高,也不會百分之百一致,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完全接受這套東西的,這時候企業必須做到求同存異。

候選人要與直線老闆相匹配

這個很容易理解,人招來之後,直線老闆與候選人接觸是最多的,如果直線老闆不認可,人就很難在這個團隊生存下來。

3、基礎要素

這個主要指底層素養,也就是冰山模型海面以下的部分,如一個人的動機,性格等,這部分內容不容易識別,但是這部分往往起到關鍵作用;阿里巴巴對管理者的要求,胸懷格局,戰略眼光,超越伯樂,根紅苗正,背靠背的信任,包容,激情,誠信等,重點強調就是這部分,這部分內容必不可少。

案例:頂尖sales的模型

管理技能修煉:招開人

頂尖銷售的人才畫像

選人的方法

選人時,我們經常使用的是“STAR行為面試法”,這是目前業界公認的最佳面試工具。

S代表situation(情景),是指面試者過去工作的背景和情境;T代表task(任務),是指面試者過去曾承擔的工作任務或角色;A代表action(行動),是指面試者在過去工作中具體的操作和執行;R代表result(結果),是指面試者曾經做出過的成績。

這個面試方法能讓面試官獲得的信息是:面試者曾在什麼情況下,承擔過什麼任務,採取過什麼行動,最後結果如何。核心就是提問應聘者在過去經歷的關鍵場景中,究竟是怎麼幹的,幹得如何?

STAR行為面試法,讓面試官更容易從一個人的行為和選擇上,看出他的認知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否滿足崗位需要的能力素質要求。

管理技能修煉:招開人

管理者不僅會招聘,還要要會開除人。

張麗俊在一次課程裡問下面的老闆:你們有沒有開過10人以上的?行業內,有一句老話,開過100個人的,才叫做管理有境界,開過十個人叫做管理入門。

也就是說,作為管理者沒有開除過那麼多員工,你的管理根本就是還沒入門。

招聘是管理者的事情,解僱也是管理者的事情。眾所周知,阿里巴巴有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稱之為“271”制度:所有的員工,每季、每年都要參加業績、價值觀的雙重考核,各部門主管按“271”原則對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於期望。其中,這10%的被評為低於期望的員工是沒有年終獎也沒有加薪的,而這個決定是管理者必須做出的。

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處理,首先要有橫平豎直的規則,在年初的時候就把規則講清楚。第二要追過程,包括:批評不隔夜,當你的下屬有一些狀況時,當下就要批評他,而不必害怕打擊員工的積極性,這才是對員工的負責;時時要有反饋,當下屬沒有犯錯的時候,也需要給到反饋的意見,你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第三要對事不對人,所有的批評、指正、表揚,都是就他的行為而非人格。第四要有責任心,作為直接管理者,是否能做到對團隊成員的負責,抱著對他負責的態度,做出決定。

心要仁慈,刀要快

一個公司一般有兩條線:業績線和價值觀線。價值觀好、業績不好的人叫小白兔,可以給機會,但是如果給機會還改不了,就要fire。價值觀不好,業績好的叫野狗,野狗也一定是要fire的。

在阿里幹了三年管理,如果沒有開除過人,這個管理者基本上是不稱職的;沒有做過“271”考核,則不具備管理能力,但是一定要注意:不教而殺謂之虐。因此管理者一定要在日常工作中就關注人,培養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更優秀員工所佔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