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投降以后,关羽一家惨遭灭门,但是为何张飞后代却平安无事?

亚亚X


关羽在成都的后人是否被人灭门,还是有争议的,况且就算真的被人灭门,也是私人行为,非魏军公共行为,而这里称为关羽一家也是不妥的,是能算关羽后人,而且这不是关羽唯一的后人。

关羽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关平,次子叫关兴,关羽被杀的时候是60岁,长子关平同关羽一起被杀,当时是43岁,长子关平的后人,没有留在成都,而是随关羽一起住在荆州。



根据地方志记载,关羽与长子关平被杀后,东吴的吕蒙攻下南郡后,关平在荆州的妻子和儿子关樾躲藏起来了,隐姓埋名,直到晋朝统一天下后,才恢复原姓,这是关羽长子的一支后裔,一直活了下去。

关羽次子关兴在成都为官,官至侍中,但英年早逝,20多岁时就因病去世了,关兴有两个儿子,长子关统,关统娶了公主为妻,但也是英年早逝,并且死时没有儿子,次子关彝就是关羽留在成都的后人,也就是有可能在成都被庞德儿子庞会灭门的关羽后人。



庞会灭门关彝在正史中不见记载,只是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引用了《蜀记》中的记载,而更早时期且身为蜀人的陈寿都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因此关羽后人被灭门是可疑的。

蜀汉皇帝刘禅投降后,魏军中由于争权夺利引发动乱,邓艾被捕,钟会联合姜维准备造反,结果由于计划不当,引起魏军动乱,乱军冲向钟会官府,杀死钟会和姜维,而且姜维一门都被魏军杀害,由于动乱,魏军主帅钟会被杀,邓艾被囚后也被杀,魏军无人约束,因此肆意妄为。



此次兵乱,很多人都被无辜杀害,除了钟会与姜维是目标,其它人都是被无意冤杀的,如刘禅的太子刘璿被杀,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蒋琬长子)、太子仆蒋显(蒋琬次子)等人都被杀害,很多魏军也趁乱抢掠及公报私仇而杀人,如庞会杀关羽后人关彝家族。

再说下张飞的情况,张飞也是有两个儿子 ,长子张苞,次子张绍。



张苞是张飞的长子,但也英年早逝,并且没有留下儿子。张绍是张飞的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并继承了张飞的爵位西乡侯爵位,钟会之乱时,张绍也在成都,并且这是张飞唯一的后代了。

很幸运的是,钟会之乱时,魏军乱兵没有杀害张绍,若一定要问为什么没有杀张绍,原因就是:张绍运气好。



本来蜀汉投降后,是没有这些动乱的,全是钟会引起的,钟会想背叛司马昭,但他的手下却不肯,结果因为谣言四处传,导致了魏军的兵变,兵变中魏军乱兵杀了钟会和姜维,之后魏军没有主帅约束,魏军就开始肆意杀人抢掠,而且是随机的,找到哪里就杀到哪里,并没有列出一个名单,一个一个来杀人。

那些在乱军中被杀的,要么是运气不好,要么是与魏军中某些人有仇恨,如太子刘璿、张翼及蒋琬的两个儿子等人,张飞的次子运气好,就没有被杀,当然蜀汉也有不少人活了下来。



另外张飞本人与魏军将领及其后人也没有大的仇恨,而且张飞的老婆夏侯氏还是魏将夏侯渊的侄女,与魏国有一些渊源,而不像关羽在襄樊之战中杀了庞德,擒了于禁,与魏军部分将领产生仇恨,这也是关羽后人被灭门,而张飞后人活下来的原因之一。

当然了,如果关羽后人真的是被庞德儿子庞会所杀的话,也只能说明庞会公报私仇了,战争中的仇恨如果要拿到生活中来报,那无论如何也是不对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刘禅投降,对于全国统一是大幸,对于成都百姓是大幸,对于关羽个人来说是大不幸。

关羽死于公元220年,刘禅投降于43年之后,也就是公元263年,虽然时间久远了,但关羽生前的一次结怨,最终导致家族被灭。


关羽结了什么怨呢?他杀了庞德。

庞德大战关羽,曾经搞得声势很大,他特意打造了一口棺材,命士兵抬棺上战场,准备与关羽打个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庞德出征之前,特意指了指儿子庞会,对妻子说:“假如我死了,儿子定能替我报仇!”

这句话在庞会幼小的心里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四十年后,庞会随钟会、邓艾攻击蜀国,刘禅打开城门投降之后,庞会不抢钱,不抢美女,也不抢粮食,只见他带着一帮士兵饿狼似的冲进了关羽的家中,不问老幼,一个不留。


读者读到此处,唏嘘不已,关羽和庞德并无血海深仇,二人各为其主,各安其命。庞德被抓之后,关羽苦口婆心劝其投降,但庞德毫不领情,居然破口大骂,关羽无奈才将其斩杀。

庞德死了之后,关羽敬重其为人,还为其厚葬,这已算是仁至义尽了,庞会杀尽关羽后人替父报仇,真是太残忍太无道太丧心病狂了!

相比之下,张飞的后人幸运的多了,无一遭到迫害,这是为何呢?

因为张飞“后台很硬”!张飞的后台不是刘备,而是他的老婆夏侯氏。

夏侯氏是夏侯渊的亲侄女,当夏侯氏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出城拾柴,结果被张飞抢走了,当得知怀里的是夏侯家的女人时,张飞大喜,于是娶了她,后来生下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禅当皇后。


夏侯霸投降蜀汉之后,张飞指了指身边的孩子说:“这是夏侯家的后代!”

有了这层关系,所以蜀汉灭亡之时,张飞后人免遭大祸。


一半秋色


公元263年,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关羽后代惨遭灭门,而张飞后代却被曹魏封侯,这是为何呢?

我们先来说一说张飞的后代。张飞有2个妻子,一个原配,一个夏侯氏。这个夏侯氏就是曹魏有名的将领夏侯霸的堂妹。夏侯氏为张飞生了两个女儿,且后来都成为了皇后,不过长女在蜀汉未灭亡时便去世了,次女则在蜀汉灭亡后陪刘禅迁去了洛阳。

张飞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名为张苞,在诸葛亮二出祁山时,因追赶敌军,坠崖意外身亡。还有一个儿子,名为张绍,在蜀汉灭亡后,跟随刘禅一起去了洛阳,并且被封为了列侯。

下面再来看看关羽后代,和张飞后代相比,确实惨烈了一些。我们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的事迹,其实在关羽身亡的同时,他的长子关平也被斩杀。

关羽有两儿一女,在《三国演义》里,关平只是关羽的义子,但在真实历史中,关平是关羽的亲生儿子。关羽还有一个儿子名为关兴,不过英年早逝。《三国演义》里关兴是在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身死的。

关兴虽死,但是他留下了后代,长子关统,次子关彝。关统娶了刘禅的女儿,蜀汉未灭亡前去世。关彝则和家族在蜀汉灭亡后被杀。

这里要说一下,关彝的死历史记载中未提及过,我们所知道的都是《三国演义》里叙述的。

蜀汉是公元263年灭亡的,在公元264年,姜维劝说钟会谋反,但最终事情败露,姜维、钟会均被曹魏军所杀。而关彝和家族当时并未离开成都蜀汉之地,因此死于乱军之中。

至此,关羽的家族惨遭灭门,原因分析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张飞家族有靠山,比如刘禅、夏侯霸,而关羽家族在蜀汉灭亡后就没有了势力。

第二点,关羽在世之时,为关家树敌太多,所以当蜀汉灭亡后,关家才会被下毒手。

第三点,当时正逢战乱,魏军在成都烧杀抢夺,他们也不知道关家有什么人,所以关家才会被乱军所杀。


理科男读历史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怕是武功盖世,忠义无双,豪气万丈被后人誉为的武圣的关羽,也有心高气傲,心胸狭隘,不知进退的一面。

关羽虽然善于领兵作战,但是他却自高自大,且不通人情世故,不懂得礼贤下士。 关羽在刘备集团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他是刘备的义弟,处处有刘备护着他,宠着他。他是张飞的义兄,倘若有谁敢于挑战关羽的权威,张飞会第一时间拔了他的皮。

所以,诸葛亮让着他,称呼他为“美髯公”。孙权惧怕他,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关羽的儿子。曹操敬佩他,为了能够得到关羽,曹操恨不得到泰国做一个变性手术,陪关羽睡上一觉。

关羽生活在众人为他编织的梦幻之中,像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沉浸在“老子天下第一”的谎言世界里。

樊城之战,关羽大发神威,接连打败了曹操账下两员大将庞德和于禁,威震华夏。 于禁向关羽投降,得到了赦免,关羽败北之后于禁被吕蒙所获,孙权为了向曹操示好将于禁送回了魏国,庞德宁死不降,破口大骂关羽,并捎带着连同刘备一块骂了,关羽一气之下斩了庞德。

关羽杀庞德的行为并没有错,俘虏不降,难道还放虎归山吗?

但是个人认为,关羽的处事方法未免有些过于“小家子气”。

首先,庞德是曹老板的爱将,庞德身上的政治价值,要高于庞德本身的性命,况且即便要斩杀庞德,也应该由刘备或者诸葛亮来决定。当然了,仅仅是情感上的认知,杀庞德是没错的。但是,关羽斩了庞德,这仇可就顶在了关于头上,不仅激怒了曹操集团中的将领,也给自己的死埋下了祸根。

关羽败走麦城之时,夏侯渊、徐晃追不舍,他们的目的不是擒获,而是杀死关羽。 吕蒙的目的和夏侯渊、徐晃是一样的,想当年孙权想把女儿嫁给关羽的儿子,关羽大骂孙权是“狗”,侮辱孙权的女儿是“犬女”,搞得江东人尽皆知,把孙权女儿羞的不敢出门,不得不说关羽得罪人的功夫比他的武功还要高……

《三国演义》中写道,庞德和于禁被关羽打败之后,曹老板为了避开关羽的锋芒甚至计划迁都,可见曹老板被关羽吓的不轻,而魏国上下对关羽更是恨之入骨,特别是庞德的儿子庞会,恨不得亲手杀死关羽以报杀父之仇。

刘禅投降魏国之后,庞会终于等到了报仇的机会,庞会抓捕了关羽的后人关彝,并且将居住在蜀地的关氏族人全部杀死,仅有极少数族人因未寓居川蜀而避过一劫。

张飞虽然粗鲁暴躁,咋咋呼呼,但他的名气不如关羽大,和魏国、吴国也从未结下过什么仇怨,所以几乎没有人找张飞后人的麻烦,况且张飞的女儿是刘禅的皇后,张飞的后人们都是皇亲国戚,魏国为了收买蜀国高层的人心,还将张飞次子张绍封为列候。

当然,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飞的老婆是夏侯渊的侄女儿,出城拾柴时被张飞所得,张飞知道她是良家女子,于是娶其为妻,之后生下的女儿成为了汉后主刘禅的皇后。夏侯渊死后还是张飞之妻帮忙厚葬。夏侯渊儿子夏侯霸叛逃到蜀国,之所以能被接待,委以重任,也是和自己这个妹妹有很大关系。


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有了这层关系,就算当时曹魏是司马家当权,也多少会给点面子。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关羽的傲气不仅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子孙后代。


白话历史君


前几天看了一个小视频,一辆宝马把一对母子撞倒了。小男孩从地上爬起来,冲着宝马就是两脚,然后走向车门。男车主下来了,小男孩毫不畏惧,迎面就走向了车主。

小男孩大约不到十岁,像个小学生。

创作者留下了个问题,说是否考虑要生个男孩呢?

在微头条也有种说法,说生两个女孩幸福指数最高,生两个男孩最低。

豹眼一向无意重男轻女,也一向主张弄璋勿喜,弄瓦勿悲。只是看到这个问题有一点感慨,顺便多说几句。

据《蜀记》记载,庞德的儿子庞会,跟随钟会、邓艾讨伐蜀国。蜀国被灭后,庞会把关羽全家给灭了。

尽管当时邓艾已经下令,严禁掠杀民众,但庞会还是报了杀父之仇。

关羽杀庞德没有大错,庞会杀关羽全家也没大错。各为其主、为父报仇,杀人都有很充分的理由。

虽说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杀父之仇也能放得下,也太没有血性了。

为何张飞后代平安无事呢?

张飞被张达、范疆所杀,他们跑到东吴去了。

张飞也有儿子张绍,不去东吴寻找杀父仇人,还等着张达、范疆再回来杀你全家吗?

且不管关羽后代是否有生活在成都的,是否被庞会全部杀掉,庞会要杀关羽后人的原因就是关羽杀了庞德,纯属私人恩怨。

邓艾有令,不得乱杀无辜,张飞没有如此的仇人,魏军也没必要杀张飞后人全家。

刘禅投降,张飞之女贵为皇后,是重点看护的对象。张飞长子张苞早夭,次子张绍如果不反抗魏军,自然就平安无事。

这事其实很简单,没有多少可说的。


豹眼看历史


随着邓艾的大军进入成都,蜀汉帝国正式投降,作为蜀汉帝国皇族的刘备家族,受到了优待。然而蜀汉帝国大将千古武圣人关羽的后代,却遭到了满门屠戮,这是为什么呢?

关羽全家遭到大屠杀,是关羽在水淹七军时种下的因,在成都沦陷时收的果。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关羽威震荆州,整个中原震动,曹操为了阻止关羽的攻势,命令心腹爱将于禁和庞德二人带领七支精兵,去迎战关羽。

在当时关羽可谓是威名震中华,俨然已经成为了当时第一名将。可是庞德偏偏不信这个邪,他决定亲自会一会关羽,为了展现自己视死如归的精神,庞德竟然带了一口棺材出战,表示要么自己躺在里面,要么就是关羽的尸体躺在里面。

两军阵前,庞德和关羽大战真可谓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两人恶战一番不分胜负。第二天两人继续大战,这次庞德对于关羽的招数已经有所了解,对关羽的武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这次大战中使用了拖刀计,在诈败之中用暗箭伤人,射中了关羽的肩膀。

可是一个武将的勇武并不能换来一场战役的胜利。由于作为主帅的于禁不听庞德的劝告,导致被关羽以水为兵,来了一个水淹七军,曹魏大军全军覆没于禁和庞德二人双双被关羽活捉。

关羽敬重庞德是个铁铮铮的汉子,苦口婆心的劝说庞德投降关羽,可是庞德已经投降过曹操一次,不愿意再向刘备投降。于是乎口吐芬芳,惹得关羽大怒,将其斩首。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没想到的是,庞德的儿子庞会,始终不忘这杀父之仇。庞会早就做好了,打算准备在这次灭蜀大战中,利用进入成都的机会公报私仇,将杀父仇人关羽的一家斩草除根,以此来祭奠父亲的英魂。关羽一世英烈,没想到后人却有此遭遇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张飞和关羽齐名,为什么张飞家却能够安然无恙呢?

首先,关羽在和曹魏作战的时候斩杀了多名战将,而张飞却没有太多的记录,所以说关羽在曹魏所拉的仇恨远远超过了张飞。张飞没有遭到曹魏诸将对关羽那样的怨恨,所以说在后来进入成都的曹魏将领中,没有人想到去找张飞的后人寻仇。

再者,张飞家的地位很高,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了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帝国的皇后。张飞家是外戚,张飞的儿子张绍作为皇帝的大舅哥,还参与了对于蜀汉帝国投降事宜的谈判。

(张绍)

这对于曹魏来说,可是有功之臣,怎么能说杀就杀呢?所以这位大舅哥非但没有死,后来还成为了列侯,一直荣华富贵的活了下去。和关羽家族相比,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过庞会有没有杀害关羽全家,在历史上还存在着争议,因为严谨著称的陈寿在三国志中对此事只字未提。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为蜀国人,应该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了解,然而他为什么没有记载这件事情,排除为尊者讳的因素,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所以他根本不知道。

我希望这种推论是真的,像关羽这样忠义节烈之人,不应该承受这种断子绝孙的后果。


历史评说


按照三国时的规则,双方交战,一方投降之后生命安全通常是有保障的,胜利方不会赶尽杀绝。

但刘禅投降后,发生了钟会之乱,曹魏将领认为钟会叛乱都是蜀汉大将姜维撺掇的,恨乌及乌,迁怒于蜀汉诸将,在成都展开了一场疯狂的屠杀,众多蜀将无辜身死,就连蜀汉太子刘璿也死于乱兵之中。

此时关羽的家族已经人丁凋零了。襄樊之战中关羽和长子关平战死,据东吴地方志记载,关平的妻子赵氏带着儿子关樾没有回成都,而是隐入乡间,改姓“门”,直到西晋灭东吴之后,才恢复本姓。

在成都的是关羽次子关兴,关兴于诸葛亮第六次北伐前去世,长子关统袭爵汉寿亭侯,娶公主为妻,早早病逝,没有留下后代。

(电视剧中的关羽)

被魏军灭门的是关兴次子关彝这一家,如果关樾在成都,肯定也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魏军杀别的蜀将有可能是出于偶然,但杀关家很有针对性。

因为襄樊之战中,关羽父子和曹魏结下了大仇。水淹七军、劝降于禁,令曹魏颜面大失;斩杀多名魏将,和这些人家成为死敌。如果在曹魏举行一个票选,选出曹魏最恨的蜀将,那个人无疑是关羽。

征伐蜀汉的魏将中,有个叫庞会的人,他的父亲是庞德,因不降蜀而为关羽所杀。所以庞会一到成都就盯上了关氏,后来尽灭之。哪怕没有钟会之乱,估计他也要想办法暗害关家。

关羽为国尽忠,后人却有此遭遇,令人叹息。

(电视剧中的关羽)

再看张飞,长子张苞早亡,儿子张遵随诸葛瞻镇守绵竹关,不敌邓艾,战死;次子张绍没有受钟会之乱的牵连,安安稳稳的跟着刘禅到了洛阳,受封列侯。

张绍能逃过一劫,不只因为运气,还因为张飞和曹魏没有那么大的仇。很多人印象中,张飞和关羽是齐名的,但实际上,张飞并没有太过突出的战功,和关羽不在一个档次,对曹魏的杀伤力没那么强,也就不像关羽那么遭曹魏的怨恨。

没有哪名魏将特别恨张家,也就不会有人专门去杀。

另一方面,张飞的姻亲特别给力。他的妻子夏侯氏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渊和曹操是连襟,虽然此时夏侯渊已死,曹家已势微,但有这层关系在,魏将对张家另眼相看。

(电视剧中的张飞)

张飞在影视剧中的形像粗犷鲁莽,其实他粗中有细,很会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上面提过的夏侯氏本不是明媒正娶,而是他抢来的,后来知道她的身世就扶为正妻。

夏侯氏所生的两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长女先嫁给刘禅,先为太子妃后为皇后,没几年她去世了,刘禅又娶了张飞的次女,同样立为皇后。

也就是说,张绍是刘禅的小舅子。刘禅虽是亡国之君,也有一定的价值,看在他的面子上,魏将也不会为难张绍。

有人可能想问,太子刘璿的身份不是更加高贵吗?为什么张绍都能活而他不能?其实,正因为他是太子,所以才必死无疑。只有太子死了,刘禅又懦弱无能,曹魏,或者说司马昭才容得下蜀汉这一干降臣。

(电视剧中的张飞)

反观关家,在关羽关平死后就没有出色的将才,虽然还有汉寿亭侯这个爵位,实质上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心。庞会就算杀了关彝全家,也没有人为其出头。

蜀汉诸将对关羽的感观是很复杂的,虽然他发动襄樊之战的初衷是为了蜀汉,但最终的结果却丢了荆州,给蜀汉造成极大的损失。刘备又是为了给他报仇,才不顾众人的反对攻打东吴,又败了,再次给蜀汉予沉重打击。偏激一点的蜀将,说不定会恨上关家。

所以,关家灭门而张家得以保全,可以说是上一代种下的因。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个皇帝。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没气节的皇帝,公元263年,曹魏名将司马昭一手策划灭蜀之战。而身为蜀汉代表的后主刘禅。不但没有带头防御反而远贤臣、近小人。在刘禅投降后,关羽惨遭灭门,为何张飞后人无人敢动?只因一人!

  

  在关羽被吕蒙杀死后,他的嫡系势力也都随之一起消亡了,只有一个廖化跑回来了。且更关键的是,关羽一直镇守荆州,几乎从未踏入过西川。这就比不上张飞、赵云等人了,这些人一直在西川,两代以后已是盘根错节了!

  

  与关羽相比,张飞的死似乎更令人遗憾。而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张飞有嗜酒这一恶习,且每次醉酒就鞭挞士卒。最终,士卒不堪忍受,被一个因遭毒打而怀恨在心的人趁其熟睡将其杀死并割下头颅前往敌营邀功。那在刘禅投降后,为何关羽惨遭灭门,张飞后人却无人敢动,会有这么打差距呢?

  首先,且不论张飞两个女儿都是刘禅的皇后,最主要的是因为张飞的老婆是曹魏大将夏侯渊的亲侄女!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0年,夏侯渊的侄女在出外背柴回家时,被张飞给抢走了。当得知是夏侯渊的侄女后,张飞便娶她为妻。后来在夏侯渊被黄忠斩于定军山后,还是张飞的老婆埋葬的夏侯渊。

  也正是因为张飞老婆的这层关系,所以在邓艾破蜀后,才没人找张飞的麻烦。不知各位看官看过之后有什么想法


大海里的方舟


前言


一说起三国演义,就一定会提到关羽,他是蜀汉的大将,武功很高,是很有名的万人敌。他独自一人守荆州,杀了庞德,从那以后他的名声震慑天下。蜀汉灭亡的时候,他的后代被赶尽杀绝,但是同样是刘备手下的另一名猛将张飞的家族却安然无恙,这是为什么呢?

三人桃园三结义后,便开始走上建功的道路。刘备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还有一批武功盖世的猛将辅佐,很快就建立了蜀汉,给匡扶汉室又推进了一步。对于刘备来说,这两个人的地位其实差不多,但是他们后代的结局却完全不同。关羽生前非常风光,死在他手下的名将无数,并且随便拿出来一个战绩都能够说上一说,这也造成了他看不起人,不管是将士还是英雄。当庞德对战关羽的时候,关羽也不把他放在眼里,直接就把他杀死了。也因此留下了恩怨。

关羽后代


庞德的儿子自然会一直记恨着关羽这个杀父仇人,就一直暗中准备着。等到有机会了,庞会跟着邓艾进入蜀国的时候,趁着混乱,庞会直接就杀到了关家,把他们一族全部都杀死了,一个也没留,一来报当年父亲的仇恨,二来也为自己解决后患。关羽也没想到自己当时在战场上随手杀了一个人,到最后使得自己全家都丧命了。如果知道的话,关羽当时也一定会手下刘情感。不过庞会这种行为也不太光彩,无法在战场上跟关羽对抗,专挑对方毫无防备的时候下手,实在有些不妥。

张飞后代


张飞的后人则安然无恙,他生前没什么仇恨,要说有那就是范强和张达,但是他们两个人已经杀死了张飞,他的长子张苞是跌落山谷而死,并不是因为他们。张苞的儿子身上也有张飞的影子,在异常战争中,奋勇杀敌,冲到了对方的敌营中,最后战死,他是为国而死。

根据史书记载,张飞的二儿子就比较幸运了,他跟随父亲继承爵位,为国家效力。他还跟随刘婵一起到魏国,在魏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庞德的儿子庞会为了给父亲报仇,把关羽的后代全都杀了,但是张绍跟庞会并没有什么仇恨,另外张绍也是当时投降的主要代表,参与了全部的过程。司马昭留下了张绍的性命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张飞娶了夏侯渊的女儿,这样看来张飞跟曹魏也算是亲戚,亲戚之间也不会赶尽杀绝。最重要的是,他给张家保留住了血脉,不像关羽断后了。

张飞和关羽都是刘备的好兄弟,也是蜀汉的重要人物,但他们中间还是有些微妙的变化。关羽打败了天下的英雄,是一定会有很多仇人的。但是张飞呢,虽然也很勇猛,但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敌人。关羽一族被灭,是因为跟庞德有过过节,而张飞没有私人恩怨,所以就此幸免。


春秋乱舞


关羽惨遭灭门是事出有因,而张飞后人安然无恙则只能说运气好了。

根据《蜀记》记载,在蜀汉灭亡以后,庞德的儿子庞会为父报仇,将关羽一家全数杀死。

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

不过庞会杀关羽全家,应该并非在刘禅刚投降的时候,此时关羽和张飞的后人应该都没有出事。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了诸葛瞻的大军以后,成都城内空虚,刘禅选择了向魏军投降。邓艾为了收拢人心,一面采取宽大措施,厚待刘禅等人,另一方面严格约束部队,禁止掳掠。

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魏蜀两国征战多年,彼此之间多有杀伤,真的细数的话,肯定不止关羽和庞德两家人有仇。邓艾既然决心以宽大政策拉拢蜀人之心,那么肯定禁止一切仇杀。如果庞会开了这个先例,势必引发大的恐慌,邓艾绝对不会轻饶了他。庞会再想报仇,也不敢轻易冒险。

然而此后邓艾被构陷悖逆,被押解回洛阳。随即钟会试图叛变,魏军众将不服,各军围攻钟会,将其杀死。卫瓘又派遣田续等人追上邓艾,将他杀死。魏军一时群龙无首,在成都烧杀劫掠,“死丧狼籍”。庞会应该就是借这个机会,将关羽一家全部杀死。

但是正如前面所说,此时魏军群龙无首,杀谁不杀谁,除了庞会有明确的目标,其他各军可就不好说了。死在此次乱兵之中的,还有张翼、蒋琬之子蒋斌、蒋显等人。甚至还有魏军杀入宫中,刘禅的太子刘璿也被乱军杀死。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能躲过一劫就只能靠运气了,所以张飞后人能幸免,只能说运气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