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獼猴潰瘍病防治重點

  獼猴桃潰瘍病是一種獼猴桃生產過程中毀滅性的細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樹幹、主蔓和枝條為主,葉片和花蕾也可感染,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死亡。潰瘍病發生後,來勢兇猛,發生輕的造成樹勢衰弱、減產,發生嚴重的死樹,甚至全園毀滅。

潰瘍病起因:

潰瘍病病菌主要在慘病體或樹枝病枝上越冬,侵染部位多從衰弱的枝幹皮孔、芽基、落葉痕、枝條分叉處及修剪傷口開始。在低溫高溼、多雨天氣、氣溫突降遇冷後或先年超負荷掛果,樹體抵抗力下降,潰瘍病菌侵入;農事操作人為碰傷,修剪鋸口癒合慢時,潰瘍病菌侵入。

防治潰瘍病具體措施:

土壤及根系防治 獼猴桃根系屬於肉質根系,喜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沙壤土、壤土、腐殖質土。由於土壤問題,常常出現獼猴桃生長不良、根腐病發生重、樹體抗性降低現象,也就會影響樹勢,對獼猴桃的產量和品質有很大影響,因此解決獼猴桃潰瘍病問題的根本也就是解決根系問題,其次再考慮農藥防治。

解決土壤和根系問題:

1.針對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透氣性差的土壤,要增加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的施入量,多積造一些有機肥,如有機肥、廄肥、圈肥、土雜肥等,最好施用高含量的微生物活菌劑,對化肥的用量要結合作物產量和土壤肥力狀況進行合理配方施肥,通過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團粒結構,讓根系生長在良性健康的環境中;

2.針對酸性土壤,可以用消石灰(氫氧化鈣)來改良。另外在使用肥料時可以選擇鈣鎂磷肥、碳酸氫銨等鹼性肥料;針對鹼性土壤,在施入底肥時可選擇硫酸銨、硝酸銨、過磷酸鈣等鹼性肥料,後期衝施鉀肥時可選用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肥料;

3.針對有根腐病的地塊,應將根腐病的防治和土壤改良相結合,防治根腐病可以選用甲霜靈、惡黴靈或霜脲錳鋅配合海藻肥灌根處理,秋肥以生物菌肥為主。

春季獼猴潰瘍病防治重點:

定期檢查從元月下旬開始,定期在園內檢查要對獼猴桃全樹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勤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防控。可用全園普噴20%噻菌銅懸浮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溼性粉劑600~800倍預防潰瘍病發病。

剪刮:

一是對枝條出現感染潰瘍病的及時剪除,剪除要超過發病部位,多剪去一段健康的枝段;二是大枝、主幹出現潰瘍病病斑的用刀具進行病斑刮除,深達木質部,外緣刮至健部1-2釐米,徹底刮除病組織上部號皮,然後對刮除部位和剪掉的病枝口用用20%噻菌銅懸浮劑20倍液噴幹、塗抹病斑、治療保護,杜絕再次感染。

注意事項:

1、剪掉的病枝和刮除的病斑組織及時帶出園外燒燬;

2、所用剪鋸和刮刀要勤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病枝剪除和病疤刮除措施要在獼猴桃進入傷流期前進行,防止引起傷流弱化樹體。

藥物防治:在獼猴桃萌芽前對全園進行噴藥保護,用噴霧或塗抹樹幹、主枝,或用噴霧全樹,每隔7~10天一次,連噴3~4次,藥劑可選用春雷、王銅、中生菌、四黴素、氫氧化銅、細剎等。另外還可採用塗乾的辦法解決潰瘍、傷流、黃化問題。

秋季獼猴潰瘍病防治重點

潰瘍病病菌在5℃以上以傷口侵入為主,由於秋季收果、落葉、修剪後都會留下傷口,病菌從傷口侵入後,潛藏在樹體之內,到第二年春季隨著氣溫升高,傷流出現,在適合發病的溫度和溼度時,潰瘍病就會大爆發,果農都是這個時候才來防治,但為時已晚,因此在秋季做好防治工作,重點是保護好傷口。

1.在摘完果、落葉前集中進行1-2次預防,可以選用銅製劑、抗生素、鏈黴素、氫氧化銅等均可殺死病菌。全園噴藥預防時要對主幹、枝條、葉片做到均勻周到,間隔10-15天噴一次,連噴2-3次,最好將內吸性藥劑和保護性銅製劑配合起來協同進行全園噴霧處理;防治細菌性潰瘍病藥劑銅製劑較多,注意雨季不能使用,避免產生藥害。

2.每年修剪會在落葉後到傷流前進行,在修剪結束後儘可能用人工樹皮膏劑將大的剪鋸口和過去留下的裂口或潰瘍病傷疤進行塗抹,減少病菌侵入機會;全樹細緻噴灑3~5度石硫合劑。前期預防主要是殺死枝葉上的病菌,後期使用石硫合劑主要在枝條、樹幹上形成保護層,使病菌無法在植株表面存活並侵入植株體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