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北洋奇譚】是魔宙的歷史非虛構欄目

由老金講述近代中國的真實故事,或奇趣話題

從而達到娛樂和長見識的目的


大家好,我是金醉。

今天的「北洋奇譚」,給大家介紹一本漫畫——《時代漫畫》。

有歷史學家說它是“中國新興漫畫的紀念碑與漫畫藝術的基石”。按今天的說法,它算是“國漫之光”。

它也是當時的漫畫刊物中,發行時間最長的:從1934年創刊,到1937年因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被迫停刊。

作為著名漫畫平臺,這本雜誌提攜了大批日後聞名遐邇的漫畫家,比如《三毛流浪記》的作者張樂平。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1948年大公報《三毛流浪記》

民國漫畫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漫畫就是一種消遣,但《時代漫畫》發現了另一個價值:用諷刺的力量,表達社會意見。

《時代漫畫》到底如何諷刺了當時的中國社會?

色情男女

1934年1月創刊號,《時代漫畫》上登載了一幅名為《失眠症》的漫畫。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1934年1月,創刊號,漫畫《失眠症》

畫面中間,一個男人因為睡不著抓耳撓腮,他身後作為背景的,是一大堆剪報:

有女明星桃色新聞,美女跳舞的舞廳廣告,還有隻穿內衣的女模特代言的婦女藥品廣告。

一個單身漢,整天面對媒體上這些“香豔”的畫面刺激,難免睡不著。

實際上,這個漫畫諷刺了當時報紙“用色情賺流量”的風氣。

晚清中國門戶大開,西方崇尚自由的思想不斷湧入,女性解放是重要話題之一。

太平天國時期就有“放足運動”,抵制女性纏小腳。到了1910年代,媒體又開始討論抵制女性纏胸,解放乳房。

這場運動1927年達到高潮,武漢甚至出現了裸體遊行的女子,提倡“天乳運動”。

從中嗅到商機的“黃色媒體人”出現了,他們為了掙錢而大量刊登色情內容,市面上“黃色報刊”層出不窮。

《時代漫畫》在1935年12月號登載了一幅漫畫《都市裡的色情商人》,就是在諷刺這種現象。

一個穿著暴露旗袍的女人雙手被固定在木板上,一條腿高高抬起,被鎖鏈固定。

兩個魔鬼一樣的男人,一個盯著乳房進行素描,另一個舉著照相機對著腿部拍照。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時代漫畫》1935年12月號,《都市裡的色情商人》,蔡若虹

當時漫畫雜誌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想要生存,就要想盡辦法吸引讀者。

大眾讀者的審美品位不高,要吸引他們,色情內容最方便。《時代漫畫》為了賣得好,也緊跟潮流。

因為表現色情,早期的《時代漫畫》曾被不少人批評。

漫畫家黃茅就說:

這種情形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病態,也看到當時青年作者沒有確定的人生觀,在徘徊與矛盾之間摸不著一個正確的方向。

我覺得,這種批評並不完全公平。

首先,這是打破禁忌的一種繁榮現象,雖然混亂,但也自由,創作者沒有什麼束縛或壓力,於是就會創作一些無傷大雅的帶“色”幽默。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創刊號,漫畫大師張樂平的《這一急非同小可!》

其次,有一些被批判為“色情”的內容,實際上是很嚴肅的藝術創作。

比如《時代漫畫》有一個《金瓶梅》的連載。

每一期,漫畫家曹涵美都選取這部小說的一段情節,然後配上一幅精美的線描圖。

整體版式,是仿照古書插畫來創作的,這些連載最後以連環畫冊形式出版,人們紛紛搶購收藏,有文章評價它“貴比金價”。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時代漫畫》,《金瓶梅》連載,曹涵美

最重要的是,《時代漫畫》敢於直接揭露這種觀念混亂的現實狀況。

除了對色情男女的諷刺,《時代漫畫》的漫畫家也很關注底層女性的生存狀況。

1937年2月《時代漫畫》的封底,登載了一幅《成都花街的特寫》,描繪了當時底層妓女的悽慘狀態。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從畫家附的文字裡,我們能看到具體情況:

“花街”位於民國成都新東門一角,有“神女”八百。她們的服務對象是“下層階級”。

服務場所條件普遍簡陋,嫖資很低,最多也就三元錢,老鴇抽走三分之二,妓女真正能拿到手裡的,最多也就一塊錢——相當於現在50塊錢左右。

即使是在正經職業中,女性身體也成為可以拿來做交換的代價,以謀求生計。

但漫畫通常不是單純地表現“性”,而是很尖銳地對人們難以抑制的慾望進行諷刺。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1934年5月號,《唯心的嗅覺》,陶謀基

醜陋眾生

1934年11期,雜誌發表了一幅諷刺漫畫《闊人頭部的修理》,看上去非常驚悚:

畫面上一群小人正在建造一個巨型人頭。這個光頭人青面獠牙,眼珠有兩種顏色。

有的小人正在耳朵上釘釘子。還有小人在往嘴裡倒蜜糖。右下角有一個小人正在張著嘴喝從罐子裡滴落的蜂蜜。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闊人頭部

下方文字:造法須知:面宜青易於詐病。頂宜滑易於進退。兩眼宜分二色易於看不同的人。耳宜閉易於推諉。牙宜尖舌宜蜜便於開河。不料更有不肖小人,從中並可漁利,乃出闊人意料所不及。

作者要諷刺的,是富豪或有權階級“混世”的方法:精明、油滑、口蜜腹劍。

而有一些小人物,則附庸在這些“闊人”周圍,企圖偷竊到一些利益。

除了諷刺漫畫,《時代漫畫》也描繪小人物生活,諷刺那些“平凡的惡”。

其中最著名的形象,要算漫畫大師張樂平的三毛了。

1935年11月的《時代漫畫》上登了一則《三毛募捐一日記》。

三毛為了給災區募捐,背了個“救災”小旗子,拿著個小包袱上街請人捐錢,有錢人或是裝作沒錢,或是拒絕了他。

最後三毛靠模仿乞丐要飯,討到一口袋錢,卻被一個奸人跟在後面拿剪子剪漏了口袋,把錢都偷走了。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1935 年 11 月的《時代漫畫》張樂平《三毛募捐一日記》

水深火熱

1935年12月的《時代漫畫》上,刊登了一幅足球漫畫,名叫《東亞國際球戰中華隊員入選蠡測》。

乍一看畫裡球員的臉,還挺眼熟。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東亞國際球戰中華隊員入選蠡測》按照球員編號,這些球員分別是:1號宋哲元,2號閻錫山,3號蔣中正,4號馮玉祥,5號韓復榘,6號李宗仁,7號何應欽,8號蔣光,9號蔡廷鍇,10號張學良,11號陳濟棠。

仔細辨別,嚯,不是大將軍,就是大軍閥。

漫畫下面的文字說明,把這幫軍界大佬好好黑了一把,諷刺他們曾經搞軍閥混戰搞得民不聊生。

我國球員人才輩出,球場能手何止恆河沙數,不過以前大都是國內球隊的友誼聯繫,勝的固不足以言勇,敗的也不能說是恥辱。現在呢,由自己練習進而到國際比賽了。

他們腳底下的球上,寫著“1936”。

原來,這幫民國球員,就要應對下一年日漸緊張的國際戰爭局勢了。

就在這幅漫畫刊登的同一個月,日軍在河北省東北部成立了“冀東防共自治政府”。

為了向讀者介紹那裡的情況,在日軍蠶食冀東地區的過程中,《時代漫畫》不斷刊登諷刺侵略者的漫畫。

比如署名田無災的漫畫家創作的《冀東鱗爪》,描繪了兩個日本人,站在一間名為“南田洋行”的房子前面,對著地上凍死的中國災民大哭,看似心懷慈悲心。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冀東鱗爪》,田無災

再看漫畫家的文字註解——

異地來的陌生客說道:“真想不到你們和他們親善到凍死幾個白麵鬼,他們便要這樣痛心的程度了!”

冀東人說道:“不對!他們哭的是:因為凍死了白麵鬼,自己的營業便要蕭條了!”

凍死的人命不值錢,能被利用的活人才有價值。

除了戰爭,當時中國老百姓還要面對另一件恐怖的事情:天災。

193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接連爆發災荒,和戰爭一起,把靠天吃飯的農民推向死亡邊緣。

《時代漫畫》在展現災民苦難上從來都是不遺餘力。

1937年,四川和河南都發生大旱,繼而發生饑荒。

1937年6月,《時代漫畫》中間跨頁,登了一幅漫畫家胡考的《大旱望雲霓圖》。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1937 年 6 月《時代漫畫》中間跨頁,漫畫家胡考的《大旱望雲霓圖》

厚重的炭筆線條塗抹的天空,體現出極度的乾渴。

那些逃荒災民的面孔,寫滿了恐懼、無奈、悲傷。

畫面中的唯一一滴水,是孩子的淚。

為了求雨,人們什麼方法都用上了。

有迷信的:設壇唸經、舞水龍。也有科學的:用催雨炮人工降雨。

在災荒時期,民國官員的嘴臉是夠可憎的。

在1935年7月的《時代雜誌》上,有一幅《三人行》。

當年入夏,長江、黃河流域相繼發生旱災與水災。

大洪水淹了幾個省,民國政府抵擋不了,災區請求賑災,災民得到的回應通常是“國家正值危難”、“國家無錢”、“財政困難”。

當時湖北統計全省救濟費需要1800萬元,但到7月底,所有賑災款只有賑災官員視察時帶來的4萬多元。

畫家為了諷刺政府救災無力,只會做視察與救濟的表面工夫,就畫了一個大腹便便的官員,和代表水災旱災的骷髏架手拉手,走了一路。

為了這篇文章不被刪,我在裡面打了幾個碼丨北洋奇譚022

魯少飛漫畫《三人行》

漫畫下方的文字是:骷髏對中間的視察救濟官員:先生!你很熱心地跟我們跑了這些路,我們正不忍與你分別哩!

《時代漫畫》里民國時代的三個側面,到這裡就介紹完了。

看完全部《時代漫畫》,我感到,不管是從藝術上來說,還是從諷刺與幽默的力度來說,當時中國的漫畫作品都達到了一個巔峰。

之後再也沒能超越。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那種對社會的批判力量。

參考資料
1.《時代漫畫》影印版,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2.《短暫的繁榮——1934年到1937年上海漫畫研究》,黃禕,中國美術學院博士論文。
3.《上海漫畫雜誌的編輯思想研究(1934—1937)》,王琳,載於《編輯之友》雜誌2017年12月刊。
4.《上海漫畫中的性別與都市想象》,鄭崇選,載於《文化研究》2016年12期。

世界從未如此神秘

▬▬▬▬▬ ▬▬▬▬▬

We Promise

This is Original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視頻均來自網絡,僅用作說明。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