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殉制度,畸形思想下底层人民的悲哀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但如果这死亡是迫不得已,则是巨大的痛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了人殉、陪葬的事情,在对一些古墓的挖掘过程中,可以看到这些陪葬人枉死的悲惨景象,他们之中有幼儿、有妇女,也有一些奴仆打扮的男性,仅仅只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死,便要剥夺无数人的性命,这么残忍的人殉制度到底为何发生,又为何流行?

人殉制度,畸形思想下底层人民的悲哀


人殉制度的发展历史

以死殉葬这种做法,起源于父系氏族公社确立以后,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我国就存在着人殉现象。在目前已发现的原始社会墓葬中,多数都为合葬墓,墓中的陪葬人有小孩,这说明在当时用活人殉葬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人殉制度真正作为一种制度而流行起来,还是在商代,尤其是商代中后期,殉葬人的数量更是惊人,据资料记载,商王祭祀时共用1.4万人陪葬,数量之大,在历朝历代也实属罕见。

殷商时代的殉葬流行,与当时社会的生产力低下,人口不值钱有关。同时,殷商对鬼神的崇敬更胜,他们相信用血祭这种方式,更能通达神灵,告慰祖先。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殉仍然十分流行,尤其是在秦国,但相比商朝,已经好了很多。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齐放,其中,儒家崇尚仁义,因此对人殉制度十分反感,再加上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人死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因此更加不提倡用活人来陪葬了。

到了秦朝,统治阶级仍喜欢用活人陪葬,兵马俑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当时统治阶级已经有意识减少活人陪葬的数量,但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死时,仍然有大量的宫人陪葬,这也是历史上一次骇人听闻的人殉事件。至汉朝时,汉朝的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不允许活人陪葬,但一些王孙贵族仍然私下里用奴婢或者妾氏来陪葬,只是不敢声张。

秦汉以后,人殉作为一种制度已基本消失,但明朝年间竟然又死灰复燃。明太祖朱元璋死时,用了40多名嫔妃、宫女殉葬,之后人殉制度便成为明朝皇家的一种祖制在各代皇帝间推行开来,直至明英宗朱祁镇临终下令不得再用人殉葬,明朝的人殉制度才最终废止。至于清朝,在满人入关之前还有人殉的风俗,但顺治以后,就不再有人殉的记载了。因此,我国的人殉制度在清朝初年就已基本废止。

人殉制度,畸形思想下底层人民的悲哀


人殉制度流行原因分析

从上面人殉制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人殉制度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都比较普遍,秦汉仍有残留,在之后的封建王朝里几乎不见踪迹,只有明朝是个例外。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人命并不被重视,再加上人们对自然、生命缺乏认识,认为自然灾害是因为天上有神灵,只有以人祭天方可降低灾害。同时,那时的人们相信,人死后有灵魂,灵魂在阴间也需要得到服侍和陪伴,因此在这一阶段,人殉现象十分普遍。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力的价值逐渐被重视,再加上各种学说文化兴起,生命的价值得到重视。而且,人们也能逐渐分清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人死无知”,因此春秋战国时期,人殉现象得到减少。但秦国因地处偏隅,与中原文化交流甚少,思想仍属落后,因此相比其他诸侯国,秦国的人殉现象仍十分严重。秦始皇时期,蔑视儒家,更不会把儒家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放在心上,否则也不会发生焚书坑儒的事件,更遑论活人陪葬了。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对科学和自然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殉葬之风基本遵循着减少的态势,只有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还会存在这种现象,但经过与汉族文化交流融合以后,这些少数民族也越来越意识到人殉的残忍之处。

人殉制度,畸形思想下底层人民的悲哀


明朝人殉制度死灰复燃

为何明朝却公然启用人殉制度呢,这与当时的妇女贞洁观以及明朝的极度专制制度密不可分。

元末明初,朱程理学得到进一步强化,朱程理学鼓励妇女为夫守节,明朝官府和士大夫极力渲染贞洁烈妇,这使得民间妇女殉夫现象十分普遍。平民百姓皆是如此,对于后宫嫔妃而言,贞节就更不用说了,在统治阶级的教化下,后宫妇人也被教育得需要杀身殉义,因此宫廷殉葬与民间殉夫现象便互相影响,形成态势。

而朱元璋本人更是非常重视伦理道德,他多次制定严苛法律控制女性,还强调大力宣传妇女的贞节教育,并设立嘉奖以鼓励守节妇女,此举无疑极大地鼓动了妇女们殉节献身的意识。朱元璋自建立明朝,便殚精竭虑,一心想为大明朝制定最严格而完备的制度,以保皇权的稳固和朱明王朝千秋万载的基业。针对女宠、宦官外戚等一系列历史教训,他都想到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明朝的后妃管理之严格超越唐汉,因此也不难想象,对女性如此严苛的皇帝,在死后会采用殉葬这种方式了,朱元璋此举,只怕是也有防止后宫干政的意味。

人殉制度,畸形思想下底层人民的悲哀

人殉制度是一种野蛮而残忍的制度,殉葬的人都是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人,这是统治阶级的一种占有欲的体现,把人命视作物品,人在他们眼里跟地宫那些明器没有任何区别,这无疑是一种畸形思想。最为可怜的便是人殉制度的牺牲品,他们生前受人压迫,连死亡都无法做主,失去了作为人的尊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