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搞不好写作(上)

欢迎来到华说写作,我是华小庄,咱们不整虚的,也不说废话,直奔主题吧。

我相信看到题目进来的,应该可以默认为喜欢写作,但对写作还没摸太透的,或者说对写作有一定认知,还想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初衷,既然来了,咱们唠会。作为这个专辑的开篇呢,我想着今天唠的主题是,为什么搞不好写作及小庄要在这个专辑里,给大家围绕写作主题讲点什么。至于写作的重要性呢,我就不废话了,不太喜欢用恐吓或者威逼利诱的手法来忽悠你听我的讲座,没必要,写作,只有你喜欢,就没有别的理由,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

你为什么搞不好写作(上)

为什么搞不好写作呢?说明写作能力不行,究竟是写作的哪方面能力不行,其实写作能力广义分的话就两种,一个是看待世界能力,另一个是文字驾驭能力。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任何一个文章首先是先从构思开始的,前提是明确了如何看待一件事,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换个说法,看待世界的能力在真正落笔前叫构思,但构思前恰恰就是作者本身对世界的一个个不断认知,不断发现,不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将处理好的信息转化为既定的认知库,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的过程。

你为什么搞不好写作(上)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成长,都是伴随着看待世界能力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成长的。举个栗子,迎面走过来一个人,最开始你不知道他是谁,仅仅从他的外貌、神情、穿衣打扮判定他的身世,慢慢得,随着时间的流失,你可能通过认真发现或者从其他人口中得知他是怎样怎样的一个人,这个时候,你对他的认知又不断深化了,当一个人问你如何评价他时,你感觉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这是关于他的全部吗,当然不是,终于几年后的一天,一个机缘巧合,你与他认识了,通过简单交流,你感觉他是一个很有趣味性同时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但他始终与你保持着一定距离。你忍不住你的好奇心,一直探索,终于有一天,你发现他的终极秘密,原来风趣的他背面竟然藏匿着很多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当这个时候,你敢说,你真的认识他了吗,未必,因为人自己有时候未必都看得清自己。

你为什么搞不好写作(上)

说这个例子,我只想说,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能力是随着阅历和时间不断成长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未知和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组合出来的无限可能。当然,你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世界的,是以什么样的逻辑分析世界的,是以什么立场的评说世界的,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你看待世界能力的范畴。不得不说,我们任何一个人看待世界都是由表及里,不断深入的过程,同时也就注定了为什么有的人写的文章干巴巴,没有灵魂,有的人却用一句话征服了无数读者,看待世界的角度、思考事物的广度与深度,判定是与非的维度决定了他的内心世界,而这一切就是他看待世界的能力。可以说,它是一个人的灵魂所在。

你为什么搞不好写作(上)

文字驾驭能力,不言而喻,就是文笔能力,虽然看待世界能力在前,但不得不说,文字驾驭能力是与看待世界的能力相辅相成的,而文笔能力绝非一蹴而就的,与看待世界能力一样,随着时间的流失而不断成长,前提是你要不断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苦练内功。说一个简单的现象,为什么好的写作者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因为有好的素材积累,素材源于看待世界时主观与客观认知的沉淀,量与质的双重沉淀,还有一个是超强的文笔驾驭能力,任何的所思所想都能有与之配套的文字外衣做匹配。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认识世界很深刻但表达不出来的人,但绝不存在文笔好但认识世界不深刻的人,为什么,对世界认知的深是好文笔的基石,认知世界的能力是一个默默的无名英雄,文字的花枝招展读者看得见,但文字背后的深邃的洞见一般人却看不到。

不得不说,现在有很多人讲写作,都说号称30天速成,恨不得说一个小时就能包教包会,我感觉太扯了,我举一个不合时宜的例子,为啥现在的猪肉和小时候家养的猪肉味道不一样了,答案很明确,1年出栏是符合成长规律的,3个月出栏是催熟,是有悖于成长规律的,虽然肉还是肉,但肉已不是原先的那个肉,放到写作也同样通用,你一个月后自认为会写作了,文章还是文章,但文章还是原来的文章,看待世界的能力没变,文笔素质没提高,拿什么逆袭。话糙理不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