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蝗灾袭新疆,数十万“鸭战士”赴疆赈灾

新疆地处亚欧内陆腹地,气候属于中温带干旱区,地理形势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构成。横亘于中部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分隔为南北两大区域,天山以北以草原为主形成畜牧经济的游牧社会,天山以南以绿洲为主形成定居种植的农耕区,尤其天山以北持续的农业开发活动改变了其原来的生态环境,原天山以北的亚洲飞蝗随之对各种农作物进行蚕食,适宜条件下就会演变成蝗灾。

千禧年蝗灾袭新疆,数十万“鸭战士”赴疆赈灾

2000年5月,新疆北部发生了特大蝗灾,除采取化学药物外,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

当时,经省农科院的牵线搭桥,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村养鸭大户杨大元所养的3万只“鸭兵”作为灭蝗“战士”分批登上飞机,空运至新疆灾区。


千禧年蝗灾袭新疆,数十万“鸭战士”赴疆赈灾

鸭子每天进食两次,早上四五点钟,天刚露明,鸭子们就自己出去吃蝗虫,几个小时后,就到附近的小河沟里喝水、休息,下午7点多鸭子再次出动,直到晚上9点多太阳落山时才回来。一只鸭子一口气能吃100多只蝗虫。新疆治蝗灭鼠指挥办公室当时指出:鸭子捕蝗能力强、捕食量大、“军”纪严明,出动鸭子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牧民们介绍,鸭子吃蝗虫的场面是很有看头的。草场上,鸭掌踏过之处,蝗虫纷纷跳起来,鸭子用它弹簧般灵活的脖颈在空中啄食,犹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夹苍蝇般弹无虚发。


千禧年蝗灾袭新疆,数十万“鸭战士”赴疆赈灾

第一次养鸭的牧民马永刚对鸭子的守纪律性深感惊奇,他说:

“鸭子太自觉了,我几乎不用费心,它们出去、回来全是分成几个纵队,每个队中鸭子一只跟着一只,真像训练有素的部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