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迎政鄉贈送雞苗發展立體農業 增強脫貧戶“造血”功能

雅安日報/北緯網訊 3月11日一早,石棉縣迎政鄉新民村4組村民官志學揹著背篼、抱著紙箱來到該村村委會外,等待領取政府發放的雞苗和化肥,“今天領10只雞苗散養在枇杷地,專家說這叫立體農業,雞糞可以當枇杷樹的肥料,雞養得好,枇杷樹也長得好,一舉兩得。”

枇杷樹是官志學家脫貧的寶貝,2015年,靠著3畝多枇杷地,她家順利脫貧。儘管收入有了一定保障,但當地黨委政府還計劃著讓脫貧戶們走得更穩一些、更遠一點。於是,迎政鄉結合脫貧戶種植、養殖發展需求,積極發展短、平、快項目。發展立體養殖,就是其中之一。

當天,迎政鄉會同石棉縣委宣傳部等聯繫部門,有序向全鄉155戶脫貧戶發放雞苗750只、肥料231袋,預計可幫助脫貧戶增收22萬元左右。

“去年領了化肥回去,今年準備試發展立體農業,像養雞這種項目,短期內就能見到成效。”官志學說,等把雞苗領回去後,接下來就是給枇杷疏果套袋,這個季節正是最忙的時候。

新民村第一書記陳濤介紹,新民村全村種植枇杷1100畝,核桃800畝,建成特色示範基地500畝,新發展以葡萄、獼猴桃等為主的小水果基地250畝,建成青脆李採摘觀光園120畝。隨著立體農業模式的推廣,全村產業基礎還將進一步發展壯大,村民們也將持續增收致富。

記者 吳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