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今年3月24日是“平原號”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開通四週年,累計發送列車1500餘列,運送標準集裝箱8.3萬個、80餘萬噸,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濟鐵(平原)物流園內,裝滿化肥的集裝箱被快速卸載。

  大眾網·海報新聞德州3月5日訊(記者 李冉 武紅鵬)3月5日,大眾網·海報新聞在山東省的16個城市開啟了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的第一現場。驚蟄春耕忙,農資不可或缺,上午10時許,記者走進了位於德州市平原縣的濟鐵(平原)物流園。

  德州市平原縣作為全國重要的化肥生產基地,濟鐵(平原)物流園在助力春耕農資調運中獨具優勢,這裡還擁有德州市唯一一個海鐵聯運示範基地——平原海鐵聯運內陸港,可實現原材料的快速購進和產品銷售的全國輻射。

  上午10時許,平原縣濟鐵物流園內,集裝箱林立,正面起重機與門式起重機正不斷起降裝卸作業,數輛運輸車排列在物流園內等待運輸貨物。隨著一陣鳴笛聲,一輛列車停在倉庫門前,五六名工人早已做好準備,開足馬力將飼料搬運進倉庫。園區北側,一袋袋裝卸好的尿素整齊排放,將被運進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從全國各地運來的原材料即將運往平原縣各化肥企業。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從外地運來的原材料正從物流園被運進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

  通過鐵路跋涉而來的尿素在運輸車的“銜接”下,被順利地送往史丹利化肥(平原)有限公司。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內也是一番熱火朝天得忙碌氛圍,轟鳴的機器運轉聲不絕於耳,數名工人忙著將尿素等原材料搬卸碼齊,一袋袋化肥成品從生產線上輸送下來,整個車間內忙碌而有序。據該企業生產管理部負責人王凱華介紹,自2月13日開始復工後,工廠每天能夠生產2500噸的化肥,而距離工廠不遠的濟鐵(平原)物流園就是該企業實現貨物供應的最大保障。

  “化肥農資生產是大進大出型,如今我們生產所需要的化肥原料,三分之一都是通過物流園的鐵路運輸運送而來,不但省心、便捷,還節省了不少費用。”王凱華告訴記者,如今,企業通過列運每天能夠運進1500噸的原材料,每噸都能節省10-20元的運輸費用,一年下來,就能節省200-300百萬元。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工程車將裝滿化肥的集裝箱卸下火車

山東16市聯動直播春耕農忙第一現場丨走進濟鐵(平原)物流園

  工人將生產好的化肥搬到貨車上準備發出

  如今,德州市平原縣複合肥年產能超350萬噸,其中控釋肥、水溶肥市場佔有率全國領先。疫情期間,平原縣史丹利、嘉施利、陽煤化工、眾德、甕福金谷等11家規模以上肥料企業復工復產,每天生產化肥約1萬噸保障全國春耕用肥。

  “農時不等人。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們縣工信局提早謀劃,幫助肥料企業做好復工復產的準備,積極協調原料對接和道路運輸。”平原縣工信局局長霍德強說,,疫情期間,平原縣為保障農資供應做了大量工作, 將農藥及蔬菜種苗、化肥、農膜等農資,納入疫情防控期間生產必需品保障範圍,實行“綠色通道”制度,協助農資運輸主體辦理綠色通行證46份,保障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經營企業運輸暢通。

  平原捷運順豐集裝箱儲運公司經理朱曉龍在現場介紹道,疫情期間,濟鐵物流園在24小時內都設置了班列,有效保證了企業原料、產品的及時運進運出,提高了貨物到港的及時性。自2月12日以來,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物資運輸工作,物流園內的大櫃集裝箱運費優惠了500元。目前,物流園已發車16列,運送貨物3萬多噸,為保障春耕農資供應提供了巨大便利。

  記者瞭解到,今年3月24日是“平原號”海鐵聯運集裝箱班列開通四週年,目前“平原號”已經由最初的隔日單向班列,增加至每日對開,由最初單列35節車增加至60節,累計發送列車1500餘列,運送標準集裝箱8.3萬個、80餘萬噸,運量穩居濟南鐵路局貨運量第一位,每年為周邊企業節約成本超過5000萬元,輻射帶動周邊150公里的外貿企業。

  下一步,平原將繼續發揮農資生產與運輸的絕對優勢,助推農業發展。平原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梁蕊告訴記者,目前,平原縣正在積極建設基礎設施,並與德州海關進行了對接,項目建成審批後,在平原就可以完成一次性報關、清關、查驗、放行,不但可以有效實現“四增四減”,對外貿進出口企業來講,可以極大地降低物流成本。和公路運輸相比,一個集裝箱可以再減少成本600元左右,進出口集裝箱手續辦理時間可由原來的按天算縮短到1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