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菜园的朋友后来怎么样了?

冥想187058235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首先我并不赞同题主的问法,什么叫鲁智深菜园的朋友?那些人哪里是他的朋友,那就是一群泼皮无赖,平时靠到寺里菜园子偷菜赚点零花钱养家糊口。

而鲁智深一来看菜园子,就断了他们的财路,因为鲁智深仗义,深得泼皮们的好感,拜为师傅。但是他们跟鲁智深从来不是什么朋友,而且在《水浒传》小说书中,这些泼皮的出场像一阵风一样,来得快也去得快。实际上真正称得上鲁智深朋友的,唯林冲一人而已。

如果一定要追问这些泼皮们的下落,我们分为两个部分,在小说当中,这些泼皮的出场就是为了给鲁智深当绿叶,体现鲁智深的勇猛好斗。

后来林冲犯事,鲁智深离开大相国寺,沿途保护林冲。在大闹了野猪林以后,幸亏有泼皮通风报信,鲁智深得知高俅正在到处追捕他,所以先跑了一步。这些泼皮后面怎么样,书中也没有再继续往下讲述了,因为他们实在不是主角,甚至连配角都算不上。

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没有看菜园子的鲁智深,他们肯定又继续在菜园子里偷菜,这是他们唯一的生路,在那个年代。

而到了老版的电视剧中,导演对这些泼皮结局又增加了新的刻画,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可以说加入了普通人的情感,又升华了一步。

当林冲被发配,林娘子上吊自杀之后,这些泼皮久久压抑在心中的怒气终于爆发了。他们是生活在宋王朝最底层的民众,没有人关心过他们疾苦,相反,他们处处受气,处处受欺,人人都憋了一股火。

而林娘子的死就像是导火索,把他们心中深藏的怒火给点燃了。他们在一起商量了一个计策,把恶棍高衙内诓到寺里,然后一刀把高衙内给阉割了。在阉割了高衙内以后,电视剧里写道,这些泼皮立时作鸟兽散,此后就再也没有了踪影。

但是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伤害了高衙内,还有他们的好吗?重权在握的高太尉,肯定要四处追捕这些泼皮,那么在重重围捕之下,这些泼皮还能到哪里去呢?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奔梁山泊。

而这也是当时大部分受欺压的宋普通民众的最终出路。没有人生来就是做贼的料,但是当他们被逼上了绝路,无法生存之时,举起造反的大旗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了。

不管是书里也好,电视剧也罢,最终对于这些泼皮的出路没有写得过细,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得出他们的结局,一身武艺,且身为京城禁军总教习的林冲尚且无法自保,更何况是没有靠山的底层民众。


一时出于义愤,做下了阉割高衙内的大案,想来事后他们也会害怕的。但是做已经做了,害怕也没有什么用。好在还有水泊梁山,给他们最后的归宿。而鲁智深则先是上了二龙山,后来又到了梁山,最后当林冲气得吐血而亡后,他也失去了精神支柱,最后坐化而逝。


小小嬴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严格来说这群泼皮不是鲁智深的朋友,而是酒肉朋友。

这群人是依靠偷盗寺内菜园的蔬菜为生,鸡鸣狗盗之辈。

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人。

鲁智深上任,这群人就要将他打一顿,后来才改为丢入茅厕。

试问,如果鲁智深没有武功,岂不是被他们搞惨了。

当年人对僧侣都很尊敬,这些人却动辄打人还要丢粪坑,显然都是不三不四的流氓之类。

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但流氓的人品不行,关键时候未必靠的住。

实际上,鲁智深在野猪林救林冲,就是一个人,身边没有一个泼皮帮助。

后来鲁智深流落江湖,也是一个人。

可见,当时那群泼皮都没有跟着他。

说起来,泼皮对鲁智深尊敬,可能也是一种生活策略。

他们是依靠菜园子为生,而大相国寺每天只要鲁智深交十担蔬菜,其余就不管了。

菜园子非常大,光是做工的道人就不少,每天收入肯定不止这么多。

那么,这群人巴结鲁智深,以鲁智深的性格肯定会允许他们来拿菜,不至于断了生计。

自然,当时林冲老婆被调戏,鲁智深跑去帮忙时,也有一群泼皮跟着。

看来在东京街上打架,这群泼皮还是愿意出手的。

但要和高俅作对,泼皮们当然是不敢的。

鲁智深也知道他们不敢,随后大家就行同路人了。

大家注意,鲁智深逃走之前放火烧了菜园子,这就等于断了这群人的生计。

如果鲁智深和泼皮们真的很好,他也不会这么做。

所以,泼皮们只是鲁智深,在大相国寺时的短期酒肉朋友而已。

其实不要说泼皮,就算是施恩对武松,也不过是打点让武松免于死刑,最后又送了一些财物而已。


萨沙


我是烟雨江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鲁智深菜园的朋友后来怎么了?我想,题主指的是那些泼皮无赖吧?

还能怎么样呢?接着混呗,就像鲁智深来相国寺之前一样。

鲁智深来相国寺之前,这帮泼皮无赖们就经常到菜园子里去胡闹,今天偷根葱,明天摘头蒜,没什么大出息,却也不敢犯什么大的罪过。


鲁智深之所以能到菜园子工作,也是拜这批破皮们所赐,因为寺里深为他们的骚扰所烦恼,而又没有人能治得了他们,恰好鲁智深长相凶頑,才算是有了机会和他们不打不相识。

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董超和薛霸早已猜测到了鲁智深的来路,后来林冲对他们夸赞鲁智深曾经拔掉过大相国寺的垂杨柳,就更加证实了他们的猜想。

董超和薛霸无功而返,自然会添油加醋地告上鲁智深一状,那么,相国寺也就不敢再收留鲁智深了。

鲁智深走了,书中没有提到那群泼皮跟随着他,那么,他们也就会重操旧业,在相国寺的下一任“菜头”的眼皮子底下,偷葱装蒜了。


烟雨江南话红楼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不便再收留,便一封书信将鲁智深荐给了他在东京相国寺的师弟智清长老。智清长老一来不好拂了师兄的面子,二来鲁智深本领高强,便打发鲁智深去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了二三十个泼皮无赖,整日游手好闲,正好被鲁智深给治一治。

二三十个泼皮本想设计将鲁智深推到粪窖之中,奈何鲁智深力大如牛,泼皮们反倒全被鲁智深打入粪窖,并且治得心服口服。在央视版《水浒传》中,鲁智深与这群泼皮处出了些许情谊;然而在原著中,却并非这般演绎的。下面我便说说这两个版本关于这群人的结局会如何?

央视版《水浒传》中,这二三十个泼皮感受到鲁智深的侠义后,悉数改邪归正,还一厢情愿地拜了鲁智深为师父。当然,鲁智深在他们每天好酒好肉的款待中也相继默认了。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林冲后,那俩看管林冲去沧州的差役回来告了鲁智深,高俅下令缉拿鲁智深,幸得这二三十个泼皮提前通知了鲁智深。众人在离别前依依不舍,鲁智深说等他再寻到归处,再行告知。然而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脚后,也没来告知这些泼皮们,因此关于他们的结局悉数都云里雾里。

在这里,我们要知道的一件很重要的事便是:众泼皮听说林娘子自缢而死之后,便设计将高衙内拐至菜园子内,一刀把高衙内给阉了。这就意味着在高太尉头上动土了,高太尉岂能放过他们?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人既然敢把高衙内给阉了,他们就已经做了充足的打算。林冲委身求全的下场,他们也都看在眼里。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坐以待毙。而央视版《水浒传》还鲜明地阐述了一点:要活命,只有上梁山。所以,按照这个版本,他们的走向最后就是上梁山。其实,央视版《水浒传》让这些泼皮改邪归正的用意是想让观众看到他们与富安、陆谦这些小人形成鲜明对比,人间正义无处不在,有小人就有善人,因此他们去向何处并非很重要。

而在《水浒传》原著中,并非是这般所写。与央视版不同的是原著并未阐明这些泼皮改邪归正,他们唤鲁智深为师父,也只是简单地对和尚的一种客套称呼罢了。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小和尚会叫小师父,鲁智深是和尚,自然唤他作师父了。同样,这些泼皮接触鲁智深的目的也只是纯属找乐子。原著有描述:从明日为始,这二三十个破落户见智深匾匾的伏,每日将酒肉来请智深,看他演武使拳。

鲁智深自然晓得他们的用意,“我打拳,你们请吃酒”,如何不划算。泼皮们整日也是游手好闲,到处闲溜达作乐,眼下就有个鲁智深,“他打拳,我们看得精彩”。所以,他们能凑到一起,实属各自有如意算盘,并非算得上朋友关系。并且这一点,在鲁智深上了二龙山遇到青面兽杨志时说的那番话也可证明。

鲁智深道:“一言难尽。洒家在大相国寺管菜园,遇着那豹子头林冲,被高太 尉要陷害他性命。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不想那两个防送公 人回来,对高俅那厮说道:‘正要在野猪林里结果林冲,却被大相国寺鲁智深救了。 那和尚直送到沧州,因此害他不得。’这直娘贼恨杀洒家,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是着了那厮的手。吃俺一把火烧了那菜园里廨宇,逃走在江湖上。

这句话中有两处很重要的信息:一处是鲁智深继续唤那些人叫泼皮,一处是鲁智深火烧菜园。这里要说的是倘若鲁智深真把那些人当做朋友,如何还会叫人作泼皮,并且菜园子本属泼皮们的“老巢”,放火烧岂不断人后路。所以,鲁智深根本没把这些人当成朋友,在一起吃酒,其目的就是解闷、与泼皮一样打发无聊的时间罢了。

对于鲁智深来讲,这群泼皮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纯属认识的路人,他们后来会怎样,鲁智深也管不着,不想管。值得推敲的是,泼皮们愿来告知鲁智深,也不过是相处久了的一种临时友情罢了,这也恰恰说明这群人虽为泼皮,但本质却不像富安、陆谦这等人邋遢,心中依然有善意留存。在原著中,并未描述众泼皮阉高衙内这回事,所以,官府也不会拿他们怎么着,是谁报的信官府根本不知道。因此,他们真正的结局定是部分人继续为恶,部分人良心未泯、改过从善,他们并没有走到逼上梁山的结局。


读名家名著


鲁智深来到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子,这帮泼皮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于是经常来跟鲁智深来往,成为酒肉朋友。

啥叫泼皮?就是流氓混混,他们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就靠坑蒙拐骗敲诈勒索为生,敲诈的对象就是大相国寺的菜园子。



大相国寺的菜园子实行承包制,承包者只要每天交给寺庙二十担,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理论上只要经营得当是可以盈利的。奈何这帮泼皮经常过来收取保护费,还没有定额,想要多少要多少,不给就作对。当然了他们敲诈的都是经营者的盈余,不是寺庙的定额,否则的话主持是能够收拾了这几个泼皮的,因为大相国寺是国立大寺,经常有达官贵人前来上香,如果来了连一顿素饭都保证不了,那还了得。



鲁智深来了,这帮家伙敲诈不成了,就跟鲁智深交了朋友,其实还是吃鲁智深,但是鲁智深光棍一条,没有朋友,这帮人起码能跟他喝酒解闷。

鲁智深野猪林救了林冲,被林冲出卖,高俅知道是鲁智深救了林冲,就来收拾鲁智深。鲁智深怕吃亏,撒丫子走了,临行还一把火把菜园子烧了。



那么鲁智深摊事的时候这帮泼皮会帮他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们是地头蛇,以后还要在这一片混,如果被高衙内惦记上,死都不知道咋死的。但是高衙内也在道上混,所以找人把这几个家伙叫过去收拾了一顿,还让他们帮忙抓住鲁智深。这帮家伙当然答应,只可惜鲁智深久闯江湖,非常警觉,没被高俅算计,半夜里放火烧了菜园子,趁乱跑了。



鲁智深跑了之后,这帮家伙一部分人抱上高衙内这根粗腿,继续为非作歹,另一部分没被高衙内看上,继续在菜园子胡混。

某版电视剧说这几个混混把高衙内的鸟窝端了,真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幼儿园没毕业。外星球来的吧。


唐风宋月


关于鲁智深菜园的朋友,大概是指的那帮子泼皮无赖。


鲁智深离开了五台山之后,奔波来到大相国寺,被任命为菜园的一把手,由此结识了一帮泼皮无赖。这帮人平素就靠祸害菜园子混点吃食,这次听说新来了一位掌园人,都急不可待地来见识一下。这帮挑衅的泼皮,鲁智深根本没有放在眼里,他三下五除二就给了他们一个教训,把领头的踢进粪坑。这帮泼皮是一群欺软怕硬之徒,从此对鲁智深顶礼膜拜,好酒好肉地孝敬他。后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更让这帮泼皮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下跪拜师。这时的鲁智深,本是蛟龙掉进了沟渠里,孤独不得志,便把这帮泼皮当做朋友,聊以解闷。

一部《水浒传》巨著,洋洋洒洒近百万字,其中关于鲁智深担任菜园园长的描述着墨不多,只是寥寥半页纸,完全是为了林冲的出场而做的铺陈。而这帮泼皮的作用更是有限,除了衬托鲁大侠威猛豪爽之外,更是为了让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有合理的逻辑和生动的情节。而这番倒拔垂杨柳的表演,无意中引发了林冲的惊赞,是林冲和鲁智深结交的契合点。

林冲和鲁智深顺利结交后,菜园子及泼皮朋友都完成了作者赋予的任务,不再重要了,后续也没有再提起。因此,关于鲁智深在菜园中的朋友,后来的结局如何是无解的。

欢迎对我的观点加以评论,还可以动动手指添加关注哦!


秘闻独家侦探


水浒当中有一小众群体,作者称“泼皮”,实则市井小混混。

在水浒总共数百回故事当中,泼皮出场的次数非常之多,比方说全文最大的反派高俅,就是市井小混混出身,由于踢得一手好球,高俅便开启了他攀龙附凤之旅,逆袭成为了当朝太尉。此外,杨志卖刀遇见的牛二,号称镇关西的屠户,皆在泼皮之列。全文塑造的泼皮无数,但是真正让读者记住的,除了上述的几个之外,恐怕只有鲁智深在大相国寺遇到的几个泼皮了。

鲁智深与菜园朋友的不期而遇

前去投靠大相国寺,没想到被主持安排在菜园种菜,鲁智深是有气没地方撒。令他欣慰的是,大相国寺的生活并没有想象当中无聊,因为这里总有几个泼皮出没。泼皮们开始是想捉弄鲁智深,将他掀翻到粪坑里,结果分分钟被鲁智深制服,成为了他的“手下”。鲁智深为人豪爽,并没有和这些泼皮计较什么,加上他本来就“馋酒肉”,于是在这个和尚庙当中,一个荤腥之地就此诞生了。前期可能是趋于鲁智深的“淫威”,几个泼皮才对他恭敬有加,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后,这些泼皮,才把鲁智深当成真大哥,并称他是罗汉转世。在后来野猪林剧情的时候,也是这几个泼皮通风报信,鲁智深才能及时赶到,救起林冲。本来没把几个泼皮当作什么玩意儿,但是此次通风报信,鲁达才将他们当成真正的“朋友”。

泼皮之后的去向

关于泼皮的准确去向,文中并没有过多介绍。但是从下面的剧情来看,鲁达上二龙山之后,这些泼皮必定前去投靠。宋朝后期官场腐败,百姓怨声载道,这些从小就游手好闲的泼皮,真正的洗心革面,做个好人,比登天还难。即使是宋江、戴宗这等小地方的官吏,都前去“落草”,成为地方势力,何况本来就品行不端的泼皮呢?而泼皮想要落草,必定去投靠鲁智深,大家关系本来就非常好,何况鲁智深在二龙山还混到山寨之主,不去投靠他去投靠谁呢?

梁山后期有数万人马,而有名气的,仅仅一百单八。所以梁山实力绝大数组成部分,还是以这些泼皮无赖、混混为主。不能看不起混混,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关键时刻,也能派上大用场!


浊酒话烟语


题主说的鲁智深菜园的朋友 应该就是常去菜园偷菜的那二三十个泼皮吧。

朋友万万谈不上,顶多算是跟班。

猛虎怎能和老鼠为友?

鲁智深和这帮泼皮的第一次相识,是鲁智深刚开始主管大相国寺的菜园的时候。这些泼皮因为赌博不成才,常在菜园中偷菜。

见鲁智深新来,“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 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

鲁智深把为首的两个,一脚一个,踹进了粪窖里,把那几十个泼皮惊的目瞪口呆。后来才说出:我等情愿服侍。这样的话来。

这样情愿服侍只是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里的一种生存策略。并不是对鲁智深有多深的情谊。只是看鲁智深神勇,不能硬来。所以才转换态度,最终目的还是要交好鲁智深。好继续他们在大相国寺的偷盗生涯。

平日的时候,他们经常请鲁智深喝酒吃肉。鲁智深替林冲出头,也带着这一帮泼皮。

这些人跟着鲁智深打打顺风架可以。至于说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那只能说你想多了。插朋友两刀倒是很有可能。

归根到底都是利益使然。

这帮人在水浒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花和尚鲁智深的口中

“……分付寺里长老不许俺挂搭,又差人来捉洒家。却得一伙泼皮通报,不是着了那厮的手

—————《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这里鲁智深也同样不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朋友。此后,就再也没有这伙人的只言片语。

很可能大相国寺的菜园子里,没了他们打不过的鲁智深,众泼皮偷吃偷菜打和尚的泼皮生涯会更惬意吧。


尹初一


鲁智深到拔垂杨柳,赢得了一帮朋友,这些人原本要害他的,根本也不是什么良善好人。

和鲁智深交上朋友后,这帮人还是该干啥干啥,只是隔三差五的买些酒肉来孝敬鲁智深。在施公笔下,这帮人也没有什么姓名,都是泼皮阿三之类的。他们几个称鲁智深为师傅,可能只是对出家人的尊称,也并不打算向他学习一点禅杖或其他的使用方法。所以这几个人的角色功能和宋兵甲与宋兵乙差不多,都是为了拔高鲁智深神勇设立的附子。

后来鲁智深在野猪林的英雄作为暴露以后,准备跑路,这几个人还过来认真道别,就此退出水浒传说。接下来这些人的命运就靠猜想和推断了。

首先,这些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坏不到那里去,平时横行街坊无非是想占个便宜,对像鲁智深这样的外来人口先是想欺负,随后看到鲁智深非凡的神力,人又简单,也就诚心和他交朋友,鲁智深也需要这个,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之间相安无事。但可以想象,这段时间他们对其他人应该还是过去的老一套,该吃吃,该占占。

能做这样拉帮结伙的市井流氓,年级估计不会太大,估计也就十八九岁二十上下,像牛二那样的只能单打独斗,交不了朋友,不可能还有一帮弟兄。当然这些人家庭亲人的也谈不上,所以只能在街上当混混。随着年纪大了以后,要想继续在街上混,身体实力也不允许了,最好的结果就是投身大户人家,做个佣工,像年轻的高俅那种,或者自己挪下一笔本钱,做点生意,置个房产,然后娶个媳妇过上过上几年幸福的北宋中产生活。

这种新福日子也就几年,因为没多久金兵就来了。按照时间推断,水浒开篇,高俅进到端王府时,没多久,端王府就成为宋徽宗了,徽宗在位25年,高俅要做到太尉也应该有十年的铺垫,而到鲁智深来到东京时,高俅已经在指使高衙内做坏事了,也就是说再过个十五六年,就是靖康之变,金兵来了。

鲁智深的这帮泼皮朋友,最后的结局,要么在战火中不知去向,要么流亡江南,要么留在东京,做个顺民。结局好不好,要看他们个人的命运如何。但是这种人的生存能力一般都超强,逃个命什么的应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但要让他们扯杆旗造反,这不大可能,他们没那个胆量。


一个老豆


既然说是鲁智深“菜园的朋友”,肯定是指那帮活动在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周围,以偷鸡摸狗为生的泼皮了。


也有人觉得把这些泼皮称作鲁大师的朋友不合适,而我觉得这样称呼没问题。因为鲁智深在东京汴梁混的时候,和他关系最密切的,除林冲外,就剩下这帮泼皮了。

先说一下鲁智深和他们结识和的过程。

这帮泼皮一共有二三十个之多,主要就以偷这片菜地的蔬菜谋生,看来大相国寺的产业也够大的。原来看管菜园的老和尚根本拿他们没有办法,好在寺里要求并不高,每天只需要交十担菜蔬,就听之任之了。鲁智深初来乍到,这帮泼皮想给他个下马威,合计算计鲁智深,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被鲁智深反制,从此对鲁智深服服帖帖,鲁智深也没难为他们,

虽然他们不像史进,林冲一样,让鲁智深一见面就感到意气相投,结为兄弟,而是属于不打不相识的类型。但总归经常在一起喝酒撸串吹牛叉,这种也完全可以算作一种宽泛的朋友关系吧。


后来,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下林冲,董超薛霸回来后报告给了高俅。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这帮泼皮得知后,立刻报告给了鲁智深,鲁智深虽然勇武,但也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光棍斗不过势力,随即逃离东京,开始亡命江湖。

高俅当时权势熏天,这帮泼皮能在这种节骨眼上给鲁智深通风报信,也算够意思了。

那么,鲁智深离开东京后,这帮泼皮会落得什么下场呢?

我认为,他们最惨的结局不过也就像高俅落魄时一样。就是脊杖二十,迭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们不许让他们在家宿食。不同的是他们的罪名为:误交匪类。

因为高俅虽然现在红的发紫,大权在握,又是一个瑕疵必报的主。但还不能一手遮天,他太尉府也不可能明火执仗的去杀这帮泼皮,顶多也就抓住移交给开封府发落,无论怎么审,这帮人没有大的罪名。

这样处罚很合适。

那他们被流放到异地,听到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以后会去投奔吗?肯定不会,他们可不想干这掉脑袋的营生,他们就是泼皮,就是想通过撒泼耍赖混日子,他们对自己的命看着金贵着呢。

而且,如果高俅大度一回,不去和他们计较(本来也和他们不相干,抓他们也于事无补),那他们仍然会在菜园子一带活动,通过和新来管理菜园的和尚斗智斗勇,然后过上和以前一样逍遥自在的日子。

而在菜园里和鲁智深度过的这段时光,会成为他们一生中向别人吹牛的资本――想当年洒家曾经也跟着鲁大师混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