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上新了,故宫》第二季节目筹备制作至今八月余,导演与团队“进宫”打卡236次,面对宏大议题“故宫”,导演毛嘉和制作团队心态从早期的压力焦虑变得气定不躁。“文化积淀不意味着故纸堆,年轻人其实对于文化是敏感的。”毛嘉为我们讲述了《上新了,故宫》制作的幕后故事,让我们看到青年团队的热血和冲劲:钻研故宫的学术问题,相互讨论、分享,把学习到的知识消化成年轻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并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调整和输出。

如果生活给了我们一些谜团,我们需要更有耐心去解这些谜,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歇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看完这篇文章,梳理今日所做之事,问一下自己“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600 年文明的内核虽然不变,传承形式却与时俱进。新时代下,故宫里的“皇帝们”也纷纷比起了剪刀手,故宫的猫咪们争先恐后萌态百出,一跃成为故宫的文创周边,动不动就刷屏上热搜。如今的故宫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文化的结晶,它还在 600 岁“高龄”的时候越活越年轻,成为文创界的顶级流量、“国潮”的标志性典范。走过历史沧桑的故宫,一改严肃面孔,迅速在年轻人心中占领了一席之地。大家都说,故宫变了,变得越来越年轻、活力、接地气,有人情味儿。故宫博物院第一次以出品方身份推出的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二季也顺利收官,待第三季播出之时,正逢故宫600 年诞辰……

刘慈欣曾在他的小说《超新星纪元》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故宫,孩子们第一次捧起古物时,突然意识到,“不管走到哪里,他们的生命永远和手上的这只陶罐连在一起,这是他们生命的起点和归宿,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书中的场景也正在当下发生着——当我们的目光望向那些隐藏在时间深处的文物,探寻 600 年前故宫的秘密,它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与眼前的红墙金瓦交相辉映——古老的故宫正用最青春的姿态和方式,拥抱年轻的时代,引领我们穿越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抵达到文明最深处。

《上新了·故宫》总导演毛嘉

“我们会越来越老,但故宫永远年轻”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故宫必将与星辰同在,也必将永远与年轻的心脏一起跳动。”这是毛嘉送给故宫600岁生日的寄语。在毛嘉看来,600岁的故宫仍有着无限的青春活力,“从它的热度就可见一斑。与故宫相关的话题总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常驻热搜,这也证明了故宫在保有它厚重历史的同时,也展现了青春多彩的一面。就拿我们节目的文创而言,许多元素都是从故宫的建筑、藏品中提炼的,而这些文创也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能够引起时代的关注,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这就是故宫‘青春’的一个表现。”

与旁人不同,毛嘉对故宫的感情更为深刻与特别。2018年11月9日,首档故宫出品的电视节目《上新了·故宫》一经播出便引发关注,节目打破了大家对故宫的刻板印象,突破性地将故宫未开放区域首次“零距离”呈现在观众面前,透过嘉宾徜徉故宫的脚步来探索历史秘密,破解文化密码,寻求历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并从中获取新的灵感。每期节目中,嘉宾作为文创新品开发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2020年新年伊始,《上新了·故宫》第二季节目顺利收官。在第二季中,毛嘉和她的团队不想再把故宫只是局限于600年,而是以故宫为坐标,将视野放宽至华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中,“拥有186万多件文物的故宫可以引领着我们领略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找到我们民族的来处。我们想给大家展示的是古老的华夏文明如何与其他世界文明进行互通互建互融。”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循着年轻气味走进故宫”,让故宫一下子与当下拉近了距离。在毛嘉的团队中,核心导演皆为“90后”。在毛嘉看来,年轻人并非对文化无感,“文化积淀不意味着故纸堆,年轻人其实对于文化是敏感的。”用年轻人的语态讲中国故事,这也是《上新了·故宫》节目的使命和责任。

对话毛嘉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毛嘉

Q 《上新了•故宫》第一季节目结束之后收获了很多鲜花和掌声,做第二季时是否会因为第一季的成功而有更大的压力和心理负担呢?作为节目的总导演在第二季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思考?

A 压力和负担肯定有。不只是我,其实整个团队对第二季的到来,都是在期待中又带着焦虑。再次回归故宫,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期待,自不必多说,但焦虑的是这一次我们又能做出怎样的新意呢?幸而,随着第二季项目正式开始,团队的焦虑渐渐缓和,所有的焦虑随着团队进入沉下去的工作状态,转化成了一种释放欲。在沉下去研究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团队迫不及待想将收获的知识释放出来,将故宫的迷人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展现出来。

我一直在想,除了去挖掘故宫里新的题材,还有哪些方面能扩展整个节目的格局,让“继承”有一条新路可走,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回归到节目本身,我们能通过这些镜头,这些语言,给观众输出怎样的思想和价值观。这就是我们节目第二季在表现手法和阐述方式上一直在探寻的“相外之相”与“味外之旨”。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让更多人做到的不仅仅是爱上故宫文化,爱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身体力行,主动担起这份职责。

可能是故宫专家老师们“气定不躁”的气质感染了我们,两季节目做下来,我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整个团队越来越“稳”。这个“稳”不是沉闷拘束的,而是在面对更多故宫带给我们的谜题时,我们更有耐心去解这些谜。导演组的成员每天都会问“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博学了吗?”我们通过不断的沉淀和积累,让自己在面对“故宫”这个宏大的主题时更有底气。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Q 那么多个在故宫录制节目的日子,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A 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故宫专家王光尧老师曾经在他南三所的办公室给我们上了一堂“考古课”。当时我们有几人去他的办公室向他求教关于节目里的知识点,他见到我们来,就掐了几支自己种的金银花洇进茶壶里,和我们聊了一下午。还有另一位故宫专家王子林老师,他是一位用周易卦象设置密码的“高人”,与他探讨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暗自想一定要恶补知识,才能达到对话基准。

说真的,很难在这方面选出一个“最”,但如果是从时间来看,最大的惊喜莫过于我们的收官录制,赶上了天降瑞雪。我们的拍摄是要提前报备的,所以没办法为了拍故宫雪而等到雪景去拍,只能希望可以在录制的那天降下瑞雪,圆了故宫拍雪的梦。万万没想到,夙愿成真。看到故宫雪景已经难得,闭馆日的故宫雪景也殊为不易,更不要说闭馆日拍摄期间下鹅毛大雪。

我们等到了银装素裹的紫禁城,当天我还发了条微博“心心念念盼望的一场雪,两年后如约而至。念是今日的发心,只要这朵微光不寂灭,迟迟早早,终会圆成。所谓高光时刻,也许就缘于某年某月某日,你心里忽然耸动的那一朵微光。”

Q 作为一档面对大众的节目,在趣味性和学术性之间是如何平衡取舍的?

A 总体而言就是九个字: “小切口、新角度、深挖掘”,从大众“既熟悉又陌生”的细微处着眼,找到一个最新的解读角度,并且挖掘出此前没有曝光过的考古发现,或者是没有电视表达过的学术观点。调动更多电视表现手法讲好每一个故宫故事,故事结构想清楚了,一切“设计”都是水到渠成的。而观众不需要我们去设定“他会喜欢什么样的形式”。今天的观众,包括年轻的观众,远比我们想象的见多识广、求知若渴,只要是真情实感地奉上真材实料,文化性和娱乐性都会包裹其中。

就像刚才说的考古发现,我们在第一期中便有呈现。慈宁宫发现永乐时期的地基,如果只是呈现简单画面,对时下观众来说冲击力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在内容上首先是有层层铺垫,用悬念去吸引观众;在技术上,也真的是“斥巨资”用三维动画进行复现,生动的形式令大家看得一目了然;在后续的传播中,我们也将此部分作为当期重点,既有嘉宾聊地基时的风趣花絮,也有突出科普性的节目卡段。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Q 《上新了•故宫》节目组一直以“年轻”著称,团队成员基本都是90后,为什么一个历史文化类节目的制作团队如此年轻化?这些年轻的导演们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了哪些独特的优势?如此年轻的团队如何处理好这些厚重历史文化选题?

A 其实真的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新鲜血液的确就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涌入,这也给我们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热情的,只是他们对历史文化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用自己熟悉的语态去传播。通过他们,我们能够更快速、精准地定位年轻人喜好的表达风格和呈现方式,从而推进节目风格更为年轻化,能够打通更多圈层。

就拿我们节目的“御猫说”板块举例,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爱猫、养猫,喜欢萌宠。刚好我们故宫就有御猫的存在,于是年轻的朋友们就想出了借御猫之口来进行知识点的输出,来让大家看可爱猫猫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知识点。也像我之前说的,现在的年轻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见多识广、求知若渴。在钻研故宫的学术问题时,也是成箱成箱的书就往桌上搬,而且还喜欢相互讨论、分享,并且会把学习到的知识消化成年轻人能够理解的语言,并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调整和输出,这是我们团队的热血和冲劲。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Q 把明星引入故宫的想法是怎么诞生的呢?邓伦和张鲁一有没有私下里跟你说自己上这档节目的感受?

A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能够辐射更多人去贴近、去感受故宫。而且我们邀请的嘉宾充分考量的是“不同圈层的代表”,节目并非完全选择“当红明星”作为新品开发员,而是希望通过不同人群对故宫的观察和解读,使得观众能够跟随他们的视角来重新认知故宫和故宫文化,从而爱上一个“全新的故宫”。

张鲁一和邓伦私底下也会经常和我讨论录制节目的感受。比如鲁一本身就是北京人,他说他以前也常常来故宫,但通过参与我们节目,他发现了更多故宫新的惊喜,这是他从前从未了解过的。而且在每次节目录制之前,他都会提前做功课,录制的时候和故宫的老师聊上几个来回。录节目的时候聊到兴起,他们还主动加了专家老师的微信。

邓伦这一季可以说是飞速成长,他也说有一种“回来故宫上班儿”的感觉。故宫里的老师和他接触后也不禁夸他是“邓团长”“故宫伦”。

Q 2020年故宫即将迎来600岁生日,你想对故宫说什么呢?

A 我想借用王刚老师的一句话:“我们会越来越老,但故宫永远年轻。”故宫必将与星辰同在,也必将永远与年轻的心脏一起跳动。

TIPS

毛嘉

《上新了·故宫》总导演,

曾担任《非凡匠心》制片人,

连续三年获“‘影响中国传媒’年度金牌制作人”。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康荦编辑韩文苑 刘子茜(实习)图片及资料提供《上新了·故宫》节目组

下载“北京头条”APP

故宫,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开

孙松林:以“5G速度”书写信息时代

石倚洁:放歌路上坚持的人

刘刚:先锋志愿者 抓铁要留痕

吴樾 :德武相依 情义深藏

康辉:平凡人 不凡路

「 2020年2月20日-2月27日 万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