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萬鄉村女性,正在用短視頻開啟生活的一道光

在甘肅臨洮縣農村黃土小路上,普通農民的院子裡堆滿了黃色的玉米棒、凍梨和紅棗。從遠處看,這樣的生活似乎和以前沒有太大的變化,永遠都是那麼的舒適。

然而,當進入這些農民的家,一切都與以前大不相同。

科技正在闖入當地人的生活,影響和改變當地人,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命運。越來越多的農村婦女依靠這一短視頻平臺,在網上記錄生活、銷售農產品,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實現了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職業夢想。

2020年,在扶貧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4700萬農村婦女面臨著更大的發展和增長需求。在農村經濟升級和突破農業人口自我邊界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成為催化劑和生產力。

越來越多的公共組織發現這一趨勢,並賦予農村婦女技術權力。例如,友城基金會啟動了“農村婦女賦權計劃”,在甘肅、貴州等8個省的76個縣培訓婦女學習創業技能、財務管理和短視頻使用技能。

“無數選擇留在農村的女性在不斷變化和成長,她們的生活更有可能取得成就。”一位參與該項目的志願者說,通過短視頻賦權,這些女性更有信心走上舞臺的前沿,不斷突破城鄉界限,更認同自己。

今天,值此國際婦女節之際,讓我們來看看新時期農村婦女的奮鬥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幸福是奮鬥而來的!”

甘肅是勞動輸出大省。2500萬人口中的許多婦女在全國各地工作。來自甘肅隴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乾娟曾經在南方工作。現在她是電子商務扶貧的帶頭人。

“我寧願大家現在叫我‘梁經理’”,梁乾娟說,近年來,隴南的交通越來越發達,貧困地區的土特產終於有了走出省外的機會。短視頻是一種很好的載體。

2019年,在一家扶貧企業,她的快手直播間有上萬人在線觀看。這使她興奮不已,在一個封閉的鄉村,她無法想象。

4700萬鄉村女性,正在用短視頻開啟生活的一道光

圖說:梁倩娟正在快手直播賣貨

初中畢業後,在廣東打工的梁倩娟於2013年回到家鄉,在甘肅省隴南市輝縣水陽鎮石灘村開了一家淘寶店“龍山莊園”,開設了她的電子商務業務。

隨著網店規模的逐步擴大,她開始在周邊村莊幫助銷售農民的土特產,供應梁倩娟的村民逐漸增加到400多人,其中貧困戶100多戶。作為當地電子商務扶貧帶頭人,梁倩娟於201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嗅覺敏銳的梁倩娟與時俱進,發現了短視頻和直播的潛力。2019年,桂然發佈了最新發布的第一個短片,記錄了她對北京兩會的瞭解。後來,她經常錄製短視頻和葵直播視頻,展示自己的土特產,如蘋果、核桃、蜂蜜等。2019年,梁千娟銷售桂農產品10萬餘斤。

“疫情爆發期間,我的店照常營業”,梁倩娟說,北京葵很多人都是在快車道上買蜂蜜和蘋果的,經過多次交易,他們通過直播成為了朋友。

與圖文相比,短視頻、直播更加真實直觀,與當地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特色產品遠銷東南、西北,更多的村民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梁倩娟堅信“幸福是奮鬥。我們只要腳踏實地,多帶點人,把家鄉的農產品賣得更遠。”

50歲的馬芳英:這個“小企業”是一個窗口

50多歲的馬芳英最近愛上了化妝,還拍了視頻,成為街坊鄰里眼中小有名氣的“網紅”。

“這件毛衣是我自己做的。“看一看。”她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了直播間每個人。不僅僅是衣服。她編織的沙發墊、手提包等小東西很受歡迎。

馬芳英一直對手工編織感興趣。一次又一次,她在錄製2018年針織教學視頻時,意外發現自己可以通過網絡銷售手工藝品,於是開始嘗試用快手製作短視頻,但多次遭到家人的奚落。”在家種地不容易。整天拍視頻是浪費精力。”

4700萬鄉村女性,正在用短視頻開啟生活的一道光

這家人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她的兒子和女兒常年在外面工作。馬芳英不僅照顧快80歲的老人,還每天帶孫子上學。她還依靠她整理和照顧自己的四五畝地。生活不容易,但馬芳英沒有放棄。

憑藉嫻熟的技術和優質的產品,她迅速在自己的快手上積累了數千名粉絲,視頻達到9000多個。她不僅沒有耽誤家務,而且每月還有2000元的額外收入,賣葵花自己的面料。

看到馬芳英每天都喜歡她,家人開始支持她的工作。與以往枯燥繁重的工作相比,這次“小生意”為她打開了一扇屬於自己的窗口,她有著強烈的成就感,也增強了自信。

4700萬鄉村女性,正在用短視頻開啟生活的一道光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公佈的數據,中國農業勞動力中75%是女性。長期以來,農村婦女的工作往往被忽視。家務、家務等無償的、基本的“看不見的工作”,掩蓋了這一群體的成就和榮耀。在日常的農村勞動中,他們大多自我價值感較低,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生活條件。

直播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給了這些女性一個更大的展示平臺,讓她們的辛勤工作和認真生活得以展現。

方松梅:賣家鄉的土特產

在甘肅省奎昌縣農村婦女賦權班,方松梅寫下了她們的組名:婦女支隊。這三個字是集團全體成員的希望,也是方松梅對自己的定位。她希望能和村裡的姐妹們一起通過電子商務銷售家鄉的土特產品。

用自己的力量帶動家鄉的發展,一直是方松梅的心願。小時候,由於家庭背景,她在村民的幫助下長大。當她長大後,她不能忘記家鄉的友誼。現在,通過學習和使用短視頻,她已經有超過5萬名粉絲在她的快車道上,並開始通過自己的方式將家鄉從貧困中解救出來。

“現在我們每天都會拍一些視頻,分享網絡平臺上,宣傳家鄉的風光和形象,但我們沒有帶貨的經驗。”報名參加培訓,方松梅的目的非常強烈:學習如何開通快捷的商號,如何推廣運營。此外,她還參加了線下實訓和在線直播課程,進一步學習和提高了電子商務的運營能力。

項目負責人表示,社會電子商務作為移動社會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電子商務形式,現已成為農產品的重要驅動力,因此項目試圖將社會電子商務與農村婦女結合起來,將優勢資源轉移給最有效率的人,發揮她們的主導作用在農村的作用。

4700萬鄉村女性,正在用短視頻開啟生活的一道光

圖為:方松梅給自己的團隊取名為“娘子軍”

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後,方松梅開始思考“什麼是最適合銷售的”。她想把最好的產品介紹給她的粉絲。她相信電子商務可以把家鄉的產品帶到更遠的地方,帶領全村人民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儘管她總是很忙,但她似乎找到了一盞明燈,引導她睜開眼睛,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

國務院參贊尤成基金會主任湯敏說:“城市化的發展不應該是把村鎮分開,而是把村莊和城市結合起來。”農村婦女是連接城鄉資源的橋樑,也是雙方統籌發展的連接點。通過把他們集中起來進行培訓,有了針對性扶貧開發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希望,就有了一支主力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