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怎麼選擇好夥伴?

沙磁王


先說結論:貓哥做投資的過程中,見過很多創業團隊。選擇合夥人對創業特別、特別、特別重要。但可能”合適“這個標準要比”好“這個標準更重要。下面,假設題主是一家初創企業的創始人,那麼什麼樣的聯合創始人是”合適“的呢?

01 互補。性格互補、資源互補、技能互補,幾個互補重要性遞增。

首先要性格互補。創始人與聯合創始人是公司最核心的成員,也是公司的主人。所以的決定最後會到你們這裡,所有的壓力最後也會到你們這裡。創業不易,前路漫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挑戰、壓力、困難,也會遇到階段性的成功、刺激和誘惑。這都是最考驗人的。樂觀的人可以帶領團隊贏得挑戰,冷靜的人能夠讓團隊遠離陷阱。互補的性格會讓你們更好地相互扶持。

其次要資源互補。針對創業的方向,有的人有融資的資源,有的人有業務的資源,有的人有團隊的資源,整合起來,才能形成合力,最終成事兒。

再次,技能互補。特別是創業初期,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往往又是老闆,又是員工。這是在技能上互補是最好的,有人擅長銷售,有人擅長財務,有人擅長產品,各司其職,各盡所長。隨著公司的壯大,又能各自帶領一批新人成長,把事業越做越大。

02 人品。聯合創業就像是結婚,合夥人人品不好,代價極大。

信任是早期創業團隊中最重要的東西。公司初創,唯一的目標是先活下去。此時,業務第一,效率第一,不能陷入管理流程和形式主義,因此各項規章制度不可能完備,也不應該完備。這個時候就是依靠創始人與骨幹們之間無條件的相互信任,背靠背的戰鬥。這個時候,人品就是信任最重要的基礎。

此外,創始人往往是公司的重要股東,也在公司內部掌握重要的資源,比如產品、客戶、資金等等。合夥人人品不好,對事業有了異心,對創業公司的損害是致命的。很多最終失敗的創業公司,不是死於殘酷的市場競爭,而是死於內訌。


我是貓哥,專業投資人,專注於金融和教育領域的話題,歡迎關注我,期待與你多交流哦。


貓哥與魚兒


這個問題好,我之前就是和一個同事合夥開公司的,開到今年4月份,分開了。我今年23歲,對於年輕的朋友們,我有幾句話送給大家;

1.找合夥人,要有共同的價值觀。

2.要合的來,要有工作分工,性格要沉穩,太過急躁,衝動,大手大腳,不檢點,有一點錢就花完,沒有孝心,得意忘形,或者不敢冒險,不敢承擔責任,好吃懶做,這都不能合夥。

3.兩個人或多個人,合夥,一定要有股權結構,要有一個大股東,不能平分股份,不能5-5 ,3.3-3.3-3.3。

希望對大家有用。


蕭世林


最近就在創業團隊裡面發生一些不愉悅的事情,這個問題就問起。

很多人被這句話給欺騙,那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句話為什麼騙人呢?

只要信奉這句話的人最後創業都不會成功,這句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大家綜合的職業素養都很高的情況下,我們再來發揮自己最擅長最專業的版塊。

創業者的職業素養是什麼?

1.綜合能力

綜合能力就包括業務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專業能力等,一個只管專業但是其他方面都弱到拿不出手的人,充其量只能是一個技術員,不能做合作伙伴。創業者都是全能,一個人頂幾個人的活,沒有誰能說,我就只管自己一畝三分地,其他都不管不顧。

2.自愈性

創業是心態挑戰最大的,基本上都是在低谷期度過,漫長的低谷期很容易滋生負能量,也容易讓人產生放棄,自卑,抱怨,狀態低落的時候,一個沒有自愈性的合夥人,只要一受傷,一看不到前景,就自我放縱的人,在團隊就是個隱患,因為負面是會傳染的。

3.自我雞血

創業最需要什麼,激情呀!創業已經如此艱難了,還不自己給自己打雞血,喝喝雞湯呀,不會給自己打雞血的人,沒有辦法帶領團隊,因為自己都沒在狀態了,更別說團隊,創始團隊就必須保持持續的雞血狀態,創業是挺不容易的,哪怕有很多的辛酸和委屈那也只能自己啃了,回到公司照樣繼續幹,否則帶不好團隊的。

4.學習力

創業最怕的就是做井底之蛙,貓在公司也不出去看看,也不接受學習,自以為自己就是最牛逼的,像這種人是沒有辦法接收新事物的,就更不用談學習了。

5.有牽掛的人

意志不堅定隨時散夥,很多人都在說創業要無牽無掛,真的錯了,創業就需要有牽掛,沒有牽掛,沒有愛?你就想想一個連自己,家庭,朋友,同事都不愛的人,能指望什麼呢?就因為沒有牽掛,所以就不會有計劃,創業夥伴就沒有混的麼?也會有!只有有牽掛的人,才會拼盡全力去折騰做事情,否則,難!

以上是我最近創業遇到的問題我自己做的總結,我把他分享給你,創業夥伴能力不是第一位,職業素質,職業心態才是第一位。

歡迎大家一起關注交流


凱瑞老師


首先得看什麼項目的創業。為什麼要創業,前景如何。

同時要分析自己的長板和短板,為什麼要選擇合作伙伴。都知道自己創業利潤最高,但風險也最大,所以找合作伙伴最大的原因無非是利用別人長板補自己短板。也就是風險分散。但利潤肯定也是分人家一杯羹。

對於單個的夥伴來說,人家的需求是什麼?你一定得知道,就要錢的,好,我給你多少股份,甚至底薪多少,各自如何投入,是資金+技術還是單個的。一切問題都得想在前面,做在前面,親兄弟還明算賬,也是為了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

其次要看對方人品、態度,技術等等,一定得有所長,正好是你短板所必須要補的,不要為了面子而用一些不靠譜的人

最後,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有的週期、資金、精力等投入得非常多,也是必須要考慮的,是一次性募集到所有夥伴還是後期繼續募集的,股權、利益分配,一人而用一定得分析、規劃、實施清楚。

基本這樣,有興趣的可以深入討論,謝謝。


用戶3751182135203470


昨晚收到這個問題的邀請,一時想不好如何回答,原因就是我頑固地認為做生意跟創業根本就是兩回事。



如果你的目的就是賺錢,最好不要找合夥人,不如擺明車馬談利益分配後的合作。

以賺錢為目的的所謂創業,開始時的想法都很簡單:賺錢!——說漂亮點叫求生存、圖發展。

由於每個人都勢單力薄,只能靠相互幫襯,齊心協力,才能有所作為。

且不說賺不到錢後的推諉,埋怨,就說發展起來這回事,想法早已經生變。

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貢獻最大,自己最有本事,以至於矛盾越來越多。

當爭執的程度超過了合作的意願,最後所謂的創業也就在利益面前,煙消雲散。



如果你的目的是做成某件事,這才是實質意義的創業,賺錢不過是實現目標的手段。

那麼,你的合夥人標準也就一個:共同的信念!

這個信念就是統一的思想,只有思想一致了,才能形成核心領導層。

然後通過一致的思想去影響,組織更多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去玩命。

如果思想不統一,行為也就會各行其是,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不懂這一點的人,最好不要妄談創業。



思想的重要性,不只是合夥人之間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後續加入者的影響。

如果核心人物沒有共同做事的信念,後續職員的加入,就很可能是謀個飯碗吃吃飯了。

覺悟高一點的,拿多少錢出多少力,覺悟差點的,就可能是能偷懶就偷懶了。

沒有共同信念去感染員工,就別扯員工的忠誠度,結果永遠是——誰給的錢多給誰幹。

創業,你的合夥人必須是有共同信念的人,這個共同信念不僅是合作的基礎,也是團隊的核心凝聚力!

所以我也曾說:核心人員必須是信念一致的人,如果信念不一致,天大本事的人,都不能進入核心層,都要在前進的路上逐步剔除。


飲馬塵煙


創業真的很不容易這隻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有時候一個人創業感覺真的很累很累,要是多一個幫手那該多好,常說人多力量大,人多了可以把困難也分擔了,可以把工作給分散了,這樣子相互協調共同的把事業做好,但選擇創業夥伴也是一件高技術活,劉備在建立蜀國很大程度上是他會慧眼識人才,擁有張飛,關羽,諸葛亮等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蜀國。

所以我們在創業的時候選夥伴,也要慎重選擇,常說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要是選錯了創業夥伴,會讓你的事業逐步走向衰敗。

我們要怎樣選擇好的夥伴呢?

我個人認為首先要擁有學習能力,還有良好的社會交際能力,以及對行業未來的判斷力,進而行業預知提前部署能力,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雖然說領頭人各項很厲害,但是也不能兼顧,作為合作伙伴除了要投資錢之外,還得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團隊之間協同互補,共同的把這份事業做好。

利益劃分清晰是相當的重要

很多創業團隊,在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腔熱血的,去創業成功之後,面對巨大的收益卻不知道如何分配,漸漸的團隊會出現隔閡,從而影響創業項目的進程,知道衰敗,所以我們最好在創業之前,就把風險跟收益大家商議清楚覺得適合才一起幹不適合的就不要參與進來,避免到最後鬧得大家不歡而散。


趣說知識


中國有句古話,叫天時地利人和,人和雖然在最後面,但對於創業者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從最近刷屏的事件裡,我們或許會感覺到找到合適的創業夥伴的重要性,即彭蕾。這位被稱作阿里創始十八羅漢之一的女性創始人一路走來履歷讓人覺得完美:2016年10月,彭蕾卸任螞蟻金服CEO,由時任總裁井賢棟接任;2018年4月9日,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由CEO井賢棟兼任該職。當初她放棄了安穩的教師工作,在湖畔花園的小房子裡陪伴這馬雲開始創業,創業的艱辛不言而喻。但是重要的是,彭蕾克服了。而且她留下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就是馬雲下的命令正不正確,我的任務就是要讓他成為正確的事兒。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忠心耿耿而頗有建樹的合作伙伴。

從她的身上,我們或許可以提取一些優秀創業者的共性:吃苦耐勞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創業從來都是咬緊牙關渡過每一天。其次,夥伴要認同你的價值觀,這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三觀不合,很容易爭吵,如果夥伴憤而離去那麼對於初創團隊而言其實是巨大的損失。再者,創業夥伴和創始人之間是否能力互補呢?這其實也非常重要,人們經常說的木桶理論就是這樣道理,一定要補齊自己的短板,才能讓自己越發強大。比如有些創始人適合技術,卻不懂推廣,這時候就要找一個市場高手;有些創始人擅長PR卻不懂管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管理者,比如胡瑋煒和王曉峰的組合。

總之一句話,尋找合適的創業夥伴是一門技術活。


鉛筆道


正常來說,創業是一件非常痛苦、也非常艱難的事情!

不要看著別人創業成功,自己心裡就蠢蠢欲動,一定要三思而行、謀定而後動!

就像股市一樣,你只看見了別人表面的光鮮亮麗,卻看不見別人的痛苦!


如果決定了要創業,選擇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

先不說你和他或他們是否能夠形成互補,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瞭解他們嗎?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真要回答出來其實非常難!

我的小侄子曾經也想選擇創業,已經找到了和他關係特別好的朋友作為合夥人,老高問的也是這個問題,你瞭解他/她嗎?當然為了讓我們大家都支持他,他的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老高於是又問出第二個問題:他/她最喜歡做什麼?最喜歡吃什麼?最喜歡什麼顏色?最喜歡到哪裡玩?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呵呵!

所以,越是在你最興奮的時候,就越要冷靜!不要被別人幾句話說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合作伙伴一旦選定,就一定要榮辱與共、互相扶持、互相鼓勵,如果沒有做到足夠的瞭解,你就是給自己準備了一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炸彈!


所以選擇夥伴最重要的就是儘可能地利用各種事務不斷的進行試探,充分了解對方的性格、特點、風格以及家庭詳細狀況,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可以先從你身邊的人著手進行訓練,比如你的父母,你真的清楚他們的喜好嗎?不一定!

有一次,鄰居問我兒子,我最喜歡吃雞的哪個部位?我兒子回答說是雞頭!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因為在他的眼中,雞頭都是我吃的,所以他認為我最喜歡吃雞頭!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家裡沒有人吃雞頭,為了不浪費,每次我都選擇吃掉它,把最好的都留給兒子,這就是普通人相信的眼見為實!難道我不知道雞腿和雞翅膀最好吃嗎?


如果你連自己的親人都做不到充分了解的話,怎麼能夠了解其他人!如果你還不具備這個能力的話,建議你暫緩創業!

創業不但要選擇合夥人,還要選擇員工,不懂得基本的識人與用人技能,怎麼能夠讓大家與你一起向著目標前進呢?


所以夥伴的能力是一方面的,最重要的是默契與協調!這是建立在相互之間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的!

這就是老高衡量好夥伴的唯一標準!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老高聿風


創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若是單獨一個人的單打獨鬥的話難免有些吃力,因此找一個合適的創業夥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題主明顯也知道這一點,那麼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創業夥伴呢?

我認為一個合適的創業夥伴首先的落腳於“合適”,若是有一個人非常有才,但是就是和你三觀不和,相處非常不好,那也不能算是合適,而相反,若是一個人和你相處非常好,但是又非常的笨拙,那也不能算是合適,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合適的呢?我認為二者應該綜合一下,不需要太聰明、能幹,但也不能太相處不適,則就是比較合適的夥伴了,那麼如何去尋找呢?

我認為題主首先可以去自己固有的朋友圈尋找,因為既然能夠與自己聊得來那就說明三觀還是比較合,這也就滿足了其中一個條件,題主只需要找一個稍微有想法的人就行了,當然,若是題主在自己固有的朋友圈沒有找到,那也沒事,題主可以用目的的擴張交際圈,主動出擊去尋找著合適的人選,我認為一個願意堅持尋找的人,一定會找到自己想要的,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科訊時代


異質性創業團隊

相似性和互補性: 多數人喜歡同類的組成團隊,但寬泛的知識、技術和經驗更有利於新企業。

創業者自我評估:一是知識基礎;二是專門技能;三是動機;四是承諾;五是個人特性。

相似性與互補性的選擇往往是形成創立團隊的同質性和異質性:研究證明在動盪的環境下,需要企業家團隊具有異質性特徵。

平衡方法在知識、技能和經驗方面主要關注互補性,而在個性特性和動機方面則考慮相似性。

家族式創業團隊中國人人際網絡結構圖

從上圖可見:中國人對熟人最信任,排行就是親戚,同學,同事等。社會交往內圈是家人,中圈是熟人,外圈是生人。

啟示

在許多家族企業的創業團隊中,情感衝突有時會導致團隊績效降低。

組建創業團隊的策略團隊成員應有相同的價值觀

所謂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周圍的客觀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義、重要性的總評價和總看法。價值觀存在於人的潛意識裡,一般不易從表面看出來,但是人的價值觀一旦形成,很難改變。所以,我們在組建團隊時,就要選擇價值觀相同的人,而不要去試圖改變某人的價值觀以求一致,這是徒勞的。團隊成員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相同的價值觀是相當重要的。

團隊成員的能力、性格應互補

如果一群能人在一起工作的話,大家的能力和性格最好是互補型的。經驗表明,如果安排一對能人在一起工作,那麼關鍵的一點就是:這兩個人必須是並列的關係,不應讓團隊中的兩個能人做同一類事。最好兩個人是互補型的。

組建創業團隊的方式及對團隊後期管理的影響

創業團隊最初組建的方式有很多,這些組建方式對後來的公司運作都是有影響的,具體組建方式及其優劣勢分析如下。

親友組合型

好多創業者最初的融資都是親情融資,這個傳統的融資方式其實也是最容易的融資方式,隨之而來的是由各出資方組成的創業團隊。

這類團隊的好處是在創業初期由於有之前的感情基礎和彼此的瞭解,可以很快進入創業的實質進程,缺點是有了感情的摻雜,創業者在決策和管理時,也不能太理性,否則就會影響感情,而因親情而組建的團隊,也很容易因親情而分手、翻臉。

同學組合型

這種組合團隊的好處是大家親手打造出來的項目,很瞭解細節。但是,如果團隊成員沒有相同的價值觀的話,也很難走遠。

志趣相投型

這種組合的好處是在創業之初大家都不怎麼在乎金錢,維繫大家在一起的是友誼和志向,但是往往在創業成功之後,有時會因為看法、做法、想法的分歧而分道揚鑣。

志同道合型

志同道合的團隊帶頭人也善於管理人心、善於管理公司,在股份、用人和薪酬計劃上設計得較為合理,執行力較強,通常指定的目標和戰略都可以按期實現,慢慢地就形成一種信任的氛圍,這需要創業者自身要具有很好的人格魅力和很強的創業能力。

以創業者為核心的團隊

討論:蘋果團隊的喬布斯

在人才的使用上,喬布斯也極力強調“精”和“簡”。喬布斯曾創立並管理的Pixar公司倡導的是沒有“B團隊”。

不同於行業裡的其它任何公司,蘋果公司非常自負。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喬布斯非常自我,他相信蘋果是世界上最強的公司,有不同於其他公司的做事方式。

問題:核心領導者的才能對創業團隊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