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老张谈三农


四喜丸子,戏称“滚蛋丸子”。

一般红事的宴席,是上六个凉盘、十个热盘、四个盆、四个碗。食材无外乎是鸡鱼肉蛋等。花样和味道那就看掌勺的大师傅了。上菜有上菜的套路,先凉后热;先盘子后汤盆。如果甜汤上来了,就说明主家要来敬酒了。酒量差的人或者妇女儿童,这时候也吃饱了,看到甜汤上来了,赶紧喝上几口离席。剩下的几个人继续喝着。

主家敬酒来了!整桌的气氛这才进入高潮。原本看上去很和气的一桌人,这时开始互相攻击起来。你推他酒量高,让他来代表全桌人喝;被推举的人当然不干,又推荐他人。闹腾一番后,主家发话了:都别这样搞!一个一个来!于是,每人都被敬上半茶杯白酒。敬酒的人走了,被敬的一桌人又开始互相埋怨起来,你讲他不够哥们,他讲你不够意思。反正得嘴仗一番。嘴仗期间,“滚蛋丸子”闪亮登场了!


其中有人就说了,好了好了!别再找罪了!滚蛋丸子都上来了!

于是,大家顺时安静下来,没吃饱的抓紧吃上几口。吃饱的人在那闲磕牙。看看都吃好了,坐在门口的人便打开门,请大家离席。大家又相互谦让一番,然后一个个微熏熏的各自走人。

至此,本桌酒席宣告正式结束!


一株吊兰


滚蛋。

天题主可能不是农村人吧,或者你们家那边比较文明。在我们老家最后一道菜就是丸子汤,当地称为滚蛋菜,因为丸子是圆的,寓意滚蛋,吃了丸子汤就赶快“滚蛋”离席吧!
农村办酒席


不像是在城里的酒店,大多都是请一个掌勺的大厨在自家院子里支起大锅现烧,帮忙洗菜,配菜,端盘子,洗碗的大多也都是自家门里的人。

因为都是自己弄所以办酒席当天都是很忙的,如果吃酒席的人一直在吃吃喝喝不下席,那主家也会很为难,因为总不能赶人走吧!

所以在我们老家吃流水席当丸子汤上来了以后,过一会席就散了,大家都很自觉的“滚蛋”了。


杨小寨的希望


我们农村办理酒席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阶地上吃:那时候条件真的很艰苦,穷苦人们办事(红事白事),亲戚朋友街坊四邻,出份子钱后,办事人聘请或者自己动手熬一锅大菜(或者菜汤),微辣,配着杂粮馒头或者白面馒头,自己拿碗盛菜,然后蹲地上或者席地而坐就开吃,吃完就走,没啥送客菜;二阶段马扎吃,这个阶段有几个小菜,但是依然有大菜或者菜汤,最后是一大碗汤(鸡蛋汤居多),有了方桌,有了板凳和马扎,供客人们落座;三阶段酒席桌,酒席桌在我们这叫一条龙,因为主家只管给钱,一切的买菜,做菜,上菜,收拾打理全部能一条龙包办,不管菜有多丰盛,依旧有大菜(或者菜汤),因为有了这个菜,人们感觉你才有办事的意思,最后的一道菜,就是鸡蛋汤,现在我们这里俗话叫“滚蛋汤”,喝完就可以走了,在我这里送走的菜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一道大菜,真的很好吃,也是我们的一个习惯,有那个味道,那个感觉。顺便简单提及一下大菜配料,大白菜,闷子,粉条,熟牛肉,熬制,有不知道啥是“闷子”,可以关注我留言,我告知大家,一个家乡特色



疯狂奶酪


所谓的送客菜实际上就是最后一个菜,过去在农村自己办酒席,特别是结婚喜宴,是很有讲究的。我的家乡地处鲁中山区,过去农村都很穷,饭店也少,喜宴都是在村庄里自己办,酒席人多了就借邻居家的地方、碗筷。每个村子里都有几个会做宴席的橱子,到时候都会请去帮厨,农村自己办宴席的菜,味道有别于饭店,很有特色,很好吃的。最后一道菜我印象深刻的“方子肉”,方方正正的一块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以肥肉为主),肥而不腻,非常好吃,过去平时很少吃肉,这道菜一上来就会一抢而空。这道菜一上,就说明菜齐了,下边就要上饭了,没有喝足酒的就要抓紧了。

十里不同俗,我们邻县的农村的酒宴最后一道菜是上鱼,寓意年年有余,也是很有讲究的。

现在农村的生活都好了很多,村、镇的饭店也多了,现在农村办喜宴基本上没有再自己做菜的了,都在饭店图省心,最后一道菜也没有什么讲究了,也就没有“送客菜”一说了。


Y疯言疯语


问:农村酒席最后都有一道"送客菜″,这菜一上就该走人了,是什么菜呢?

这个规矩是过去的规矩,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讲究这些了,也很少有人知道了,他们即使回答,回答的也不对。

这个酒席的规矩是针对新亲桌而言的,大棚里的一般酒席,入坐的人什么身份都有,菜可以先后随便上,不会计较这些的,而只有新亲的桌上,上菜是有先后,上错了新亲是会怪罪的,有的甚至都会掀翻桌了不欢而散,甚至断了亲的。

新亲就是成亲时女方娘家来的送客,那天是最尊贵的,不能怠慢。

新亲的桌上最先上的必须是筷子,如果不先上筷子就上菜,刁难的送客就用手抓,给你难堪。

然后上备碟,上酒具,上酒具后才是上菜。上菜是一道一道的上,不是一起都端上来,先上凉后上热。

过去酒席不是转桌,上菜必须先摆主位,主位动完筷再往下转,下一道菜还是从主位开始。

八个酒菜上齐,要停一段时间,这是喝酒让酒敬酒的时间。

八个盘喝酒八个碗吃饭。

酒喝好了,就是依次上八个碗吃饭,这依次是鸡鱼肘肉等,第七碗是丸子最后一碗是汤,因为吃饭最后一定要用汤送一送,也叫灌灌缝儿。

新亲的二八酒席上,做为丸子这道菜,必须是最后上的,"丸完″同音,丸子一来,表示酒席菜上完了,吃完最后一道菜再喝汤后,就该撤了。

如果上菜或上饭,不小心最先上了丸子,这是不尊重新亲,送客会认为这是让"滚蛋″,脾气不好会打起来的。

丸子这道菜有两个含意,先上为"滚蛋″,后上为"菜上完了″。


生产队长老杨


是不是这道菜!来了一般都不吃,立马🐴走人!滚蛋汤



AB平凡


我们安庆这里最后一道菜是圆子,代表圆满,代表圆圆满满。圆子上桌了,主人家放一下鞭炮,要说几句客套话:今天感谢大家到来参加孩子的婚礼,没有什么菜(谦让的意思),多喝几杯寡酒,我敬大家一杯,请随意。



CYZN8888


中国地大沃博,人口众多,五十多个民族,当然会各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常言道:三里不同风,十里改习俗。在家里尊照家里规矩,出门就要入乡随俗,少说多看,多问,以免闹出丢脸的事情。

迎来送往,上门做客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事情,大多数是无酒不成席。常常会听到父子,翁婿,叔侄同桌,推杯换盏,酒到酣处乱了辈分。朋友,哥妹,认识的,不认识的因为一杯酒,大打出手,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随着生活和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一些事例的发生,大家都不会再任性劝酒,拚酒了。酒席上都会自我节制,大家都明白健康和出行安全的重要性。

在我们这里,做为七零后的记忆中,出席晏席,亲朋好友,近门爷们会按照各自规格入席,先是冷拼热炒,肉素搭配,当鸡蛋汤上桌的时候就是最后的一道菜,喝了汤大家都会起身离席了。





豫魏


一般来讲,以前农村酒席最后上桌的一个菜都会选择鸡蛋。但鸡蛋做法多种多样,有蒸蛋、鸡蛋汤、煎蛋皮、桂圆煮蛋等等。因鸡蛋是原形的,则意味着圆圆满满或圆圆滚滚。同时又意味着上完最后这道菜,酒席也快要结束。食客们也自然而然的能意会到吃完酒席就要“滚蛋”了。


似水流年wyw


我们这也没有送客菜的说法,这样既不礼貌也无必要,在过去物资紧张的年代,请客是一件隆重的事,吃大席也是一件大事,参加者肯定是趁兴而来兴尽而返,所谓吃好喝好,每次要不醉几个主人都不好意思。所以不存在上个送客菜甚至上个滚蛋菜的说法,只能是个别人的误解或调侃。但各地也确实有一道菜,这道菜上了就意味着菜己上完,可以准备吃饭了。我们这边一般最后一道菜是肉丸子,也叫下饭菜,肉丸子上席了,一般的酒官司就要加快进程了,接着就是上汤,汤上席了饭也就可以上了,一般有身份的客人就会说饭到酒干,大家一起喝了杯中酒吃饭,这个话主人是绝对不能说的,主人肯定还要客气两句,甚至还要给大伙再倒上两杯,但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清楚酒席己近尾声。从礼仪的角度主人是诚心请客,全程陪好大家,接规矩客人不放筷子主人是必须要陪的,不允许主人先吃饭,因此特意上个送客菜是不礼貌的,是不存在的,这道菜就是整个酒席的上菜流程中的一道菜,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从凉菜到小炒烧菜蒸菜到甜点等等是一个系统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饮食科学道理。当然,现在生活条件改善,物资极大丰富,所谓的饮食规矩和习惯也与时俱进,老规矩早就不讲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