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算是粗糧?哪些算是細糧?

小小棣


粗糧到底包括哪些?細糧包括哪些那?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想反問你覺得“大米是粗糧嗎”?或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會想這人,還營養師那,竟然五穀不分,大米分明是最標準的細糧啊!

但仔細一想,答案卻非如此簡單,大米既可以是細糧即普通白米,也可以是粗糧即糙米,還可以介於粗糧和細糧之間即胚芽米,這完全取決於加工方法和程度。

水稻、小麥等穀物種子主要包括穀皮、糊粉層、胚乳和胚芽(也叫“胚”)四個部分。如果在碾磨加工過程中去掉穀皮、糊粉層和胚芽,只保留胚乳,就得到白米、白麵等精製穀物(細糧);如果未經精細硬磨加工,或雖然經過碾磨、粉碎、壓片等加工處理後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穀皮、糊粉層、胚乳和胚芽,就得到糙米、全麥等全谷即粗糧;如果經過加工處理去掉了穀皮、糊粉層,但保留了胚乳和胚芽,則得到“胚芽米”,則介於粗糧和細糧之間。

糙米、全麥粉、小麥粒、大麥粒、完整小米粒、燕麥粒、完整燕麥粒壓片(燕麥片)或

打碎(燕麥碎)、玉米粒、完整玉米粒磨粉(王米粉)或打碎(玉米碴)、青裸、高梁、黑麥、裸麥、茶麥等“全穀物”是最典型的粗糧。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全穀物的定義是指穀粒完整的,經碾磨、破碎或製成薄片的整粒果實,其主要成分是胚乳、胚芽和麩皮(穀皮+糊粉層)的相對比例與天然穀粒相同。全穀物保留了穀粒的外層(穀皮、糊粉層和胚芽),這些部分富含蛋白質、推生素、礦物質、脂食纖維、植物化學物等,有助防治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但口感較粗硬,顏色深,不如精製穀物(細糧)口感細膩,顏色白皙。值得往意的是,如果小米、王米、蕎麥、燕麥、高梁米等穀物也千方百計硬磨加工去掉穀粒外層(穀皮、糊粉層和胚芽),只保留胚乳,那就會變成精製穀物,不再是粗糧。健康價值大打折扣!

紅豆、綠豆、扁豆、豌豆等雜豆類也屬於粗糧,雖然它們不是穀物,但營養成分與穀物很接近,而且基本都保留了豆粒外層的營養物質,最關鍵的是,研究表明它們的健康效益等同幹全穀物,所以理應包括在粗糧之內。不過,市售豆沙餡大多數都經過脫皮處理且額外添加澱粉充數,就不能算作粗糧或全谷。此外,大豆類像黃豆、黑大豆和青大豆由於營養成分與穀類相去甚遠,高蛋白無澱粉,不屬於粗糧。

藜麥也屬於粗糧,但它既不是麥,也不是穀物,大多是禾本科,更不是豆類,而是藜料(該科還包括菠菜和甜菜呦),大致相當於蔬菜種子。藜麥營養成分和健康效益與全穀物相當。近年藜麥大火,被稱為丟失的遠古“營養黃金”。

地瓜、土豆、山藥、紫薯、芋頭等薯類也一度被列入粗糧範圍,但實際上薯類的健康效益遠不及全谷,所以薯類不是/不能代替粗糧。不過與白米白麵等精製穀物相比,其營養價值更高,對於防治便秘還是更勝一籌。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吃50~100克薯類代替一部分精製穀物。

全麥麵粉、全麥麵包、全麥掛麵、全麥餅乾等全麥(全谷)製品日益流行,但因為目前

沒有“全麥麵粉”或“全谷製品”的國家標準,市面上絕大多數此類全麥(全谷)製品都只

含有一部分或少量全麥(全谷),有些全麥麵包裡所加“全麥粉”比白砂精還少!全麥不過是喙頭而已,好在大多數全麥製品不是如此不堪。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全穀食品是指全谷原料重量不低於51%的食品,其全谷原料為100%全谷。可惜這並非國家

標準,沒有強制性,市面上宣稱是全穀食品的不見得會嚴格遵從這一定義。

當然,即使不是純正的100%全麥(全谷),即使只含有一部分全谷或相糧,即使是不

屬於粗糧的薯類,也都比白米飯、白米粥、白慢頭、白麵條、白麵包等純樣的精製穀物更有益健康,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區分粗糧包括什麼和細糧包括什麼,而是儘量少吃純的精製穀物!有意思的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精製穀物是純白色的,全谷、雜豆等粗糧都帶有深淺不一的天然顏色,因此,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儘量少吃“白食”(白色穀類製品)。





營養師孫菁菁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麵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幹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細糧,原則上是指加工後的成品糧。一般指麵粉與大米等食糧,與“粗糧”相對而言。我國各地區的細糧,根據生活習慣的不同,細糧標準也不一樣,除了西北以未加工的主糧小麥為細糧外,其他地區都是以主糧加工後的成品糧為細糧。

經常吃細糧會營養過剩,身體適應能力下降,不適合長期使用。

粗糧如果粗糧吃的太多,就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素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症狀。長期過食粗糧,還會影響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所謂“面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的太多,導致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


落葉尋秋風


什麼算是粗糧,什麼算是細糧,個人認為主要還是從食物的加工程度上來看,比如糙米、雜豆、塊莖類的薯類食物它們都屬於粗糧,這些食物從加工上來說基本沒什麼加工的介入,收穫後簡單處理就可吃,特別是薯類食物,大部分從地裡拔起來洗洗就開始料理了,不存在加工的說法。不過這“細糧”就不同了,它們可能在工廠兜上好幾轉,最終才出場,成為我們的盤中餐,它們大概可以在名字前加上一個“精緻”、“精細”等字樣來描述。

其實再往前推個20來年,30來年並不存在“細糧一說”,只是隨著物質條件的提高,生活條件的提高,人們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是出現一點小石頭小雜塵可能就會找廠家議論半天,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要求,其實也是出於無奈,糧食的加工開始越來越仔細,十多年前我們煮米還要淘米好幾遍,現在如果是買袋裝大米的話不用淘米直接煮米也是白白生生的,表面上看來,這樣的精細加工處理是好事,保證了更衛生的食材供應,不過實際上也帶來了一些弊端。細糧雖然乾淨,不過在加工過程中損失了自帶的大量麥麩成分,而隨之損失的就是大量膳食纖維(損失嚴重的可高達80%),已經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B族成分,損失膳食纖維會讓澱粉更容易轉化為葡萄糖被消化吸收,所以吃了細糧之後,特別對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來說控糖較差,升糖速度較快。

所以,現在我們吃的大部分主食,其實基本都是細糧,如果要給我們吃粗糧,我們這些“被寵壞”的人可能還不怎麼能接受,比如我們長期吃白米飯、白麵條、餃子、抄手、白饅頭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細糧,是用精細加工的水稻、小麥粉做成,但凡讓我們吃一頓糙米飯,肯定充滿抱怨聲。為了避免血糖持續升高,在飲食中對血糖有所調節,而加強我們對第七營養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更多的資料推薦我們日常主食“粗細搭配”。具體哪些能成為粗糧呢?比如穀物類中的糙米、黑米、紅米、紫米等,雜豆類中的紅豆、綠豆、蠶豆、芸豆等,另外薯類食物中的紅薯、土豆、山藥等,部分地方也把堅果類食物劃入粗糧,比如花生、核桃。

主食中我們可以添加雜豆、糙米類混合,比如做成紅豆飯、小米飯、黑米飯等,這樣不僅提高了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而且也彌補了加工過程中損失的礦物質,對於三高、肥胖患者有不錯的調理作用。只是希望隨著這個趨勢,不要在要求食品還要“和我們的胃口”,比如精細除雜後,還會添加不少額外添加成分,現在的堅果類食物已經如此,吃起來味道其實就是原味的堅果類食物,可能也為了細微的調味加入了白砂糖、精製鹽、味精、甜味劑等成分,選擇食物我們儘量選擇天然無加工的,大自然天然賦予的東西才是最好的。


只有營養師知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b60000c10282fff177\

喜姐珠寶製作人


粗糧是種出來的糧食只做了簡單的加工、或者沒有加工就可以食用的糧食。

細糧是種出來的糧食經過多重工序加工出來的糧食。


美麗的生活日記


粗糧: 粗糧有小米、黃米、大麥、蕎麥、玉米、高粱、青稞、黃豆、毛豆、蠶豆、紅小豆、豌豆、土豆、山藥、栗子、菱角、花生米、芝麻。

細糧: 稻米、小麥。稻米又分為大米和糯米。

一、粗糧

1、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麵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幹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2、粗糧含有豐富的不可溶性纖維素,有利於保障消化系統正常運轉,它與可溶性纖維協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濃度,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

3、粗糧的加工簡單,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成分,從營養成分上看,粗糧蛋白質含量相對偏少,澱粉、纖維素、無機鹽,以及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

二、細糧

1、所謂細糧,原則上是指加工後的成品糧,一般指麵粉與大米等食糧。

2、我國各地區的細糧,根據生活習慣的不同,細糧標準也不一樣,除了西北以未加工的主糧小麥為細糧外,其他地區都是以主糧加工後的成品糧為細糧。




未書淋漓


粗糧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麵等細糧而言的,主要包括穀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幹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

細糧,原則上是指加工後的成品糧。一般指麵粉與大米等食糧,與“粗糧”相對而言。我國各地區的細糧,根據生活習慣的不同,細糧標準也不一樣,除了西北以未加工的主糧小麥為細糧外,其他地區都是以主糧加工後的成品糧為細糧。

經常吃細糧會營養過剩,身體適應能力下降,不適合長期使用。

粗糧如果粗糧吃的太多,就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素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症狀。長期過食粗糧,還會影響吸收,使人體缺乏許多基本的營養元素。所謂“面有菜色”,就是纖維素吃的太多,導致營養不良的典型表現。

所以粗糧和細糧要搭配使用。



HitAndRun


粗糧細糧的區別其實就是粗纖維含量的高低來區分的!粗纖維含量高的,就是粗糧,我們常見的小米、燕麥、豌豆、高粱等都是粗糧。細糧的粗纖維含量低,我們常見的細糧有:小麥粉、大米等


野駝先森柴鵬翔


通常,我們把吃的糧食分成了粗糧和細糧。

關於這劃分法,有人說是始於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那時候天災人禍、糧食匱乏,城鎮居民的糧食供給是定人定量。

當時供應給城鎮居民的糧食,南方地區主要是大米,北方主要是小麥麵粉,也就是所說的細糧。另外,還供應一些其他的糧食,包括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薏米、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也就是粗糧。

如果進行細分,粗糧包括穀物類、雜豆類和塊莖類三種。

穀物類:玉米、小米、紅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麥、燕麥、養麥等

雜豆類:黃豆、綠豆、紅豆、黑豆、蠶豆、豌豆等

塊莖類:紅薯、山藥、馬鈴薯等


貓媽美食記


麵包啥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9000004b9fed2b4ab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