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數量每人分攤3000元,女性不用分攤出錢,這樣合適麼?

一點三農


如果有錢就合適,沒錢就不合適,有以下三點原因:

1.本人是潮汕的某個地方村子裡。這個村呢,是個大村,村裡大興土木建廟宇祠堂,但是路破得很嚴重卻沒人修,學校設施也很差,所以導致村裡讀大學的寥寥無幾,村官貪腐很嚴重,是典型的面子工程。我認為有錢應發展教育,築路發展經濟,經濟發展起來了,修個祠堂是很容易的事。

2.修一個祠堂少則三四百萬,多的,上千萬上億的都有。眾所周知,在潮汕,窮人一般都生得比富人多,越生越窮,不要說每丁收3000了,每丁收300都覺得困難。不要覺得潮汕人都很富,窮人佔的比例是很大的。要是拿這錢來發展宗祠的教育,培養人才,還怕修不起祠堂。

3.其實很多宗祠是有培養人才的,但是有些宗祠就只知道攀比,看別人修了,自己也要修,從中貪一些款項,中飽私囊。

修祠堂的本意是為了展示祠堂團結一致,子孫繁榮昌盛,但是沒有那個資本去修,而是為了攀比,從而把祠堂內某些生活困難的家庭的生活水平降低了那就有損功德了。這些貧苦的人,困難的時候祠堂沒資助,反而索取,那等他們發展起來了,誰會認這個宗祠!


窮人家的小丑


近年來,農村修祠堂續家譜現象比較興盛,這反映了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生活的日益提高,農村人在解決溫飽之後有精力來思考精神上的滿足。農村的主要特點是聚族而居,家庭團結歷來都受到重視,修祠堂、續家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家族間的凝聚力,也是人們慎終追遠、敬祖禮宗的一種表達形式,是傳統儒家思想的具體表現。修祠堂,是在空間上展現家族的繁榮昌盛,續家譜是在時間上展現家族代代傳承、興旺發達。修祠堂和續家譜,說白了就是在世的人們在情感上與祖先的連通,是對祖宗的一種彙報和交待,也是對祖宗的一種感恩,更是希望得到祖宗的保佑,讓家業繼續興旺發達。

不過,我們這裡不探討修祠堂和續家譜有無必要的問題,事實上這兩個行為延續了數千年,自應有其存在的價值。那麼,修祠堂也好,續家譜也好,總會產生一定的費用,這經費是哪裡出呢?

其實自古到今,經費來源是差不多的。過去家庭有祖產廟地和墳產,有時候也有房食地(即家庭中拿出一部分土地,收入專門用來支付祭祀費用),這些收入會用來一年一度的家族祭祀,但續譜時候所產生的費用較大,單靠這些費用肯定遠遠不夠。這就需要募捐和攤派。

現在農村修祠堂和續家譜,集資攤派的方式和舊時是一脈相承的,一般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募捐,募捐有對象是族中較為發達者,對於捐資多者,可以聘為譜書編纂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也可以在譜書中立傳介紹,捐資修祠堂者,會在祠堂內立功德碑,予以載明;第二種是募捐和攤派相結合,在募捐費用不夠時,再在族中攤派。第三種是為表示公平,不進行募捐,只在族中進行攤派。修族譜時,如果只錄男丁,則只向男丁攤派,如果男女兼收,則男女人口均攤派,有時候女性攤派男丁一半的費用,因為男丁的子女都上族譜,而女孩子嫁出後是外姓人,子女不入譜。而修祠堂時,往往只向男丁攤派,因為女孩要出嫁,將來不會在本族祠堂內接受香火。

其實,這三種出資方式,都是自古傳承下來的,講起來都是有道理的。作為族中人,大部分人家是不在意這個費用,都會主動拿出應德的費用的。像題目描述的這種修祠堂只向男丁攤錢的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大家都一樣,就不存在不合適的問題。至於合適不合適,主要是攤多少的問題。一個男丁3000元,對於一般的農村家庭來說,這個費用確實有點高,可能有些農民接受不了,不願意出這部分錢。現實中,也確實有些地方修譜和修祠堂時,因為某些族人不交錢不配合,而被排除出譜書之外,或者排除祠堂之外,不允許其進祠堂祭祖,其家人去世後也不得入祠堂受族人禮拜。這就造成族人不睦的問題。

其實,在現實修譜和修祠堂時,都是要從族中選出德高望重的幾個人來主持,帳目是要公平公正公開的,絕對不允許從中謀利的行為發生,如果有人在這樣的事情中謀利,那是要遭報應的。所以,針對此題,這種攤派方法和攤派款額,到底合適不合適,主要看主持者是否公平公正,賬目是否公開。再是,族中辦事,應該照顧大多數人,要量力而行,修建祠堂也好,續族譜也好,都要量力而行,如果資金籌措難度大,就沒有必要搞豪華的大規模的祠堂,敬祖祭祖,關鍵是心誠,有這麼一個公用的祭祖地方就行了,不在其豪華與否。晏子也是農村出身,這是晏子對農村修祠堂和續族譜的認識,不知大家以為然否?


齊東晏子


搞這些沒用,錢不錢是小事,續個家譜寫上你的名字又能怎樣?我有幾十年沒回老家了,確切的說對老家也沒啥印象了,前幾年老家來了電話說要續家譜修祠堂,我告訴他們我們這一股(堂弟,叔伯弟,親弟)及後代40多人就不用續了,他們說現在不續家譜以後就不給續了,也不準進祠堂祭祖,我說行,以後我們也不準備回老家了,搞那些封建宗族觀念有啥用,而且我們這股人取名也不按字輩排,想叫什麼隨便取。


微風吹過886


農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3000收取費用,女方不收,這樣就公平合理了。如果一家沒有兒子都是女兒,因為女兒結婚以後是別人家的人了,不進祠堂所以說就不用徵收三千元新修祠堂費用,如果男人去世了,只剩下女人媳婦兒子了,按道理來說修祠堂和男丁一樣收取三千元費用那是應該的公平合理。


站集鎮孔治業


我生了二個女兒,祠堂沒點過燈,以後也不再生了,如果要修祠堂,讓我出三千,抱歉,我做不到,因為祖宗沒保佑我生男孩子啊,很簡單的道理,我自己都沒香火傳承了,管他什麼祠堂…我結婚時去過祠堂祭拜,生娃前去過,生二娃前去過,然後就沒有了…不管了…你們誰愛弄去弄,反正我不…


四散畫虎爛


農村新修祠堂,按每家男丁人數每人收3000元,女性不用分攤。合不合適,我來給你分析一下。

首先從性別上分析,合不合適。可能你的長輩或者領頭號召族人修建祠堂的時候,是從男性的角度考慮的,男人作為家族的頂樑柱,理應擔當起修建家族宗祠的主力軍,因為這從角色上說,就是男人是家族裡的後代,以後會一直生活在這裡,而女性,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就會結婚嫁人,到時候跟家族已經沒有太大的聯繫,嫁出去的人如潑出去的水。所以,你們領頭人從這點考慮,只要求男丁分攤修建費用,有一定的道理。

其次,從你們村的整體經濟收入來分析定的分攤費合不合理。一個家族想要新修祠堂,說明你們家族的人多多少少都不會太窮。放在十年前,我不敢下這個結論你們家族有沒有錢。現在社會發展了,以前農村裡很多人都交不起學費,現在基本上在家裡都會建有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越建越高,也有些人在大城市或者縣城裡買有房子。當人們手裡有閒錢了,就會想到把家裡的房子,宗祠等修建更好看。而修建宗祠,則需要靠家族裡的人出錢出力,且有長輩或者家族裡有點影響力的帶頭人捐錢捐物,有錢的捐個十幾萬或者幾萬,沒錢的捐個幾千幾百,最後把尾款分攤到各家各戶。當家族裡齊心協力把祠堂修好後,在門口的牆壁上立一個功德碑,把每家每戶誰捐的多少錢記上去,讓後人知道,當時是誰誰誰出了錢,把家族裡的祠堂建起來了。

所以不要小看農村裡修建一個祠堂,這需要帶頭人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也需要家族裡的團結一致,眾人拾柴火焰高。而通過修建宗祠,可以讓家族香火更加旺盛,讓後人有屬於自己的信仰,也會使得家族裡的人更加團結,這也是修建祠堂的好處。即使經濟條件不允許,而為了建家族祠堂,在我看來,這3000塊錢分攤費確實不多。我家族裡的祠堂十年前就重建了,當時也是每家每戶硬著頭皮掏錢建的,現在想想還是多虧了當時的帶頭人積極做工作,讓家族裡的上祠堂下祠堂裡的人都很團結,現在家族裡有什麼事都是一句話的事情。


林楓城主


我們村前兩年建了祠堂,只要是這個村的,未婚的人頭算每人1000,然後還是要捐錢。關於費用,很簡單,紅白喜事要做的,你想進去裡面,那就得交錢,你不交錢不好意思,不能進。有的說我小孩子戶口在他們的媽媽那邊,然後人家覺得可以。等他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百年那個了,不能進去裡面跪拜。


思集行動


我一個同事家裡,每年春節都要對祠堂進行修繕清掃,人力財力需求不多,但是這些由誰出,是有講究的,就是必須由頭年生了兒子的家庭平攤!好比這次花了一萬元,而頭年這個家族有五個家庭生了兒子,那就每家平攤,都出2000元。而如果算下來需要一百個工做諸如打掃衛生、安保等等事情的時候,那就每家攤20個工。而有一些生了女兒的家庭,如果還想生,就會找到熟悉的值班人員說好話,趁沒外人的時候,通常都是半夜,跑去打掃衛生,上香,上祭品等等,讓老祖宗保佑來年生兒子。


文死賤武死顫


我們家現在沒祠堂了,具體真不太清楚,聽說及按常理來講,修建祠堂是屬於宗族大事。按理來講沒啥大事或祠堂有問題,不會輕易修繕,除非族親出有名望人物,為光宗耀祖擴建修繕祠堂,要是這樣一般誰提出誰出錢或出大部分錢來修建。族親應該在修繕過程中幫忙聽差遣尚可。畢竟革命有先後 能力有大小,別說修建祠堂,哪怕孝敬父母也要量力而行,感覺男丁3000人均要求做法實屬不多,傳統女孩早晚嫁出去別家人,不出錢正常。另外現在節約型社會,孝敬祖輩也是應該的,但相對而言沒必要鼓肚子硬撐的去鋪張浪費,又不是集資蓋學堂。宗族的事情宗族商量,有人五體顧不住六身,那還有錢管這些,我覺得無論咋說也要切合實際,沒能力並不代表對祖宗的不孝 不尊 不敬!


141913鑫圭雜苑


有錢了,不知怎麼花!就折騰一下,但有的沒錢也要頂硬上,這樣似乎不怎麼好。

我老家聽說也要搞,是按人口算的,不分男女,己嫁出去的就不用交了,男的,即使戶口己遷出(包括參加工作,戶口己不在本村)也會叫你捐款,雖然不會限定金額,但你肯定不會比在村裡種田的還出得少,要不然,丟了面子被人笑話。

農村宗族修建祠堂,似乎有一種風氣,每個村好像都在搞,每個人攤派幾百到幾千的都有,但沒有聽說有什麼硬性的(強迫),實在沒錢的好像也沒其它辦法。但是有錢不出,似乎沒什麼人敢。農村都是同宗同祖,除非你永遠不回去,(就算你永遠不回,老家也有親朋丶宗親,萬一真的就你不出錢,他們都會被人笑話丶奚落),所以在力所能及的基礎上,還是不要搞對抗,畢竟是自己老家,自己的根源所在。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