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幾種活法

陶淵明的山水田園

人有幾種活法

中國農夫的傑出代表,當推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曾經做過幾次小官的陶淵明,對自己有一個非常清醒的認知:這輩子,我要的是什麼?他給自己的回答是“性本愛丘山”。心不在朝,而在“野”。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陶淵明最大的野心,就是做個“小隱”——希望自己在平靜的田園中,忘卻世事的煩擾,讓自己的內心,保持永遠的寧靜。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一天,詩人到東籬下采擷菊花,無意中看到了南山。“有意”中有“無意”,“無意”中又有“有意”,這句詩裡,透著怎樣的從容啊!這就是陶淵明物我兩忘的田園境界。試想,一個並不年輕的男人,去東籬下采摘黃花,這個有意的行為,它的後果是什麼呢?也就是說,陶淵明採菊花要做什麼呢?可能是插在一個器皿裡,但不一定是花瓶;也可能是隨意別在詩人的耳際;也或許詩人把新鮮的菊花,放到熱氣氤氳的茶裡……採摘這些菊花的時候,詩人內心充滿著怎樣的期待啊。“悠然見南山”,人也“悠然”,山也“悠然”。人,閒逸而自適;山,靜穆而高遠。這裡面,透著陶淵明的人生哲學觀:大自然的存在哲學是無慾無求,人如果能像自然一樣,不患得患失,內心才能獲得平靜和自由。


人有幾種活法

陶淵明種地種得好不好呢?“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在南山下種的豆子,稀稀拉拉的,草多的都快看不見豆苗了。陶淵明棄官歸隱,莊稼種得又不好,我們能夠想象得出,陶淵明在物質生活上,是非常困頓的。“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但他勤於躬耕,只爭朝夕。儘管艱難的日子,多舛的際遇,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痛擊,但陶淵明對自耕自食、儉樸寡慾的現實生活卻自得其樂。財富、地位、榮譽……這些為世人所追求的價值尺度,壓根兒就沒有動搖陶淵明淡然而全足的真性情。

“結廬在人境”,生活在現實中,“而無車馬喧”,又超然於現實。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一個“遠”字,道盡了詩人對市井繁華、名利爭奪的隔絕和冷漠。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陶淵明覺得自己只不過是一棵柳樹而已。言語中,滿是孤介耿直。他“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棵“柳樹,很好地回答了哲學上的“我是誰”這個難題。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無懼。”詩人對外,享受田園之樂;對內,與自然同節律。這就是陶淵明的生命法則。

親山親水親自然,以自然為本,以自然為美,順應自然,欣賞自然,擁抱自然,活得自然。這,就是陶淵明的自然哲學。

自然萬物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在此消彼長中,千年磨合。陶淵明為了讓自己的田園夢得以永恆,他揮動如椽大筆,寫下了不朽的“中國夢”——《桃花源記》。

無論老幼,一讀《桃花源記》,便終生無法忘記。陶淵明在每個人的心裡,締造了一個美好的精神王國。“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除此,你還見過更美的桃林嗎?

桃花源,給了我們更廣闊的精神視野。對桃花源的無限神往,拓縱了我們心靈的深度。


人有幾種活法

有人說,陶淵明害怕世人尋找桃花源不得而頹喪,於是,他給《桃花源記》安排了一個絕妙的結尾。“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其實,我倒覺得,桃花源之所以不再得,陶淵明意在告訴世人: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