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疫”线面孔」何涛: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


「最美“疫”线面孔」何涛: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

在疫情面前,作为从事临床事业10年的主治医师,和自己同样奋战在一线的护士妻子,面对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何涛和妻子虽然难以割舍,但大敌当前,他们没有退缩,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一直以决战的姿态,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迎战来犯之敌。

手洗脱了皮

自2月1日起,何涛就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第一批收治疑似患者的病区参加救治工作,查房、安抚患者、书写病例、各种数据上报、请示专家组、下医嘱,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穿防护服、戴帽子、口罩,询问病情等工作之前必须洗手,平均每天洗手不计其数,因为洗手过勤,手套戴着不透气,他的手都洗脱了皮,长满了裂口,奇痒无比。他却总笑着说:“没事!汉子糙一点不怕!”而就是他这一双粗糙的手,拯救的却是一个个宝贵的生命。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这个身材高大的小伙子也有些吃不消,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责任感和共产党员的使命感驱使着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何涛坚守岗位、绝不放弃。

「最美“疫”线面孔」何涛: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

帮助新进入的战友

由于患者快速增加,需开设新的隔离病区,新进入一线的医生对病区内的环境不是太熟悉,何涛身为第一批“前线”人员有些经验,利用休息时间,及时带大家熟悉流程、一起查房、书写病历、采集标本等,因为大家都知道此次任务的严峻性,所有人员都学的得格外认真,战友们不分彼此、互相帮助。

2月13日晚上,共接收确诊病人6例,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刚进入隔离病区的同事有些操作还不熟练,为了节省时间,有些护士都小跑起来,急促的呼吸导致护目镜雾气很快上来,视线变得模糊,何涛立即提醒大家要冷静,尽量不要小跑,调整呼吸,降低被感染机率,避免缺氧,时刻保护好自己。

时刻关注患者情绪

新冠肺炎病毒折磨的不仅是患者的身体,更是患者的心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不光要注意他们的病情变化,更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

有位学微生物专业的患者,特别紧张,情绪急躁,每天着急做咽拭子。每当这时,细心的何涛都会打上半个小时的电话进行安慰、鼓励;还有一位脾气古怪的患者,对什么都不满意,不满意对他的治疗、不满意医护人员的操作、不满意饭菜,就在所有人都犯愁的时候,何涛出面及时解决,耐心解释相关事项,消除患者的担忧,鼓励患者要有信心,定能早日康复。 (燕都融媒体记者王静田 通讯员刘培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