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吃酒席一般都會按風俗吃一些特定的菜,說說你們在酒席上都吃過什麼菜?

村頭老衛


瑪瑙肉,其實就是用豬肉的全瘦肉,切成和手指頭大小一樣的肉丁,先在熱水中過水焯熟,涼涼之後,用雞蛋液和麵粉進行包裹,油熱後下入鍋中炸制金黃,撈出控油,鍋中加入熱水,水開後下炸好的肉丁,生薑沫、胡椒粉、十三香、醬油等調味品,兩分鐘後放入菠菜,加入勾芡,撒上蔥花香菜,裝入碗中,淋上辣椒油,一碗熱騰騰的瑪瑙肉就做好了。

我們運城一帶在酒席上習慣把肉類做成帶湯的,比如燴魷魚、燴海參、酸辣肚絲、燴雞塊等,都是我們那人比較喜歡的酒席必備菜。謝謝大家!


我比佩奇多個ang



對於農村吃酒席這種風俗,每個地方的都不一樣。雖然說現在很多農村酒席都會去包桌,但當地的風俗特定的菜還是不能缺失的。


如今農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條件也變好了,很多的農村孩子,結婚辦喜宴的時候,依然選擇回老家辦。一方面老家辦的酒席很豐盛,再一個就是老家的酒席,很熱鬧,很有人情味,街坊鄰居都會來幫忙,大家在院子裡炒菜、飯煮、做肉、蒸饅頭,非常的熱鬧。



我這邊是河南農村農村,在酒席上有一個很有趣的事,也就是上的最後一道菜,菜名叫做“滾蛋湯”,當你看到這道湯的時候,意味著吃完這道菜就該走了!你見過嗎?你們那裡有這種風俗菜嗎?


可能會有人說:這不是要趕人走嗎!當然不是了,河南農村的喜宴,一般講究的是8碗12盤20個菜,也就是一桌最少得有20個菜,如果在細說的話,就是8涼10熱,加2個湯。



家裡條件好的話,可以多加一些菜,或者替換菜的品種,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而定。在我們農村辦喜宴,都是流水席,很多菜都是提前準備好食材,開始吃的時候,就直接炒,通常都是幾個廚師,幾口大鍋,大家分工明確,各自負責幾個菜。

  

一般是先上涼菜,讓大家先吃著,然後廚師們開始做熱菜,做成一個,就專門有端菜的人,負責把菜送上桌子,而且一張桌子很難同時擺放20盤菜,都是邊吃,邊上菜,然後把吃完的空盤子拿走,留下空位置,繼續上菜。



農村的酒席,食材都是自己採購,所以做 得都很豐盛,牛羊雞鴨魚蝦等等,這些菜都有,人也比較多,吃的也快,有時候大家都在討論那個菜好吃,說說一些家常話。

 


農村玉寶那點事


在農村吃酒席當然是吃扣肉這道菜的印象最深刻,那是三十幾年以前吃酒席的事,但是現在也是一樣的。

我記得那時想起吃酒席就當是過年的味道,回想起來為什麼吃肉那麼能吃,有一天我的一個親戚過世了,我去幫忙送禮,同桌的都是比較要好的,年齡大至都差不多,那天大家都是好性 比賽吃扣肉,喝酒,吃飯,兩人共一碗扣肉,一人喝一斤酒,每人吃一斤飯,必須吃完,否則輸煙一包,為了賭我一個人吃了一碗扣肉,一碗扣肉大約要3斤肉才能做一碗,所以農村的酒席吃扣肉這道菜最深刻,在現在的印象當中也是最深刻的,每當回老家的時侯,和家人們一起吃扣肉,多久沒吃還真想吃的。

我們老家的扣肉味道不一般,吃起來很香的,吃酒席都要嚐嚐扣肉做的怎樣,評價這師傅的手藝如何就看扣肉做的好不好吃。








用戶58974335452





鄃城五芹


一,紅燒魚。紅燒魚是用鯉魚來做的。結婚本來就是紅紅火火的大事,所以紅燒魚是紅紅火火的一部分。鯉魚,是很有象徵性的魚,有躍龍門的稱號,也是祝賀新婚年年有餘的樣子。

二 扣肉。在很多地方,有客人到來,扣肉最能體現出人們的熱情。我們都知道,十幾年前,人們吃飯都吃不飽,別說吃肉了。扣肉,肥而不膩,是老人、小孩的最愛。扣肉,也是對待重大的事才會製作,也是一桌菜的重頭菜。當你去廣西某個地方時,能吃到扣肉,那麼說明你是個很重要的人。(得看當地情況而定)

三,紅燒豬蹄、紅燒排骨。這兩個美食也是通過大火燒出來的。它們也體現出了紅紅火火的婚禮。

四, 叉燒。叉燒,也是紅色的,也能代表紅紅火火。叉燒,都是沒有肥肉的,也許是彌補以前沒有瘦肉吃的緣故吧。(我瞎猜的😁)

五,鴨肉、雞肉。現在我們生活變得好了,吃的肉也多了,但鴨肉和雞肉都是我們的日常食物。所以結婚當然也少不了了。

我所說的都是來自廣西結婚上的菜,也許有很多地方不一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菜也是一樣的。希望我能給你們帶來對廣西菜的認識。謝謝,你的閱讀。🙏🙏🙏





人格的魅力


紅燒肉,肥而不膩,一動直晃的那種


醋墨半生


首先聲明,本人居住於冀豫魯邊界,河南嘛,三大件必不可少,魚 肘子 雞,基本上是標配。其他就是看主人心情配的菜沒有硬性要求。海鮮比較少,基本也就是大蝦 甲魚,還見過席面上有半個豬頭,當然客人們很少能吃得下,一是因為上的晚吃的差不多了,有點油膩,二是因為著實有點嚇人。相較而言河北地區席面比河南差了很多。山東嘛由於本人不向那邊去,雖然交界,但也不是很瞭解。感謝大家花費寶貴的時間觀看。


Eastblue11


我們這是皖南的一個小農村,紅白喜事,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從以前的十碗菜逐漸升級到現在的十四碗到十六碗,估計要不是擺桌的大小限制,估計早已突破了現在的數量了。要說特殊菜品的話,無非就是當事人家庭條件優越的話,會多幾樣新鮮菜,但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那些老三樣,紅燒肉、肉丸湯和小炒,大鍋燉出來的紅燒肉味道真的是一絕,軟糯,老少咸宜;小炒的話,可用來的炒的食材選擇很多,香芹、大蒜苗、木耳、香乾、青椒等等搭配著肉絲來炒,剛出鍋端上餐桌,帶著鍋氣,下酒又下飯。


菸草味道菲菲姐


印象最深的是頭菜碗。裡面主要有肉,豬肝,瘦肉,雞蛋圓子,木耳,豬心,豬肺。等等。


靜進美食


現在都幾乎不見了,盒碗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