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 一位老師對“經典誦讀”的認識

今日誦讀:第二回第154天

感恩日記第二十一週第7天星期二

共讀經典內容:紅7黑0

《易經》22-28卦,誦讀3,周讀21

《論語》10-12章,誦讀1,周讀7

《傳習錄》黃省曾錄1-6,周讀7

共讀法:137累積法

共讀人:阿寶


今日閱讀: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靈家園。經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類文明的積澱,誦讀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說 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誦讀經典,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造就具有中華氣韻和民族氣質的現代中國人,是我們每一個教育者的神聖使命。孩子們在經典誦讀中修養德行, 學會了做人。誦讀經典不僅豐富了幾代人的知識,提高了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教會大家怎樣做人,它像絲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地滋潤的大家的心靈,使大家良好的行 為習慣和優秀的道德育品質也自然形成,同時了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讀書日記|3月10日 一位老師對“經典誦讀”的認識

一、 經典誦讀對孩子們的影響

經典誦讀能讓孩子感受文字的節奏,這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誦讀得多,靈巧的修辭,鏗鏘的聲韻,潛移默化中就變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在寫作中也可提供有關詩詞為寫作引用材料,使之聯繫所寫內容,體會意境、感情,達到借鑑、練筆目的。


1. 使孩子們喜愛學習,學會做人

趁學生心性純淨時,常常耳濡目染於經典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潛移默化其氣質。經典的價值將伴隨其人生經驗的成長而如吐芬芳,綻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難題。長期的誦讀薰習,可養成他閱讀古文的能力,那麼,中華文化的智慧寶藏,將任其悠遊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靈,開闊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2.潛移默化地思想教育

我讓孩子們背誦最有價值的經典,如讓學生學習的“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理念;有“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心胸;有“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的母子情;有“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這一切,都將成為孩子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資源,成為點燃創造性的生命燈火。孩子們從“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中讀懂了要趁年輕好好學習,於是在班級的孩子越來越多愛看書了;從“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年之計在於春”讀懂了要珍惜時間,要和時間賽跑,於是作業拖拉的人少了; 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讀懂了學習要勤奮;從“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中讀懂得了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使他們知道了做人應該替別人想一想。如此這般,孩子們從經典誦讀中受到了薰陶與感染,這對孩子成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 經典誦讀對孩子成長道路的影響

我曾在小範圍內對以前的教過的學生做過一次調查。詢問經典誦讀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什麼影響。首先我問了一個在小學階段無論是成績和品行都不錯的學習委員小張。他說:“我在小學時背的那麼多首古詩,當時對有的詩句是一知半解的。但隨著年齡地增長,慢慢地感受到了那些古詩寫的有多精妙。在學習中,這些古詩可以激發我們的想象力;在生活中,有些詩句是我的座右銘;當我在遊覽祖國河山的大好河山時,腦海裡就會自動蹦出相應的詩句,情到深處朗誦一番,別有一番風味。”我又對現在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讀大三學生做了調查。他在QQ理寫道:“經典誦讀可以陶冶我的情操。”我還對在現在在部隊裡當女兵的海軍戰士小周做了調查。我記得當時她在讀小學四年級時就會背120多首古詩了,在學校舉行的校園吉尼斯比賽中一舉奪冠。她在QQ中寫道:“我覺得這些經典已經深深地刻在腦海裡了。在過了很多年或者經歷了很多事以後,會忽然頓悟、理解其中的一些意義。可以說這些經典誦讀讓我對事物的接受能力會更強一點,對理想的追求及人生觀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喜好的改變,從而影響擇業觀念和生活理念的改變。尤其能比較客觀看待一些事物,做事不會過於浮躁了。經典誦讀對我性格和世界觀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毋庸置疑,經典誦讀提高了青少年的文化修養與道德品質。


三、經典誦讀對我的教學工作的影響

常言道:“人生在世,讀書最樂。”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總會產生消極的情緒,每當這時,讀讀那些經典,會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振。我誦讀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就去追求人自我內心的和諧;誦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經典讓我明白瞭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處理好這對矛盾,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精神,又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誨人不倦”讓我學會了我教導孩子而不知疲倦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讓我認識到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總之,“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學習經典詩句不僅能使人靈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脫離庸俗和低級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經典誦讀能造就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能陶冶一個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昇華,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淨化自己的靈魂、開闊自己的視野,求得身體和精神上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