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今年已经77岁的的罗伯特·德尼罗早在2003年就被美国电影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出道伊始他便凭借与马丁·斯科塞斯首度合作的《穷街陋巷》赢得了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在那之后,他既可以在电影中化作心狠手辣的黑帮分子,也可以出演《老大靠边闪》和《拜见岳父岳母》类似作品中的喜剧角色。

在不久前的《爱尔兰人》中,德尼罗饰演的角色首度将自己过往的作品风格做了一定程度的融汇和混合——一位年迈的"油漆工",一个不被接受的父亲。而在纯粹的家庭电影方面,德尼罗表现较为出色的当属今天要点评的这部《天伦之旅》。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电影讲述了年迈的弗兰克在妻子去世后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逐渐发觉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远,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最近的一次家庭聚会居然被四个孩子同时爽约,所精心准备的上好的食材被浪费、晚宴被取消。为了拉近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和找到变疏远的真正原因,弗兰克不顾医生的劝阻独自踏上了"突击拜访"四个孩子的旅程。然而小儿子的不知所踪大女儿的婚姻假象儿子Robert的事业变化以及女儿Rosie的同性恋真相,无一不在给老人的"求索之路"增加难度和更大的困惑。老人在归家的图中发病入院,当孩子们都聚集在病床前的时候还是不见最心爱的小儿子的身影,知道这个时候他才被告知:小儿子已经去世了

就是这样一部融合了"公路片"和"家庭片"的电影,在国内和北美的口碑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国内观众给出的观影感受大多聚集在家庭和亲子关系这一层面上,而国外观众则更多结合本土的文化和家庭观念来看待这部电影。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但这样一部集合了家庭矛盾、生离死别、寻求和解等元素的电影,其结局的指向性也并非常规家庭题材电影所呈现的温情。文章接下来就从主角定位、结局本质和主题呈现3个角度去分析,这部让很多观众热泪盈眶的《天伦之旅》究竟想表达关于"亲子"的哪一方面问题。


主角定位:细节刻画呈现人物本质,关系疏远和挚爱离去早已命中注定


德尼罗饰演的这位"孤寡"老人并没有单一地通过情节推动和回溯去塑造人物,而是通过一段短对话和场景去填充出一个相对完整且丰富立体的形象——不单纯是父亲,更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他有属于自己的相处原则和方法,也有比较固执和主观的判断标准,这些在梳理几个段落后便可见分晓。


  • 第一处:和路人的沟通

老头坐在车上的时候让对面的女性路人猜自己的职业,路人因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或者说干脆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也可以理解为对陌生人的"零耐心")而心生烦躁,老头却始终表现出乐在其中——他的愉悦体验全部建立在主观感受上,全然不顾别人的举动和反应。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个老头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而且在电影中,关于他和妻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也给过不少直接、间接的描述,其中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孩子们会将自己的生活近况和心中所想及时地和母亲沟通,但老头作为父亲却一无所知。这就意味着,

他的孩子和他的妻子同时关闭了"向他沟通",妻子在世时的老头一直单纯地将这些归结为"你们的妈妈更能理解你们,所以你们什么都不跟我说",却从来不考虑是不是自己接收信息和释放信号的能力出了问题


  • 第二处:画家V.S.油漆工

在电影中,当小儿子说到自己的梦想时,painter这个词在老头的认知里第一反应是油漆工,而他也选择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反应表现出来并毫不避讳自己的想法,却全然不顾孩子想表达的其实是"画家"。在英文中有很多单词会造成歧义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老头的主观却由此可略见一斑。而且表现出的行为只是一种具象化的人格表达,老头的专制和蛮横给子女造成的压力在后面的情节中也有所体现。

更让人心酸的是,在得知小儿子的死讯后,他出现的幻觉和想象中的对话足以说明: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但从来也没做出任何改变。直到爱子离世,他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为时晚矣。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 第三处:对流浪者的施舍

原本老头的善意之举看起来很暖心——无论是对于受惠者还是观众而言,都是如此。但老头突然一句"你该说声谢谢"却让人很是抓狂,尤其是站在他对面的那个流浪少年。即便忽略掉少年本身看起来很敏感这一点,

老头对反馈和肯定的强求也足以看出他的强势和专制

从上面几个细节可以看出,之所以花如此多笔墨和力气去塑造这个人物,就是为了让他的主观、自我、专制、蛮横等负面的形象逐步趋于完整。这样的性格单拎出来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将如此多负面特质放在一个人身上,就是要从"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角度为人物镀上一层宿命色彩。挚爱的离去是命中注定,儿女的疏远是大势所趋,这一切的一切本就因为:从一开始,老头自己身上就存在很大问题。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结局本质:看似上扬的结局,实则为悲剧的既定事实和家庭关系走向埋下伏笔


电影最后,老头知道并接受了小儿子去世这一事实,并且也在新一轮的家庭聚会中得到了剩下几位子女的到来和陪伴。但是故事的结尾却是在老头和已故小儿子留下的画作之间进行镜头调度,这再一次提醒观众老头曾经多年固执己见的"望子成龙"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

回溯一下整个剧情的大概,老头的几个孩子分别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庭问题和个人问题——貌合神离处在破碎边缘的婚姻;郁郁不得志退而求其次的事业选择;同性取向的生活模式。这桩桩件件似乎都没有办法得到老头的认可,有些甚至连基本的理解无法奢求。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老头身患重病?如果不是小儿子离开人世?在面对这些既定事实时,以老头本人一贯的思维模式和做事原则,会不会挨家挨户地掀起一场又一场家庭战争

,结果不得而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情况都是在老头独自、擅自横穿美国,私自拜访各个子女后才知晓的。也就是说,他是"主动"获取的这些信息,没有一件是被主动告知。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老人最后放弃了和儿女们计较,很大程度不是因为改变,更多是出于害怕继续失去,害怕事态不受控制,害怕得来不易的温暖景象再度化为泡影。

从一开始他和路人的对话就可以看出,这个家一直是靠着他做电线工维持的生活,孩子们能有今天的成就看起来也是得益于他的经济收益。从头到尾,他都忽略了家人的内心感受,小小的仁慈"你们母亲的火鸡一直烤得很过火"(但是我不说)就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很难改变,他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让步就是前面说的"不再较真"。

儿女们会因为弟弟的离开变得习惯和父亲沟通吗?

老头会因为一场家庭变故转变自己所有的思想和行为吗?

这个家庭几十年来被默认的模式会在朝夕之间得到改变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这部电影的最后仅仅停留在一顿饭,而没有对其他人今后的生活进行一丝一毫的着墨,因为有些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出现,出现也不会长久。从这一点上来说,《天伦之旅》这种"温柔的残忍"相对比较写实,较之一件事改变所有人、磨掉所有痕迹的剧本看起来更加真实。


主题呈现:较之温情,这部电影更多着墨在"自我反省"


说到这里,似乎大部分的枪口都对准了父辈的问题所在。但这部电影本身传递出的讯息,并不偏颇哪一方,作为子女的四个孩子本身也各有各的问题。而身为父亲,在看透这些问题之后选择将最后的体面留给子女,也留给自己——不说破,给每个人都留下一封信。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出父亲本身的优点所在,以及子女们相对脆弱的自尊心。

沟通是双向的,无论是从大家的回忆还是老头的梦中都可以看出,当这些孩子在小的时候和父亲沟通受阻后,没有一个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唯独小儿子这些年一直默默努力,试图向父亲证明自己,但这也只是行动式并以结果为导向的沟通方式,并非语言上及时有效的交流。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父亲固然有自己的问题,就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和自己父母"说不通"的时候。就此按下静音键?还是挑选合适的时机继续尝试?这是电影留给身为父母、子女的每一位观众的问题。


尤其电影最后出现的那副印象画风的大卫遗作——一条条错落有致的电线在电线杆之间。这就说明身为孩子,父亲的工作和对家庭的贡献是被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共鸣是与生俱来的,又是谁一次次关上自己的心门?又是谁在一次两次无效沟通后就放弃了亲情?如果一段关系走到末路,真的只有一方需要承担责任吗?

在看到儿子的画后,爸爸故作镇定的假象下内心明显被震撼到——原来他一直希望被认可、被了解的事情,从来也没被忘记,也没有被忽略。没有天生的隔阂和误会,无论怎样的结局,都是在双反共同作用下造成的。父母子女之间,亦是如此。


年纪越来越大的德尼罗悄然转型,从《天伦之旅》中看似坚强实则无助的父亲,再到《爱尔兰人》中那个终其一生保护家人的男人,最后却得到女儿轻蔑不解的一句:

"来自谁的伤害?"


德尼罗处处“露怯”的《天伦之旅》,实则处处玄机

这些题材的电影或电影中的支线情节,无一不在强调着沟通及时的重要性往往大于所谓的"有效性"。就像《天伦之旅》这部电影的英文原名《Everybody's Fine》一样,

谁也不想走到最后,无论多久没见、无论之间有多少误会、无论再见的时候问什么问题,得到的永远只是一句"我很好"这样客套又疏离的答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