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印度洋上波飞浪卷,巨幅雷达天线飞速转动,精准测控火箭卫星;黄海之滨风云激荡,火箭运输船编队穿江过海护送神箭飞天;长江之畔汽笛鸣响,远望号船忙碌出航奔赴远海大洋……

2020年2月27日上午9时,我国最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7号”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继“姊妹”船远望3、5、6号后扬帆起航,首次奔赴大西洋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现有4艘在役测量船和2艘火箭运输船,主要担负对火箭、高中低轨卫星和飞船及空间站等目标的海上测控任务,以及大型火箭海上运输任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部一手抓防控、一手抓任务,所属6艘远望号船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整体战、阻击战,有力推动以科研试验任务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疫情前期,远望21、22号船执行长征七号甲火箭海上运输任务刚刚抵达海南清澜港。“箭”在船上,责任天大。为做好一线防疫工作,确保船员健康、火箭安全,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紧前谋划、闻令即动,迅速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组织火箭运输船编队采购补充医疗物资,加强人员管控和思想教育,船队靠港期间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堡垒,保证火箭集装箱安全高效转运。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守好疫情防控底线,才能做好任务主线

根据各艘船的出海时间节点,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组织及时收拢出海参试人员,对休假返回、外出培训、厂所学习等相应人员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安排所属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到一线岗位指导病毒消杀工作,并对码头和家属营院实行封闭管理。对在船工作人员严格控制活动范围,通过取消集体活动、采取分批取餐、分散就餐等方式,保证船员“零感染”出海。此外,远望号船还针对性补给了相关药品和防护用品等,提前制定了海上防疫处置应急预案,具备了出海后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急事难事看担当,非常时期见行动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领导认为,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必须统筹好任务准备、人员教育、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他们坚持科学防疫和稳步复工相兼顾,积极创新任务组织实施形式,高效利用船内信息化平台,多措并举减少人员聚集次数,实现任务准备不减规定流程、不降标准质量。不断强化疫情下的机房管理制度落实,做到了设备维护不打折扣,技术状态不出纰漏。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各系统准确识别任务特点难点、及时迭代完善方案预案、科学制定人员五定策略、常态化开展预防性检修维护,并根据任务计划安排的时间节点,听令有序开展各项准备工作,为任务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今年,中国航天进入“超级模式”,航天发射任务有望首次达到“40+”,将实现北斗导航、探月三期等重大工程收官、完成火星探测等重大任务发射、进行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三型运载火箭首飞等。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将参与执行其中绝大部分任务,助力中国航天不断创造中国奇迹、刷新中国高度,远望号船单船平均海上作业时间预计将达200天,任务密度、难度再创新高。

六船尽锐出征 大洋“满格”奔跑

2月20日,远望3号船在印度洋海域精准测控,圆满完成新技术试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2月26日,远望21号、22号船完成长征五号B遥一、长征七号甲首飞火箭海上运输任务后停靠母港……

开年仅2个月,6艘远望号船均已出动,总计出海120多天,安全航行18000余海里,圆满完成4次海上测控及火箭运输任务,取得了中国航天的年度任务开门红。


<code>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孙志刚、高   超

编辑 | 麻雨洁

邮箱 | [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