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教育,把能使的勁都使上!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假期來臨,對於教師包玉芬來說,每一天緊繃著的心總算可以放一放了,一方面就要進行期末考試,所使的勁可以在學習成績上有效果了;另一方面,可以回到千里外的老家陪父母,然後安安穩穩地過個新年了。

2017年9月,包玉芬通過考試,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來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曲麻萊縣第一民族完全小學任教,憑藉一股“為了教育,把能使的勁都使上”的韌勁,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班主任了。

初見包玉芬,臉龐有著高原人特有的“高原紅”,說起話來,聲調很高,聲音細尖,感覺有什麼催著她一樣。細問才得知,班級裡的白瑪扎西再次生病,已經好幾天沒來上課了,急得包玉芬上火嚴重。

“剛任職的時候,這裡失輟學的學生真不少,既有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也有家庭關愛缺失的因素,還有部分學校辦學條件薄弱的現實,但無論如何,想方設法讓孩子接受教育才是‘硬道理’。”包玉芬感慨道。

2019年9月11日,曲麻萊縣舉辦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教育改革、促進全面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首屆“教育節”,連續四年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不動搖,鞏固提高教育質量,加強教育投入和管理,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和資源配置,實現教育成功“逆襲”。

“為了教育,把能使的勁都使上!”這樣的觀念不僅體現在像包玉芬一樣的教師身上,也體現在像索達一樣的學生家長身上。

54歲的索達大半輩子都在曲麻河鄉勒池村放牧,直到2017年通過易地搬遷項目到縣城謀生,雖然搬遷前作了充分的準備,相關的信息和政策也不止一次瞭解過,可因為礙於沒有文化,剛到縣城的日子幾乎“寸步難行”。

“如果單純說牲畜和草場,以及到縣城的生活成本,我是怎麼都捨不得搬遷過來的,但是一想到兒子白瑪扎西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通過知識改變放牧的命運,我怎麼也得使勁一下,不能讓孩子重複走我們的老路。”在冬日的陽光下,做完“小工”的索達不止一次地在學校操場等候孩子白瑪扎西放學,渴望孩子健康成長,走出曲麻萊,再也不要重複放牧的苦日子。

“為了教育,把能使的勁兒都使上!”對於曲麻萊縣委、縣政府,著眼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和鞏固率提升,不斷強化“控輟保學”措施,持續不斷開展大走訪大排查,拉網式清理義務教育失學、輟學學生。每年與各鄉鎮簽訂責任書,層層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定考核細則並按學年度進行考核。同時,對照戶籍、學籍、建檔立卡等基礎數據,逐鄉、逐村、逐校、逐人全面篩查,確保失學輟學學生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學輟學學生“一個不少,一個不落”。

據瞭解,曲麻萊縣有中小學13所,在校生共計5411名,義務教育鞏固率超過95%,初中畢業升學率超過97% ,十五年免費教育覆蓋率為100%,貧困家庭大學生、中高職學生資助率為100%。

“教育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性工程,對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每個困難家庭學生上得起學,是民生之本,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基石。曲麻萊縣正處於爬坡過坎、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我們堅持把教育作為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的工作長遠規劃、高位推動、優先發展,切實提高農村薄弱學校教育質量,確保每個貧困家庭學生都有學上、就近上、上好學,努力辦好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確保2020年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曲麻萊縣主管教育副縣長尼瑪扎西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