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田門外之變:一次改變日本命運的暗殺

講個小故事:“櫻田門外之變”。

1860年3月24日,日本江戶下起了春天少見的大雪。18名刺客悄悄來到了江戶城的櫻田門外,也就是現在日本國會所在地附近的霞關,混在了看熱鬧的民眾裡面。

人們在看什麼熱鬧呢?因為當天是陰曆三月初三,被稱為“雛祭”的兒童節。在江戶的貴族武士們都需要去江戶城裡參見將軍。

上午8點,幕府大老、彥根藩的藩主井伊直弼的隊列從彥根藩邸出來了。幕府大老這個職位是將軍的第一輔佐,也就是幕府中最有權勢的人。井伊直弼此刻的心裡並不輕鬆,因為他有三件事放不下。

第一件事是將軍的繼任者問題。2年前,上一代德川將軍家定在35歲時死去,沒有留下子嗣。按照德川幕府的規矩,將軍無嗣的時候,要從分支的“御三家”中選繼任人,而“御三家”也無繼任者的時候,就從下層分家的“御三卿”中選繼任者。

就這樣,德川家發生了對立:一派支持來自御三家中紀伊德川家(和歌山)的德川慶福,另一派支持由“御三卿”的一橋德川家,過繼給“御三家”的水戶德川家(茨城)的德川慶喜。井伊家世代與紀伊德川家關係親密,於是大老井伊直弼聯合了上一代將軍家定的生母,將德川慶福推上了將軍寶座。

這樣一來,德川慶喜一方自然就顏面盡失。井伊直弼一下子得罪了一橋、水戶兩個強大的德川家支系,也惹了支持德川慶喜即位的薩摩島津家族。

這是他第一個煩心的事情。

而第二個讓井伊直弼煩心的事情是,他為了安慰討好一橋德川、水戶德川兩家,於是對這兩家分外忍讓。但沒想到的是,這卻讓他養虎為患。

事情是這樣的:在德川慶福被強行推上將軍繼任者之位後,當時他只有12歲。儘管還沒有正式宣佈即位的消息,但可想而知,此時將軍德川家定已經奄奄一息,幕府的大權自然全交在井伊直弼自己的手裡。於是他就打著將軍御命的旗號,前去與美國總領事哈里斯簽訂了《日美修好通商條約》。並且在之後,他一口氣跟荷蘭、俄國、英國、法國、美國,簽訂了《安政五國條約》。在條約中,日本和這幾個國家都規定了自由貿易的基準,但是作為讓步,日本卻沒有關稅的自主權,以及領事裁判權。

原因是當時英法兩國正在和中國清朝進行“第二次鴉片戰爭”。井伊直弼擔心日本採取強硬態度的話,會引發英法等國對日本的侵略,因此獨斷專行,促成了條約的簽訂。

既然井伊手中有幕府將軍這張牌,為何還說他是獨斷專行呢?因為日本存在著兩極的政治,一端是將軍,另一端是天皇。

由於井伊直弼在簽訂這些條約前,並未取得天皇的許可 —— 實話說,在德川幕府200多年的歷史裡,德川家從未將天皇放在眼裡過。因此井伊也不覺得這種事情與天皇有何關係。然而,盯著他的人們,卻找到了一個讓他完蛋的馬腳。

1858年6月22-24日,此前在將軍繼任問題上失敗的一橋德川家家主德川慶喜、水戶德川家家主德川齊昭,還叫來了實力雄厚的越前藩藩主,德川家的分支之一的松平春嶽,以及“御三家”中未參與將軍繼任的尾張德川家家主,德川慶勝。德川家族中最有權勢和影響力的四人,一起闖入了江戶城。

這四人走在一起,相當於德川幕府一多半的政治勢力,無人敢攔無人敢擋。他們氣勢洶洶來到了城裡,直接把井伊直弼叫了出來。

儘管井伊直弼是幕府大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在德川血脈的面前,他也不得不服軟。四人坐在上坐,命令井伊直弼跪在走廊裡回話。四人直接就問:

“誰讓你籤的條約?跟天皇彙報過嗎?跟諸侯們商議過嗎?”

井伊直弼啞口無言,只敢低頭認錯。然而到了第二天6月25日,他抹臉直接宣佈了這個消息:

“德川慶福被現任將軍收為養子,改名德川家茂。”

7月5日,井伊直弼以德川家定的名義,發佈了“處罰令”:

“德川慶喜,德川齊昭,德川慶勝,松平春嶽四名藩主,在未線稟報獲得允許的情況下,私闖江戶城,驚擾將軍安寧。按律法本應處死,但考慮四人均為德川家棟樑血脈,免去死罪,即日起四人免去一切幕府職位,責令隱居,藩內事務交由各自繼任者,永遠禁止參與一切政務。”

這個命令宣佈完的第二天,將軍德川家定就一命嗚呼,德川家茂,也就是之前的德川慶福,順利即位成為了德川幕府的第14代將軍。

於是在血氣方剛的20、30來歲的歲數,這四位德川后人,都過上了無限期軟禁的日子。井伊直弼這一手,看似直接打壓了爭奪將軍地位的候選者們,然而,也為他埋下了深重的禍根。

此事一出,水戶、越前、尾張這幾個雄藩的民眾和武士們,也都怨聲載道,罵井伊直弼是個大奸臣。

這是讓井伊直弼煩心的第二件事。

讓井伊直弼擔心的第三件事,就是幾天前他已經得到了線報,說是有十幾名水戶藩的武士,私自逃離了水戶藩,潛入了江戶,恐怕會對他自己不利。

日本在江戶時期的戶籍制度,要求所有各藩的民眾武士,在沒有許可的情況下,不許離開各藩屬地。一旦私自離開,就會被認定為“脫藩”,輕者免職禁閉,重者直接處斬。所以這十幾名脫離了水戶藩的武士,究竟是水戶藩藩主德川齊昭派來的刺客,還是普通的流竄浪人,井伊直弼是吃不準的。

而井伊直弼所在的彥根藩(滋賀縣西部),掌握了日本東西交通大幹道的位置,兵強錢多,護衛的數目自然也很多。井伊直弼儘管心中有些擔心,但仰仗著人多勢眾,手下劍客武藝高強,所以在藩邸裡倒也不太害怕。然而在這一天,他不得不出門去江戶城中參禮,這就不太一樣了。

為了增加威懾力,井伊直弼在當天出門前,把護衛的數目從20人增加到了60人,而且人人帶刀。從彥根藩邸到江戶城的櫻田門,只有短短600米的距離。在井伊看來,這段距離就算跑,也只要幾分鐘就能到達城堡裡,有60名護衛可謂是萬無一失。

然而,由於當天是節日,而且天降大雪,為了讓身上的禮服不至於被雪弄髒,彥根藩的護衛們人人蓑衣斗笠,而且刀上還加了護套。

江戶城的鼓樓裡,傳來了通知武士們入城的鼓聲。彥根藩邸的大門打開了,井伊直弼的隊伍浩浩蕩蕩走出了大門。60名護衛呈兩條直線排開,正中間是井伊直弼的轎子。一行人走上大街,兩旁的民眾們發出了喝彩聲。

“井伊大人的隊伍果然氣派!”

“到底是大老的手下,一個個都看著威風凜凜!”

然而在這些人中,有18名打扮成平民的武士,此刻已經握緊了手中的刀鞘。

井伊家的大管家,世世代代服侍著彥根藩藩主的宇津木左近,在目送著井伊直弼的轎子離開大門後,回到屋中,看到桌上有一封信。他問下人:

“這信是怎麼回事?”

下人趕忙回答:“是剛剛老爺出門之前,一名密探送來的!”

宇津木在桌前坐下,打開信紙,上面只有一行字。

“今日早朝水戶浪人將刺殺井伊大人萬萬小心”

宇津木望向窗外,大雪已經漸漸小了,雨夾雪拍打著窗欞,讓視線變得愈加模糊。

宇津木突然猛醒過來,拍案大喊:

“快!快來人!所有人立刻出發,去救老爺!!”

彥根藩邸裡的武士們,顧不得穿上蓑衣,紛紛打開大門,冒著風雪提刀跑了出去。

彥根藩邸門前已是一片血海。

水戶浪人森五六郎從人群中跑出來,第一個衝向了井伊直弼隊列的隊首,拔刀出來,一刀砍在了領隊的日下部右衛門的臉上,將他的頭砍裂。彥根武士們立即圍了上來,想要拔刀迎擊,但刀袋卻讓他們一時拔不出刀來。

第二名浪人黑澤忠三郎,此刻衝到了井伊直弼的轎子旁,拿出手槍對著轎子裡開了一槍。手槍響後,埋伏在人群中的其他浪人們一擁而上,開始對井伊直弼的隊伍展開了全面襲擊。

彥根的武士們儘管武藝高強,但由於刀袋一時無法解開,很多人只能赤手空拳招架,被砍掉手指、手掌的人不在少數。轎伕們此刻也被浪人們團團圍住,只好放下轎子匆忙應戰。儘管人數超過浪人們三倍,但彥根武士們在泥濘的雪地中,幾乎無法形成有組織的防禦。

浪人們可謂是有備而來,用日本刀、手槍將大部分圍攏在井伊直弼轎子附近的彥根武士們打死打傷後,圍攏在井伊直弼的轎子周圍。此刻井伊直弼雖然受了槍傷,無法動彈,但畢竟還活著。幾名彥根武士跑回藩邸大門,招呼著來增援的武士們去救藩主井伊直弼。眼看時間不多,浪人們紛紛用刀從轎子外刺了進去,最後挑開轎簾,將已經奄奄一息的井伊直弼拽著鬍子拖了出來。

18名浪人的隊伍中,17名來自水戶藩,只有一名叫做有村兼清的年輕武士來自薩摩藩。他看到井伊直弼被扔在雪地上,直接上前手起刀落,將井伊直弼的頭顱一刀砍下。之後他用刀叉起了井伊直弼的腦袋,高高舉起。

浪人們發出了勝利的吼叫。

而馳援而來的彥根武士們,此刻紛紛絕望地跪倒在地。

浪人們帶著井伊直弼的首級四散而逃。

提著井伊直弼的首級,有村兼清興高采烈,準備跑到江戶的一橋藩邸去請罪 —— 畢竟這是一橋德川家的大敵,井伊直弼的腦袋。然而就在他逃跑的路上,卻遭到了彥根武士小河原秀之丞的追擊。

小河原當天也是大老井伊直弼的護衛之一,在亂戰之中他被浪人打暈。再醒來時,他恰好看到了有村逃跑的方向,於是提著刀立刻追了上去。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奪回主君的首級,避免彥根藩受辱。

在跑到現在大手町的位置時,小河原拔刀揮向了有村兼清。這一刀不偏不倚,正砍在有村的後頸處。有村連忙招架,憑藉自己的劍術砍掉了小河原的右臂,繼續奔逃。

有村繼續跑了一段,發覺自己已經無法繼續前行:後頸處的刀傷已經讓他失血過多,只得坐在路旁,準備切腹自盡。然而,因為他身上穿著鎧甲,意識朦朧的他已經無法解開鎧甲的紐扣了,於是只好拜託身邊圍觀的百姓,讓他們將井伊直弼的首級送往位於竹橋的一橋藩邸。然而在場的人們,沒有一個敢上前的。

有村用刀支撐著身體,勉強站了起來,沿著牆摸索到了路口,準備在這裡自盡。他聽說喝水可以讓切腹的人早點兒死去,於是用血糊的手抓起了一把雪,塞進嘴裡。但就在這時,他昏死了過去。

人們把他抬進了附近的番所(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在這裡他吐血三口,隨後斃命。而井伊直弼的首級,也被交給了番所的負責人,三上藩藩主遠藤胤統。

另一邊,被砍掉了手臂的小河原,強忍著悲痛走回了彥根藩邸。此刻彥根藩邸內已是一片悲痛:除藩主井伊直弼之外,共有8人死亡,5人重傷。倖存的武士們叫嚷著要去水戶藩邸報仇,但都被彥根藩的家老呵斥住了:

“你們這些懦夫!沒能保護好老爺,這時逞什麼強?彥根藩的顏面都被你們丟盡了!”

小河原雖然得到了救治,但是在當天晚上還是傷重死亡。

彥根藩邸當天參加護衛的60人中,8名當場死亡,家名和俸祿保留。5名重傷者在之後也都傷重不治,保留家名。輕傷者和沒有負傷的武士,被彥根藩認定是“護主不力”。

5名輕傷的武士,被關押2年後勒令切腹謝罪。

其餘沒有負傷的武士,全部被彥根藩斬首,家名斷絕,子女被貶為奴籍。

而另一邊,參與襲擊的18名浪人,下場也是很慘烈的。

1名浪人當場死亡。

4名浪人負傷過重,在當天自我了斷。

8名浪人向官府自首,之後傷重病死或被斬首。

組織者和見證人,關鐵之介 與 岡部忠吉,因為沒有參與襲擊,在之後流亡中被捕、斬首。

廣木有良,在事件之後一直逃亡,2年後在戰友的墳前切腹自殺。

金子誠,此後隱姓埋名,活到了1881年。

海後宗親,改換姓名後回到了水戶藩,參加了水戶天狗黨起義後失敗,再度潛伏,直至明治維新後參加了水戶警察隊,一直活到了1903年。

彥根藩在這起事件之後一蹶不振,甚至不敢承認“藩主井伊直弼被暗殺”,隨後被幕府減少了封地,喪失了京都守護的職位。為了復仇,彥根藩積極參加了針對“尊王攘夷”的長州藩的討伐,結果被長州藩殺得大敗。最後,彥根藩只得順應了局勢,加入了倒幕的新政府軍。然而最終也是山河日下。

水戶藩在這件事後,又發生了“水戶天狗黨起義”,形成了“藩內內戰”,最終元氣大傷。而彥根藩也藉此機會報了一箭之仇:天狗黨的武士們大多被彥根藩所捕獲,並且全部斬首。而在這一過程中,藩主德川齊昭和慶喜的地位得到了穩固,最終在德川家茂20歲暴斃後,由德川慶喜接任了德川第十五代將軍。

而他也是德川幕府的最後一任將軍。

1968年,由於這起事件而在109年間一直對立的彥根、水戶兩個城市,最終決定彼此和解。彥根市當時的市長,就是井伊直弼的曾孫,井伊直愛。

這次“櫻田門外之變”,直接導致了德川幕府最後一個“鐵腕宰相”井伊直弼的死亡,使德川幕府顏面盡失、元氣大傷。而在這之後,日本便成為了雄藩們爭奪天下的舞臺,薩摩、長州、肥前、土佐四大雄藩,在諸多摸索和摩擦之後,終於達成一致,聯合起早就對德川幕府不滿的其他各藩,掀起了推翻德川幕府的倒幕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