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線先鋒榜(第17期)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基層黨員幹部主動放棄節假日,堅持率先垂範、守土有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湧現了一批敢於鬥爭、擔當作為的典型事例。為激勵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現將典型事例編成“先鋒榜”並予以分期通報。

1.機關幹部爭當單元長,搭建戰“疫”連心橋。“您好,我是墨子巷73號的單元長方紅霞,請加入我們的單元微信群,並掃碼登記居民健康信息……”幾天來,每天晚上方紅霞挨家挨戶重複著同樣的話。作為區衛健委工作人員,方紅霞自身擔負著大量的工作任務,但自疫情防控小單元作戰落實以來,她還主動報名擔任轄區墨子巷73號的單元長。為了更好掌握樓內住戶信息,方紅霞和網格長一起上門,挨家挨戶走訪,耐心宣傳“皖事通”APP,引導居民們做好健康信息登記,爭取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加入微信群。方紅霞負責的單元有24戶居民,她把每一次上下樓、每一次與鄰居們的交談都當做一次摸排,瞭解居民們近期身體狀況,對自己負責樓棟的租戶、空戶做到了然於胸。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工作人員陶世虎被聘為龍獅橋鄉宿舍樓單元長後,顯得異常忙碌,建立單元長群,在群裡指導居民掃碼登記健康信息,宣傳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指導外地返鄉人員居家隔離措施等。白天他還要在分局包保點綠地二期卡口嚴格駐守,晚上他捨棄照顧只有四個月大寶寶時間,上門入戶宣傳疫情防控信息、告知住戶單元長職責及聯繫方式、詳細詢問並指導住戶登記健康信息。“雖然現在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但還是不能鬆懈!”自小單元作戰以來,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先後有兩名同志主動報名擔任小區單元長,做好小區“微”治理,從嚴落實疫情防控,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2.集中隔離點何成勝:“多功能”的“醫生司機”。58歲的何成勝是長風鄉中心衛生院的醫生,同時還是救護車駕駛員。迎江區鄉衛生院中,只有一輛自有救護車,何成勝也就成了唯一一名救護車司機。在疫情防控期間,他一人承擔起全區的隔離人員轉運工作,定點醫院、隔離點、發熱點、市疾控中心、居民家,這是他每天的行動軌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咽拭子採樣人員、其他重點人群,這都是他運送對象。自2月7日隔離點啟用以來,何成勝就吃住在隔離點,時刻待命,再也沒有回過家。無論陰晴雨雪,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接到人員轉運指令,他就得馬上出發,一刻也不得耽誤。截至2月22日,何成勝已駕駛轉運車行駛近三千公里,轉運隔離觀察人員72人次,咽拭子採樣238人。僅2月7日當天,他就轉運了密切接觸者17人,從早上八點直忙到晚上十點多。每次轉運都需要穿好防護服、戴好口罩、手套、護目鏡,時間一長全身都溼透了。轉運前後,都要全副武裝,揹著幾十斤的消毒桶,花半小時認認真真地給車子徹底消毒。不僅確保轉運車的規範使用,還要保證自己和身邊每一個人的健康。何成勝說:“在送觀察到期解除隔離人員回家的路上,看到他們的笑容,我真正體會到一個醫務工作者發自內心的欣慰!”

3.防控、復工兩手抓,紫峰黨委這樣應對“大考”。為積極做好防控、復工生產兩手抓、兩不誤,紫峰黨委帶領駐廈企業幹部員工,一面阻擊疫情,一面提前謀劃和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員工返崗工作,有序應對企業復工、員工返崗潮。針對紫峰大廈有150多家商貿服務業企業,員工近2000多人,又都比較集中在大廈A、B樓,紫峰黨委成立了紫峰大廈商貿服務業復工工作組,依託迎江區現代服務業招商專班力量,由專人負責。同時建立了“紫峰大廈企業復工微信群”,通過復工群加強交流,向所有企業介紹復工前應注意事項、具備的條件、復工申報材料和手續的審批流程,對沒有按照要求和復工條件不具備的企業,堅決不讓申報和組織驗收。在大廈一樓大廳入口處黨員帶頭值班把守,逐一登記,逐一進行體溫檢測,嚴禁無出入證明、未經審批覆工的企業員工和有疑似病毒感染人員進入大廈,並在大廳設置了溫馨提示和五個嚴禁、九個到位、十個務必等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欄、工作視頻,通過電子屏不間斷滾動播放,實現復工指導與疫情防控同頻共振。截止2月26日,已幫助申請復工商貿服務業累計54家,返崗員工787人。

(以上由區委組織部、龍獅橋鄉黨委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