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多線開花

​接下來你將看到:

  1. 印尼借貸最“火爆”
  2. 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
  3. 東南亞風控的關鍵:建立數據基礎+做好特徵標籤


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多線開花

聽完東南亞電商,物流,社交媒體和支付的行業熱點,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第五期線上分享--熱門賽道梳理之借貸行業。為此,我們特意邀請北京亞森策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RO劉念為大家分析東南亞借貸行業的特點及以借貸行業未來在東南亞的發展趨勢。以下為7點5度根據嘉賓線上分享內容,整理所得。


1.印尼借貸最“火爆”


對比中國借貸行業,劉念表示從整體來看,東南亞各國借貸業的發展目前還都處於初期階段。


很多調研報告都有提到,東南亞地區移動互聯網正在蓬勃發展,也已具備龐大的用戶基礎,對於小額借貸的發展都是利好的。另外,東南亞國家GDP增速很快,同時低收入人群又比較多,所以比較適合利率較高、額度較低的產品。而目前東南亞市場上面向中低端人群的信貸產品又比較少,這其實對於借貸玩家來講是一個機會。再結合當下的發展階段,很多國家對於金融數據的使用能力又遠遠不足,這就給國內的玩家留下了很多空間。


細分到東南亞的各個市場情況,玩家入場最多的市場是越南、菲律賓和印尼。這主要是因為,對比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這三個國家的行業規則還不是很明確,所以非常適合國內中小型互聯網金融企業野蠻生長。而在這三個國家中,最火爆的當屬是印尼。


有人認為,借貸已經在印尼發展有一段時間,現在入場已經不能佔據最先發的紅利。但劉念認為,在印尼發展借貸行業還是有很大的機會。首先,印尼的人口基數很大,用戶基礎龐大;其次是相比越南、菲律賓等國,印尼當下社會發展的程度更加適合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多線開花。最後,印尼政府對於此類業務的管控方法也是相對理性的,在OJK牌照的發放等方面都有比較明確的規則。這些條件都使得印尼成為了當下東南亞借貸業最火爆國家。


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多線開花


說起牌照,印尼金管局(OJK)在近日宣佈暫停發放金融科技公司的新註冊號。對於這個新聞,劉念表示,這樣的情況發生,其實沒有明確的期限告訴大傢什麼時候會再次開放,因此會有很多的未知。對於行業上最大的影響就是,一是牌照價值會有很高的增值;二是對於獲取牌照的要求也會越來越嚴格。


2.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玩家現在進入東南亞借貸行業還是有很多機會和空間的。但劉念又指出,真正做起來又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對於比較高息的借貸產品,各國都會逐步加強監管力度,但是目前還是有1-2年的窗口期可以進入。由於此外這類業務對精細化運營的要求較高,做起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的。例如,如果在運營過程中採取租用系統的方式進行快速落地,雖然方便快捷,但這種方式會無形抬高獲客成本和數據成本等,所以不想講成本抬高就需要在前期投入一定資金和精力自建系統,這都是需要更多精細化運營的考慮。


對於年化利率200%以下的產品。雖然有很多較早進入的玩家佔據了有力位置,但是還是給後面的玩家留有後來居上的空間。而小額分期和場景化消費金融則需要比較大的小康群體支撐。雖然這部分人可能還不到中產,但是又有穩定的收支結構,客群本身也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尼依然有大部分群體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3.東南亞風控的關鍵:建立數據基礎+做好特徵標籤


想要在東南亞的借貸行業“細水長流”,風控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東南亞借貸行業的風控,劉念表示,這其實是分析用戶還款意願和款能力的問題。


還款意願通常是由兩部分來評定,一個是信息認證問題,一個是反欺詐問題。不管是哪個問題,最首要的是證明用戶的身份。這在中國其實不是難題,因為中國有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號等等實名認證。但在東南亞,這個問題基本無解。因為東南亞沒有客觀中立的ID庫存在的,手機號也無法實名。


對於還款能力來說,是可以拆成收入和負債去看,進而計算收入負債比,而重點就在負債信息。在這方面,東南亞要比國內簡單很多。目前東南亞的徵信報告數據高度集中在2-3家數據公司手中,數據內容也非常全面,因此東南亞會更多依賴於多頭數據,所以這方面對比較容易。


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多線開花


那要怎麼做好東南亞借貸的風控?劉念提出,除了要建立好的數據基礎,還要把風控的特徵標籤做好。比如這樣做:APP的初裝時間+最近更新時間+APP名稱+通訊錄最近更新時間。很多人因為加工過程過於繁瑣而不去做這類數據,但這類數據其實很能說明一些問題。如果有人在鄰近申請時間集中更新了通訊錄中80%以上的號碼,那就有很明顯的問題存在。同時,如果通過定期使用爬蟲爬取GP商店的APP以及對應標籤,就可以給借款用戶的每一個APP打上標籤。再對比正常人的APP標籤來看,就能發現不少細節。因此建立數據基礎,做好特徵標籤是東南亞風控的關鍵。


東南亞借貸需求未被滿足,互聯網金融產品可多線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