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鱗蝰咬死人數多是因為什麼?

光輝BL


千尋君來回答。

鋸鱗蝰是臭名昭著的“世界毒蛇殺人王”,是毒性最強的蝰蛇。


國家地理紀錄片《世界致命毒素》中澳大利亞傑米西莫教授根據與人接觸機會、攻擊性、注毒效率、注毒量、毒液毒性五個方面來評選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有毒動物,最終鋸鱗蝰摘得桂冠,成為全世界最危險的有毒動物。儘管毒性最強的蛇是內陸太攀蛇,但其生活區域人口稀少,因此危險性遠遠不及鋸鱗蝰。

鋸鱗蝰致死人數眾多的原因就是上面那五個方面。
▲黃色為鋸鱗蝰分佈區

鋸鱗蝰廣泛分佈於非洲北部和亞洲西南部的熱帶沙漠和乾旱地區,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南亞地區,因此它們和人類的接觸機會很大;

鋸鱗蝰最長為80釐米,擅於隱藏,遇到危險時它會摩擦鱗片發出滋滋聲,如果人類還不走開它就會發動攻擊,而被它咬中的人一般並沒有聽到它的警告聲;

鋸鱗蝰一次釋放毒液有12毫克,但只需5毫克便足以殺死一個成年人。

印度是每年毒蛇致死人數最多的國家,每年約有5萬人死於蛇咬,佔世界總數的一半,印度四大毒蛇就是圓斑蝰、鋸鱗蝰、印度眼鏡蛇、印度環蛇,它們每年在印度會殺死3萬人,佔印度蛇咬致死人數的60%。

我國大部分位於溫帶和亞熱帶,熱帶範圍極小,因此我國的毒蛇數量和種類都不及熱帶地區,鋸鱗蝰在我國無分佈。


百科千尋君


這種蛇,極具毒性,脾氣暴躁,會主動攻擊人類,置人於死地的案例不勝枚舉,它就是聲名不顯的鋸鱗蝰。

多數人都在探討世界上最毒的物種,有海中毒王箱型水母,巴掌大的劇毒物藍環章魚,還有一招斃命的澳洲太攀蛇等等。

這些致命毒物雖然可怕,但是幾乎遠離人群,也不主動招惹人類,相對來說屬於兇名在外,死於它們手上的人還是寥寥可數。鋸鱗蝰,雖然不是最毒的蛇,確是最容易攻擊人類的蛇,在驚人的死亡數據中,在最致命人類殺手絕對享有一席之地。

鋸鱗蝰體長一般很少有超過60釐米,頭部與頸部有明顯的分野,鼻端圓短,主要以灰色、橄欖色或棕色的皮膚為主,並沒有其他劇毒物種那般有著鮮豔的色彩。

鋸鱗蝰的分佈範圍廣泛,主要分佈於亞洲、中東和北非。知名的地方有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及巴基斯坦,多數存在於印度酷熱的塔爾沙漠地區。亦有其他人口稠密的區域,涉及人類總數超過十億人群。很多鋸鱗蝰生活在人類的生活範圍,因此這種兇猛的蛇類因此得到大量開咬的機會。

鋸鱗蝰蛇體型較小,但它5mm的毒牙卻能釋放出劇毒毒液。毒液中的血毒素會立即破壞人的血液和組織從而引發嚴重出血。毒液擴散到哪裡哪裡就會發炎腫脹。毒液所到之處人體組織都會全部壞死。噁心腹痛昏迷等症狀隨之而來。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使用抗毒血清。

在數據統計中,相當於十億人居住的那些區域,每年大約有十萬人被咬傷,死亡人數最少時有幾百,上千,最高時達到驚人的兩萬人死亡!!!

這種蛇分佈廣泛,受害者又常常遠離適當醫療區,被它咬中的風險極高。使死亡率攀升的原因,是其兇猛的性格,及與人形成獨特的組合。不幸的是它的脾氣極糟,而且常常攻擊人類,儘管體型嬌小,它仍有一對驚人的伸縮毒牙,可注入致命劑量的毒液。不是因為這種蛇毒性極強才使被咬著當初死亡,主要是因為他們無法迅速接受治療,或者他們沒有更好的抗毒血清。

而且至此,這些地方對於這種超級殺手並沒有很好的預防辦法。



齊木裝機


因為它牙口還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