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既“富腦袋”又“富口袋”

“我們一家5口以前住在高寒山區,過著靠天吃飯的生活。國家對我們太好了,現在不僅住上了大房子,還享受各種惠農政策……”談起搬遷後的生活變化,今年58歲的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永福社區建檔立卡搬遷群眾趙文祥滿是感激。

“十三五”期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將“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和貧困發生率50%以上的自然村寨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5859人納入易地扶貧搬遷。為讓搬遷群眾在新家園穩得住、能致富,怒江州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搬遷與脫貧同步。

挪窮窩,從“山旮旯”到“新家園”

怒江: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瀘水市丙舍壩桃源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家住蘭坪縣營盤鎮黃梅村的郝月華,一直希望能住進有獨立衛生間的新房子。

正當老郝有這樣的想法,駐村工作隊員入村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聽著搬遷後的經濟賬、生活改善賬、子孫賬、教育賬等“7筆賬”,想到以後在城裡能擁有一套房子,兒子務工也方便,他下定決心搬出大山進城去。

2017年11月,郝月華帶頭簽訂了蘭坪縣易地扶貧搬遷協議,在積極響應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同時,郝月華還主動和宣傳工作隊員們一起挨家挨戶動員其他村民搬遷。 2019年2月,他帶頭搬遷至蘭坪縣城區安置點永安社區,還被聘為永安社區祥和小區管理人員。

傈僳族群眾余文清,在禾波村路嘎小組生活了50多個年頭,當聽說要搬到陌生的環境,他猶豫不決。

“說實話,剛開始是有顧慮的,但是國家政策那麼好,我是一名老黨員一定支持易地搬遷。”接下來的入戶登記、簽訂三項協議……余文清和妻子都積極配合。

“易地搬遷是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日子,土地確權頒證,咱們按政策享受的各項土地惠利不變,老家的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得知有些村民對易地搬遷政策不理解,有各種擔憂後,余文清積極協助村“兩委”和工作隊耐心做通群眾的思想工作並帶頭搬遷。

“當初聽他的話搬下來活了,我兒子上初中也近,生病也不消操心了,十幾分鍾就能走到衛生室。”同組一起搬遷到南大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鄧葉海說到。

余文清和郝月華只是怒江州廣大搬遷群眾的一個縮影,在峽谷深處,一批又一批的貧困群眾,正在從山旮旯搬到新家園擁抱幸福開啟新生活。

截至3月9日,怒江州已分房領鑰匙24261戶91578人,預計本月底全面完成搬遷入住。

“富腦袋”,“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

怒江: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群眾參加摩托車維修技術培訓

怒江州委、州政府在易地搬遷後續脫貧措施上圍繞“精準實”強化保障,結合省內外企業用工需求和搬遷勞動力特點,統籌各部門培訓資源,根據搬遷群眾的就業需求,逐戶建立培訓檔案,對45歲以下的勞動力進行烹飪、電工、建築工、汽修、草果編等技術技能培訓,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據瞭解,通過安排公益性崗位和勞動力轉移就業,截至今年1月已解決搬遷群眾就業35923人,實現戶均1.42人就業。

龍新花,從禾波村嚇嘎鬥小組搬遷到貢山南大門安置點後,她參加了由怒江州易地扶貧搬遷攻堅戰指揮部舉辦的烹飪技能培訓班。

在22天的培訓時間裡,她學到了烹飪基本功、麵點製作和家常熱菜烹飪等烹飪技術,並通過了實操考核和理論考核,獲得了初級烹調師和麵點師資格證。培訓回來後,龍新花就在安置點開了一家小吃店,用廚師培訓學到的技術經營包子、煮米線等早點,月收入達4000元左右。

2017年,當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來到蘭坪縣通甸鎮箐頭村上箐頭三組動員群眾搬遷時,楊柳映心動了,她決定依靠黨的好政策搬離大山,甩掉建檔立卡貧困戶帽子。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楊柳映一家主動報名,於2018年9月,歡天喜地地搬進了易門箐安置點的新家。

楊柳映和丈夫二人文化素質均不高,但他們夫婦覺得國家扶一扶,自己更要闖一闖,不能一味“等靠要”。

楊柳映之前是箐頭村村醫,搬遷後,她充分發揮鄉村醫生的醫療技術,擔任易門箐安置點衛生室的醫生。她丈夫雖然缺技術,但主動報名參加了挖掘機等各種技能培訓,積極到安置點附近的工地務工。在兩人的勤奮努力下,她們一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

富口袋,“輸血”變“造血”

怒江:既“富脑袋”又“富口袋”

群眾發展羊肚菌種植產業

穩得住,發展是關鍵。

怒江州在狠抓易地搬遷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因地制宜配套實施產業項目,發展草果、花椒等綠色香料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同時,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扶貧車間等,解決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實現樓上安居、樓下就業。

據瞭解,目前全州已建成安置點扶貧車間37個,投入使用33個,進一步解決了搬遷勞動力就業問題。

在大興地鎮維拉壩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當地黨委政府組建了核桃加工扶貧車間,引進深圳市德明聯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合作方式組建數據線加工扶貧車間,為搬遷群眾提供245個就業崗位,每天人均工資100元。

該安置點還探索推進鄉村投資開發業務,依託瀘水市興地扶貧開發有限公司,通過“黨組織+合作社(公司)+市場經營主體+基地+搬遷戶”等模式,實現群眾資產收益。

在安置點周邊木志壩、幸福橋頭分別建設了100畝火龍果種植基地和200畝芒果種植基地,解決搬遷群眾零星就近就地務工問題,2019年實現收入人均1600元。此外,針對珠海工業發達資源、勞動力緊缺實際,由社區支部班子牽頭,組建勞務派遣公司,把青壯年勞動力輸出去,從事收入相對較高的工作,增加搬遷家庭經濟收入。

“給錢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用完了還是窮,有致富的路子才能真正脫貧。現在好了,大家有事做了,思想穩定了,發展動力也更足了。”搬遷群眾六文四說。

雲南網通訊員 程曉玲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