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的“蓋澆飯”,是天子才能吃得起的高級食品

古代的主食吃法有一種叫作“饡”,《說文解字》對這個“饡”字的解釋就是“以羹澆飯也”,也就是類似今天的蓋澆飯。

儒家經典《禮記》中有一篇名為《內則》講了周代的家庭關係、生活禮儀和飲食,因為講到很多食物的種類以及食用方法,所以又被今天的人稱為是“食經”,堪稱食之經典。在這部“食經”中提到了周代的王侯貴族所食用的珍品佳餚。周代所食用的“醢”,就是肉醬,但又不是我們現在所食用的一般的肉醬。“醢”的製作過程很複雜,程序繁瑣。簡單說,就是把肉先製成肉乾,然後再切成碎末,在碎肉末里加入粱米制成的酒麴,再加上鹽調勻,最後再用好酒浸漬,然後把這樣醃製的肉末放在容器裡密封起來。等到一百天以後,“醢”就制好了。歸根結底,“醢”就是肉醬,那麼是什麼肉的醬呢?製作“醢”的肉可以有很多:牛、羊、豕、兔、魚、麋,甚至打獵得到的野味,都可以製作“醢”。“醢”的特點就是把肉剁碎。


兩千年前的“蓋澆飯”,是天子才能吃得起的高級食品


“醢”製作好了,再煎過或炒過,然後把這樣製成的肉醬鋪上稻米飯或是黍米飯上,再澆上動物的油脂,這樣就把蓋澆飯做好了。

主食的吃法在當時還是相當多的。可以做粥,可以做飯,可以做餅,可以做乾糧。粥有兩種,一種就叫作“粥”,就是類似於我們現在喝的稀粥,還有一種就是饘(zhān)粥,就是又稠又黏的粥。有一種器皿,像是一個罐子下面有三足,有陶製的也有青銅的,三足中空,這種器皿叫作“鬲”,就是用來煮粥的。穀物如果要做成米飯,就需要用到“蒸”的方式,而不同於粥是煮的,所以使用的炊具也不一樣。“甗”這種器皿就是蒸飯用的,“甗”是組合器,上面是罐、下面是鬲、中間是有孔的箅(bì)子。鬲中盛水,箅子上放穀物,這樣就可以把穀物與水隔開,達到蒸熟的效果,米飯就這樣做成了。


兩千年前的“蓋澆飯”,是天子才能吃得起的高級食品


穀物做成的米飯把它曬乾了或是炒幹了就製成了乾糧,用於軍旅之中或是遠行時候的可攜帶食物。乾糧的製作方法也不止一種,比如也可以把米或豆直接炒熟備用。或者叫把米和豆炒熟了再碾成粉也可以當乾糧。乾糧吃的時候需要用水或是漿和起來吃。

周代的“餅”和我們現在吃的餅不一樣,我們現在吃的餅是烙餅,當時吃的餅是把稻、黍、麥的粒搗成粉,然後在粉里加水,把它團成一團一團的形狀,再把團捏成餅的形狀。麥粉捏成的餅叫作“餅”,米粉捏成的餅叫作“餌”或是“粢(zī)”。戰國時期可以磨面制餅;漢代吃“湯餅”,用水煮;六朝的時候有了蒸餅,還可以上面加上棗。我們現在說的餅有“發麵餅”和“死麵餅”兩種。早期的餅都是死麵餅,西晉的時候才有了發麵餅,有史籍記載用西晉皇帝在太廟祭祀祖先的時候用“面起餅”祭祀被尊為“宣皇帝”的司馬懿。“面起餅”就是發麵餅,發酵後很蓬鬆。


兩千年前的“蓋澆飯”,是天子才能吃得起的高級食品


唐代的麵食種類已經很豐富了,新疆吐魯番出土了唐代的麵食,有餃子,還有各種麵點,做成梅花式、菊花式、寶相花式等等形狀。發麵食品我們現在最常食用的就是饅頭。饅頭最早起源於三國時期,傳說是諸葛亮徵孟獲後用麵包裹肉餡做成人頭形狀用來祭祀。宋代以後有餡兒的包子和沒餡的饅頭才正式區分開。我們現在常常食用的一種常見食物“麵條”是從湯餅慢慢演變來的。湯餅是把面扯成一片一片用湯煮,可以理解為“面片兒”或是“片兒湯”。北宋才有了切細條的麵條,元代又有了麵條加工的掛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