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象征行为,你不可不知,这些很有必要知道(受益匪浅)

一个做丈夫的作过这样一番经验之谈:

“有一次,为一点小事我跟妻子吵了几句心中懊恼,大半夜不能入睡。第二天一早醒来却见书桌上有一杯碧绿澄清的龙井茶已经泡好在那里……显然,这是她向我表示了心头一热,举杯喝上一口倍觉清香沁人。昨晚的无声的歉意。心头一热,举杯喝上一口倍觉清香沁人。昨晚的种种不快,一扫而空。于是,我也马上招呼她共进早点,她回眸一笑,跑了过来……”

这位丈夫不但领会了妻子在清茶一杯里注入的深情,而且在以后又一次口角之后,“依样画葫芦”,用一杯麦乳精代表了自己的歉意。

家庭中的象征行为,你不可不知,这些很有必要知道(受益匪浅)

家里的清茶、麦乳精,这算得了啥呀?食橱里就有,愿意喝就沏。显然,在上面的小故事里,这已不是物质的茶水,而成为一种情感的象征,泡茶和冲麦乳精的行为已成为一种象征行为。

其实,你别以为“象征行为”的说法太玄乎,生活中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象征行为:生日送礼是象征行为,吵架后赌气不吃饭也是象征行为——“我偏不吃,让你看看”,这“偏不吃”就是一种“抗议”的象征。这样想来,我们的家庭生活正是处于各种“象征”之中的:有的是有意识确立的“象征”,例如对长辈的请安,对客人的端茶敬烟……这些都作为一种礼貌的体现,包含着确定的含义;而有的则是无意识造成的“象征”——春节到了,婆婆和丈母娘分别来吃饭,但一次丰盛,另一次稍差,尽管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但做妻子或丈夫的,会认为对方“厚此薄彼”,仿佛招待的规格就是一种重视与否的“象征”似的。

家庭中的象征行为,你不可不知,这些很有必要知道(受益匪浅)

是的,社会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由于人是有理智的,人会给世间一切事物赋予特定的含义而人又是处于不同的地位、不同的情境中的,他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不可避免地都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并随着交往对象、环境等等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意义。可以说,我们的行为不只是行为本身,它们总是在不同的人们眼中呈现不同的意义,所有的行为都同时是一种象征。

​老人突然病倒了,我们心焦如焚,细心侍候,嘘寒问暖,这固然有实际的功用,但它同时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象征。小而言之,爱人回家,端个洗脸水什么的,与其说是实际的帮助,还不如说是一种“体贴入微”的象征。这就对我们建立健全的家庭生活提供了一些启示。

家庭中的象征行为,你不可不知,这些很有必要知道(受益匪浅)

第一,当我们做出任何行为时,一定要顾及它在有关家庭成员中的象征意义。尤其对于辈分不同因而想法不一样的长辈或亲戚,要考虑到他们的地位、处境以及文化水准和性格,然后估计这一行为可能产生的象征意义。

第二,逐步形成家庭成员“心照不宣”的共同“象征系统”。例如那位丈夫和他的妻子,在口角之后以清茶一杯表示歉意,这是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象征性表示,其中蕴含的情意是特定人们在特定的情境下能立即感受到,并且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又譬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时并不随便打骂,但有意识地形成一套表情的象征——当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时,父母总是露出那种严肃的面容,而不是随自己的情绪随便喜怒哀乐,使面容的象征模糊不清,孩子无所适从。

家庭中的象征行为,你不可不知,这些很有必要知道(受益匪浅)

第三,要积极地造成一种“象征环境”——回到家里,你工作的桌子已理清了,也许妻子(或丈夫)不在家,但有一张小条压在杯子底下,杯子已洗净,放着待润的茶叶……这些不就是一种象征环境么?家中每一件东西,都附上了这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比如说,天转冷添一件毛衣,用不着翻箱倒柜地找去,而是已有亲人悄悄地放在你的枕头旁边了,等等。在我们消受一切普通家用物品的时候,在一切平凡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过程中,难道不会经常感受到心头一热,倍觉沁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