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平:躬身為民十三載 危急時刻挺身出

犍為新聞網訊(彭瑤秋 文/圖)“有王街長在,我們放心。”孝姑鎮麻柳場社區的居民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們口中的“王街長”是社區居委會主任王友平。從2007年起,他已勤勤懇懇為社區居民服務13年,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王街長”。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期,他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履行職責、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彰顯責任擔當。

奮勇創新顯擔當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各地均出現口罩脫銷漲價現象,麻柳場社區的群眾根本買不到口罩。因為沒有口罩,許多群眾在外出時提心吊膽,戰鬥在一線的鎮村組幹部也時刻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如何解決燃眉之急呢?王友平幾經思考,想出了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縫製口罩的好辦法。他連夜組織社區幹部、裁縫和志願者30餘人,分5個製作點開始行動。他們以棉紗布、棉質洗臉巾為原材料,用9個小時就趕製出665個口罩,和前期購置的400個口罩一起,免費發放到1065個幹部群眾手中。目前,他們已累計製作口罩近7000個,社區居民、商鋪和駐鎮單位基本都收到了社區免費發放的自制口罩。“居民們買不到口罩,工作人員出去宣傳沒有口罩也危險,所以我們就自己縫,辦法總比困難多嘛。”王友平笑著說道。

王友平:躬身为民十三载 危急时刻挺身出

王友平在社區口罩製作車間

身先士卒衝在前

麻柳場社區位於犍為、沐川、宜賓交界處,人口流動量大,常住人口近萬人,街上餐館、茶樓、超市等公共場所眾多,此次社區疫情防控的難度可想而知。王友平沒有怕,一句“我絕不會辜負社區老百姓對我的信任”便是他的戰“疫”衝鋒號。一方面嚴密排查監測,帶領社區幹部走訪入戶,對疫情高發區返鄉人員進行拉網式大排查,核實人員身份信息、嚴格追蹤隨訪。另一方面,強化社會管控,暫時關停棋牌室、網吧、KTV等非日常生活必需的場所70餘家,勸導疏散趕場群眾,禁止餐館堂食。每天不低於14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令他的家人心疼不已,妻子向他抱怨:“一大把年紀了,還這麼折騰幹啥?”他回道:“這個時候,我不衝上去誰衝上去?社區這麼多老百姓的安危哪個來保護?”說完,他又匆匆踏上巡查宵夜店的行程。

王友平:躬身为民十三载 危急时刻挺身出

王友平勸導宵夜店店主

大力宣傳凝合力

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必須要加強防疫知識宣傳,提高群眾防疫能力。光是通過告知書、宣傳標語、微信群等載體宣傳,王友平覺得還不夠。他和社區幹部錄製了通俗易懂的方言版防疫通告,通過音響、喇叭在社區大街小巷巡迴播放,確保防疫宣傳不遺一戶、不漏一人,人人皆知要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最近,這幾句話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每到一戶居民家中,他都要再三囑咐。巡街時,看到一位賣菜的阿婆沒戴口罩,王友平立即將社區製作的愛心口罩送給阿婆,並教她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謝謝你哦,王街長。”阿婆滿是皺紋的臉綻開笑容。王友平擺擺手,又拿著喇叭向前走去。有人問他:“王街長,你不嫌麻煩嗎?”“麻煩啥?這麼多年習慣啦,哪天不操心,心裡還不踏實呢。”

王友平:躬身为民十三载 危急时刻挺身出

王友平教群眾正確佩戴口罩

王友平十三年如一日的堅守、抗擊疫情展現出的擔當,生動詮釋了基層社區幹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泰山壓頂不彎腰,危機來臨有定力”,他和千千萬萬個奮戰在各條防疫戰線的基層幹部一起築牢了防疫長城,堅定了百姓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