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石上旧精魂》动物修炼成妖精是怎么回事?


《三生石上旧精魂》动物修炼成妖精是怎么回事?


第二部分

中国对佛教的本土化,还不只是限于对一个个人物的修正,我们也引入了印度佛教的基本观念,比如修炼、因缘、轮回等等佛教的运转机制,这些观念都深入民间,成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从小说故事对这些观念的运用,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是怎么接受又改造了这些的。

好,现在进入第二部分。我们先来说说修炼,也就是动物变成妖精是怎么回事。你肯定很熟悉像白娘子那样的蛇精,但你可能不知道,像蛇、狐狸这些动物能够修炼成妖精,是佛教进入中国之后才有的观念。

这种观念一传入中国,很快成为了最好的故事题材,就被广泛地写在小说里了。小说家们不断探索什么样的动物比较适合变化成人,并形成合适的形象来和真人互动、相爱。你别觉得奇怪,这还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南朝的时候曾经有人试过用南方的水獭,但这种动物一来是地方性太强,北方人没见过,很难引起共鸣,二来湿漉漉的,原型也不好看,于是没有发展起来。后来他们也试过老虎和猿猴,但效果都不算非常好,最终胜出的才是你最熟悉的狐狸。不过,因为狐狸在民间时常偷鸡摸狗,所以反映到小说里,狐狸精口碑就很差。

而同样是貌美的女妖,龙女的形象一般就比较正面,我们就来重点说说龙女。在佛教典籍里,她出身高贵,是龙王的女儿,传说在释迦牟尼面前转生为男人并成了佛。在小说家看来,成佛的故事没什么意思,倒是因为性别关系,在爱情方面可以努力挖掘一下,于是几经加工,就有了中国本土化的龙女形象:她们都很美貌,但不像狐狸精那样娇媚妖娆,要靠利用人的情感来吸他们阳气进行修炼。龙女通常是端庄的,而且大多忠于爱情。

印度的故事里有个龙女报恩的桥段,大概是龙女落难时候被一个商人救了,为了报恩,龙女带着商人回到龙宫。在龙宫里,商人为两条犯了错要被龙女处置的龙求了情,而后闲谈时被龙女点化了一番,告诉他生而为人已经很难得,要及早学佛来修得后世福报的道理,并受赠了一些金银回到人间。在这个故事里,龙女知恩图报,从善如流,也是个正面形象,但就故事本身来说其实是比较无趣的,把龙女换成龙子或者龙王也并无不可,女性的特点并没有显现出来。

而中国在处理龙女形象时,在报恩的桥段上则更抓住了龙女柔美的一面,发展到极致的,就是唐代小说《柳毅传》里的龙女了。《柳毅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落第的书生柳毅在回乡途中,遇到了在荒野放羊的龙女,龙女说自己被丈夫和公婆虐待,托柳毅带信给她父亲。柳毅送信到了洞庭龙宫,恰好龙女的叔叔钱塘君在那里做客,他听闻此事后大怒,赶到龙女所在之处,把她的丈夫杀掉吃了,救回了龙女。因为觉得柳毅为人重义气,钱塘君想把龙女嫁给他,但因他言辞傲慢,柳毅没有同意。后来回到人间,柳毅很思念龙女,而最终他娶到的妻子卢氏也正是龙女的化身,二人成了幸福的夫妇。

那么这个故事里体现的本土化在哪里呢?首先,男主角从商人变成了书生,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因为释迦牟尼曾经接受过商人的供养,一路传道走的也是商道,所以商人在印度传说里通常都是正面人物,但在中国,商人地位比较低,所以为了故事的流传,男主角变成了一位知识分子。其次,在情节上,《柳毅传》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钱塘君主动出击,把侄女婿吞掉,其实就反映了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姻亲之间相互吞并斗争的现象。再次,在文学水准上,《柳毅传》也要比原本佛教简单的报恩要来得有层次,男女主人公的关系从恩情转化为爱情,过程中情节更加跌宕起伏,人物的行为也有更合理的心理基础。二人相遇时都处在失意的状态,一个落第,一个被虐待,这时的倾诉就为两人的相爱奠定了相互怜惜的基础。之后柳毅千里传书,显现其勇敢执着,也是出于他对龙女的同情。再后来,钱塘君求婚是个关键情节,虽然柳毅当时没有同意,但这却将二人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名份上的新可能性,这样才会使柳毅在人间的思念显得顺理成章,最后的团圆也因此而格外可贵。这种层层递进的设计带有很高的文学性价值,可以看到,这篇小说虽然底本有佛家的根源,但作为小说故事的闪光点则几乎全部都是中国自行加工完成的。

比起动物成精,因果轮回的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大。就算是到现在,我们都觉得这是迷信了,在日常中,也经常会听到下辈子这类的说法。你可能没法想象,在东汉以前,中国人是没有死后的世界这个观念的。那时候我国并没有太多地考虑过人死后的问题,只有一个最简单的设定,就是人死以后集体会被送去泰山。东汉的记载说,泰山上有一个金盒子,里面有一块玉牌,记录着每个人的寿命长短,这就是生死簿的雏形。但泰山规定了人什么时候寿终正寝来到泰山,却没规定人过来以后怎么办、怎么管理,这些问题则是佛教传入后逐步完善的。

我们都知道佛教里有轮回的概念,这种轮回的概念始于印度教的种姓制度。印度教把人分为四大种姓和贱民,一共五等。按照最早期的教义,前三等人是可以转世的,但下辈子还会转生为本种姓的人,而后两等人则不能转世。佛教兴起以后,发现这个思想体系在逻辑上把每个阶层的上升通道都封死了,不利于统治,于是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新主张:下等种姓积德行善,来生可以转世为上等种姓;上等种姓作奸犯科,来生也可能变成下等种姓。为了更强地约束人们行善去恶,佛教还设计出了地狱作为审判和接受报应的地点。渐渐地,这种因果报应的说法逐步完善,就形成了轮回。

因果轮回被汉化以后,我们把它发展得更加生动,固定为六道轮回,让这个循环变得更复杂了,不止限定在人的种姓之间,还涉及恶鬼、畜生和天神等几个不同的维度。比如,《西游记》的猪八戒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天神被贬下界,托生误入畜生道。如果没有轮回体系,这种跨越三种形象的想象是很难实现的。而对地狱,我们也进行了深度的加工,演化出了十殿阎王系统,规定连阎王也要通过轮回,像官僚一样可以换人换届。于是慢慢地,轮回就也脱离了佛教,变成了一种民间的信仰。而且,中国人还很周到地考虑到了轮回的漏洞:如果有轮回,那么为什么人不记得自己的前世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给出了一个很浪漫的设定,那就是孟婆的黄汤——之所以是黄汤,那也是因为中国人最早会酿的就是黄酒,而不是宋元以后才渐渐盛行的白酒。

好,轮回的体系完整了,一个人的际遇也就可以归入造化的前因后果了,我们的小说家们就开始考虑活着的人怎么被这种观念影响。把因果细化为男女之间的姻缘,就是我们的独创,由此,也就有了月下老人和红线。有了姻缘,也就可以推广至情缘。明媒正娶白头偕老的叫正缘,婚外情则可以叫做孽缘,而种种前因后果,就可以统称为缘分了。比如,《红楼梦》里的木石前盟,或者白娘子和许仙的还愿报恩,甚至推及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许多诸如三生三世的故事,都少不了姻缘宿命的影子。如果缺少了这些,我们的小说、戏剧甚至诗歌都会缺少许多兴发的基础,许多主动或被迫的分分合合也就显得不那么美好了。

到这儿,我们的第二部分也讲完了。我们看到仙妖的变化其实都源于佛教的修行,而在动物的取舍上,则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基本好恶:狐狸精往往是坏的,而龙女却因为原型和出身往往美丽善良,以《柳毅传》为极致。鬼和地狱的说法源于印度教种姓轮回一说,经过我们的汉化,生成了六道轮回和十殿阎王等等体系,也衍生出了姻缘等等说法,成为了我们民间的信仰,也滋养了我国的许多文学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