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格桑花”

央广网重庆3月9日消息(记者赵聪聪 通讯员钟洁)冬琼拉姆,24岁,重庆客运段的一名藏族列车员,同事们亲切的叫她“冬拉”。

高铁上的“格桑花”

出乘前,冬拉在镜子前整理妆容(央广网发 通讯员钟洁 摄)

冬拉2018年夏天从阿坝州来到重庆工作,今年是她的第二个年头。对于刚结束的春运,冬拉觉得很难忘。因为家在阿坝州,上一次看见父母还是在去年的成都,掐指一算大半年过去了。今年的春节,冬拉早早的预订租了房子,准备接父母来重庆过年,因为铁路春运,冬拉会一直忙碌回不到阿坝州的家。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发生,为了家人的安全,冬拉不得不退订租的房子,独自坚守在铁路交通抗疫的一线,这一转眼,就到了3月。冬拉的母亲很牵挂远在他乡的闺女,每天总是要视频看一下孩子,问一下近况。

高铁上的“格桑花”

出乘前,冬拉在镜子前整理妆容(央广网发 通讯员钟洁 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冬拉一直在动车工作岗位,铁路客运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注定要走南闯北,列车越走越远,思家的情绪越来越浓。在疫情面前,冬拉从一个小女生突然成熟了。一年以前,冬拉换了值乘线路,妈妈很不适应冬拉的作息时间,因为动车几乎都是朝发夕至,退乘后回到单位公寓已经很晚,妈妈会很着急很担心女儿一个人在外地是否安全。现在,冬拉会主动在出乘前和退乘后跟妈妈视频,给家里说她日常的工作情况,让家里放心。“我们出乘配备了足量的口罩、手套、消毒粉,上下班测体温,防护工作很到位,妈妈你就放心吧!”视频里,冬拉对妈妈安慰道。

高铁上的“格桑花”

到达重庆西站(央广网发 通讯员宋曹梓瀚 摄)

工作中,她已经褪去了小女生的稚嫩,学习、接车、立岗、车内通告、处理票务、二次查危,她已然是一名熟练的动车列车员。“因为我高中开始学习汉语,刚来的时候有点吃力,一年多来,在工作中得到同事们很多帮助,现在完全没有沟通障碍。”工作之余,冬拉也跟所有的年轻女孩子一样,喜欢拍拍视频,她的藏族舞引来大批粉丝点赞,她用她喜欢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着,享受着青春的愉悦时光。

高铁上的“格桑花”

冬拉在车门立岗,准备迎接旅客上车(央广网发 通讯员钟洁 摄)

阳光下,冬拉的轮廓特别分明,抱着对未来的期望,这朵动车上的“格桑花”将越开越明艳,扎根在祖国的千里铁道线,成为千千万万中国高铁人的一员,擦亮着国家的名片。

高铁上的“格桑花”

车厢内,冬拉正在为旅客调整行李(央广网发 通讯员钟洁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