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动手打人的小孩,怎么教呢?

一肚子米共


所谓“打人”,这个行为,多数情况下是孩子的愿望受阻,或者遭到忽视,又没有掌握足够的与他人交往的技巧,而“情急之下”造成的,并非道德品质问题。是不会正确表达的行为模式。

所谓“爱”打人,是孩子在未得到及时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打人”使愿望得到了满足,成功一次就被强化一次,渐渐养成的行为习惯。

解决方法:

①强化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为沟通交流做好准备。

②教孩子一些管理情绪的技巧。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区域比负责理智的区域发育的早,所以孩子的情绪会爆发的特别快,因此情绪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家长尽量先帮助孩子分辨情绪、认识情绪,才谈得上管理情绪。

③加强对孩子的关注,及时现场示范。比如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孩子想抢回来,这时家长可以去跟对方小朋友沟通:“这个玩具是我们的,请还给我们。”孩子需要看到成功的结果,不动手,用交流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孩子才会效仿。家长这种正面示范要经常做,反复做,切勿只停留在口头说教。

④家长不使用负面标签(比如爱打人),而是在孩子行为正确时,必须及时肯定,贴上正面标签,比如:“你刚才做得很好,你能管好自己。”孩子通过不断地正面强化,逐渐成长。

此外,为了引导孩子更好的宣泄自己的情绪,家长可以平时陪孩子读一些情商类的绘本,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如何正确宣泄情绪,提高孩子情商的同事,更能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阿板


这个问题分几种:一种是1-3岁阶段的孩子爱打人,一种是超过5岁的孩子爱打人。
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个是无意为之,一个是有意为之!

先说第一个情况吧,我儿子在1-3岁期间就特别爱动手,那时候可头疼了,出去一不留心他就把别人给打了,我为这事罚也罚了,打也打了,语重心长地也教过了,根本不好使。

后来我知道他是到了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需求的阶段,他打人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也是想跟别人有进一步的接触。

他的这种打人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故意伤害的倾向,我认为家长不必太过于紧张这件事,家长越紧张,孩子的这种行为就会更加严重,后来我不就不管他了,只是轻描淡写地跟他说这样不对,后来我发现他就渐渐不打人了。

当然,从对方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孩子被打了,肯定是心里不爽的。那么家长在观察到自己的孩子有大人的倾向之后,但凡他出去玩,就要时刻监督着,一旦孩子和小伙伴靠得近了,就要时刻盯牢,尽量在动手之前把伤害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真的打了人家,肯定是要道歉的,并且是让孩子也道歉,把人家的孩子安抚好,该赔偿的时候赔偿。让孩子知道,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且是要负责任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故意而为之了,这种情况,家长必须严厉地告知孩子这样的行为的危害性,并向他们传达人间真善美。

有一次,我在地铁上,有个9岁左右的孩子坐在位置上踢人,刚好我站在他的前面,旁边的爷爷只是看着,也不制止。我一再忍让,后来我直接跟那个爷爷说:你家的孩子踢人你管不管?你要是不管我可管了。

那个爷爷和孩子面面相觑地看着我,讪讪地停止了无礼的举动。

你要知道,打人本身就是不对的,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事情,你如果不管,自会有人来管,当别人管的时候,就不是“孩子只是闹着玩”这么简单了。

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教导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危害这个社会,危害别人身心健康的人,你可以做一个平庸的人,但是你不能伤害别人。

告诉孩子,打人不对!一旦你打人了,你是需要受到惩罚的。

我儿子有一次把一个小姑娘给咬了,真咬得挺严重的,小女孩一直在哭,她的爸爸在旁边一直哄都没有用。整个过程我都带着儿子一直赔礼道歉,让孩子跟孩子道歉,给人家父亲道歉,并且愿意带孩子去医院,让孩子也在旁边听妈妈是如何跟人家沟通的。他必须知道他的一个错误的行为是很严重的,是会让妈妈感到很难堪的。

我会告诉他,你咬了妹妹,妹妹会非常痛的,妈妈如果咬你一口(真的要咬),问他痛不痛?告诉他别人的感受,并且去体会那种感受,问他你愿不愿意被别人咬,而且别人很伤心的,那个妹妹的爸爸是很心痛的,就像如果他自己受伤了,妈妈也会很心疼,但是妈妈爱你,就像妹妹的爸爸也爱她一样,我们都不希望我们身边的人受伤,而且,妈妈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整个过程中去传递别人的感受,教他如何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靠暴力解决的,而且疑问他做错事,今天一天的零食取消等等。

总之,家长必须要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对待,孩子也就会谨记在心了。


Z张小飘


小朋友多大呢?孩子喜欢动手打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原因。

下面帮您大概分析下。

1、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可能是用动作在探索世界和进行社交,但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肢体,并不是出于本意“打人”。

2、对于2周左右学说话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而且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时候急了上手就比较快了。——多讲绘本做语言输入,听多了就能说多。可以选择一些关于社交的绘本。

3、对于大一些孩子来说,如果会喜欢动手打人,那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A、环境发生变化引起的不安,如搬家到陌生城市、第一次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升小学等。——提前沟通,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

B、希望得到关注,用“打人”的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多聊天谈心,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做亲子活动。

C、平时较粘大人,自主社交较少,遇到问题时还不太会懂得如果沟通、处理。——多放手让孩子和小伙伴互动,同时教会孩子正确的社交方式。

D、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发脾气。这一般是和家庭化境有关,身边是否有容易生气的大人呢?——大人要以身作则,控制脾气。同时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但可用别的方式宣泄,比如去运动、睡觉、在安全的环节扔打枕头等。

希望以上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薄荷味的孩子


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一味地强调不能动手这个动作,很多时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孩子的脑子里会因为你的反复强调更加强化“动手”这件事。

小孩子动手肯定都有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打人,大人应该更多的关注背后的原因。

如果孩子是因为想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他不知道怎么沟通这件事情所以动手,你可以告诉他用语言去询问我想和你一起玩这件事情;

或者孩子是因为想要表达情绪但是却没有方法动手,家长可以尝试引导他用需要表达情绪和解决问题,比如可以说“我生气了!”;

甚至家长可以关注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里,是不是有喜欢动手打人的大人和小孩,成长阶段的孩子模仿性都是非常强的,身边人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他模仿的对象。家长也需要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

总而言之,孩子的行为很多时候只是表面现象,作为家长,我们更多的时候应该关注的是引发孩子这些行为的内心情绪是怎么样的?并及时的开通疏导,给出正向的引导示范,避免孩子因为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走向极端行为,伤人伤己


普妈二娃


亲爱的宝爸宝妈!不知道你的宝贝现在大概在多大的年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出现打人这种行为,分析产生的原因和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先看看3岁以前孩子打人的情况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不要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

这个3岁年龄段的的孩子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这原因和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原因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有自我的意识了。这个阶段妈妈应该是感到高兴和忧虑的,高兴的是宝宝已经走向社交独立人生的第一步,忧的是怕这样打人的小孩子出去惹祸怎么办。这个阶段特征就是: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应对措施: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真的他又去打人,那么一定要克制自己,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以暴制暴”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原因2:社交能力不好和语言能力差: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语言表达能力差,渴望被别人理解,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应对策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想法,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是否能分享,或者请他还回来。家长多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原因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渴望被注意。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情而大发脾气。没有及时的受到关注大发脾气。

  • 应对策略: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就不会去打人了。提高自信。经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有句话说的:要毁掉一个孩子就是忽视他。

原因4、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 应对策略: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培养他的同理心,让他想想要是哭的那个人是你,别人在旁边笑,他是啥感觉。

其他的原因: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

如何帮宝宝改掉打人的毛病?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

第三积极的鼓励不可少。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

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

最后为宝宝提供非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条件。如果明知宝宝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点与其他宝宝的长处相比;多了解宝宝的需要以及独到之处,从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宝宝;让宝宝独立做事情,担负一定责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常说“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妈妈为你骄傲”之类的话,以此打开宝宝的心扉,帮助他成长。

以上是个人的一点愚见,希望能帮到你。


沐雨乔


孩子因为年幼时没有得到好的教育已经养成不良动手习惯,家长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后期挽救,用言行和态度告诉孩子,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如果孩子抢夺他人的玩具,那家长就可以抢夺回来,除了把玩具还给人家以外,还可以拿走孩子的玩具,并询问他被夺走玩具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让他知道,欺负他人的人也会被欺负,动手打人的孩子永远不会受欢迎。动手打人是孩子的必要成长阶段,引导不好后果严重甚至会危及自身,希望家长们都能在最初阶段及时制止,让孩子懂得暴力的危害,以后才能拥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张洋l


小孩子动手打人或者骂人,一定要教育。一定要给小孩儿从小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小的时候,如果长大了你就教育不了他啦。怎么教育还是你给他说你把人打伤了,是不是要赔钱呀?钱从哪里来呀?然后给他说打伤了还会坐牢的,在在监狱里怎么怎么样。小孩子。就要先吓唬他一下,他就老实了。就像80后90后,从小爸爸妈妈就给我们说晚上不要出去,小心有鬼。所以所以我们在青春期晚上都不敢出去,你看现在的00后晚上什么都不怕都敢出来,但是危险还是有的。等他到了懂事的时候他就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小时候骗他?这都是善意的谎言。


我爱荷包蛋


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当他打人时,你就打他,并且让他尝试到疼痛的感觉。

这样,他才明白打了别人,别人也一样会很疼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他打别人,别人也是可以还手打他的,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会揍他,他就知道不能再这么干了,也就是说打人这件事会为自己付出代价的。

当他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后,一般就会改变的。

家长平时要教导他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通过好好沟通来解决的,打人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好多小孩子,若他打人不好好教育,他会变得有恃无恐,随年龄增长,总有一天社会会让他为此买单的,熊孩子就是这样造出来的。



布衣茶人


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不能理解规则是怎么回事。孩子的规则意识需要家长多次重复才会建立。跟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过程中,家长要遵守的原则是“温和而坚定”。同时,给孩子定的规矩要简单、明确、具体,并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一两周尝试一条法则,让孩子有时间去适应,当规则内化成为孩子的习惯,规则意识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乖巧懂事。



美好辰汐的妈妈


孩子喜欢打人这个现象,是不是在家里,从小的时候打家里人玩,家里人没当回事,还笑嘻嘻的呢,如果,赶紧制止,在孩子看来,他打家里人,家里人还对他笑,他只会觉得好玩,还有一种就是,小孩希望到大人的关注,平时在家里,大人要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爸妈是不喜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