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世界500强是怎么来的?

我们经常听说,某某公司进入了世界500强,可是大家都知道这500个公司到底有多强? “强”是怎么认定的,由谁认定的,为什么要这样认定。

好了,我们开门见山,正式开始。

其实呢,“世界500强”是中国人对美国的一本叫做《财富》的杂志每年评选出来的“全球最大的500个公司”的一种比较通俗的叫法。其实叫做“世界或全球财富500强公司”更加合适,不过好像世界500强听起来更厉害。

一直以来,《财富》杂志的这个排行榜作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所以呢,大家都想榜上有名,难道有人不愿上榜吗?恐怕不会吧。上榜可是咱们先搞的,科举时代的状元、榜眼和探花郎就是榜尖上的人物。

最早的500强排行榜诞生在1955年,当时上榜的仅限于美国公司,当然了,那会儿咱们也不兴开公司。一开始杂志社的编辑们就决定将收入——也就是卖货的能力作为排名的主要依据,因为他们觉得有收入才是挣钱,只有把挣钱能力说清楚了,才能很好的表现一家公司最可靠、最有力、也最有意义的指标。

但是呢,美国人觉得自己玩好像显示不出自己的强大,于是在1957年,美国之外的大公司首次拥有了专门的排行榜,这边美国的公司拉个榜,另一边其他国家的公司也拉个榜,有点打擂台的意思。

就这样一直到1995年,第一份真正包含了美国和各个国家的企业在内的综合榜单才正式问世:这也是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世界500强排行榜。

有意思的是,前十的公司中日本占据6席,三菱第一,三井第二,伊藤忠第三,住友第四,丸红第六,日昌第八,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强大。美国人只占据第五、第七和第九,分别是造车的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还有挖石油的埃克森(那会儿跟美孚还不是一家)。其他地区的只有荷兰的皇家壳牌入围前十。

总说小日本太强大了,咱们可能不太高兴了,值得庆祝的是那一年咱们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化工占据第207和209位,另外呢,香港的怡和集团(400位)以及台湾的中国石油(456)和台湾电力(489)也上榜了。

从此以后,财富界的这份榜单就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就常常被作为基准,用来对企业、行业的表现进行数据对比。

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儿,下一期将说说这二十几年的状元都是谁。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