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第一單元 遠古遺響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鑽孔石斧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刮削器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新石器時代紅陶缽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從原始社會開始,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漁獵採植、繁衍生息,用他們的聰明睿智和勤勞勇敢,開創了漢中盆地最初的人類文明,在沔水兩岸、漾水河畔,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蹟。這些來自遠古的文明,至今迴響不絕。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倉臺遺址和牟營遺址(現勉縣溫泉鎮)是勉縣境內兩處具有代表性,較為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在古代,沔水也稱漢水,發源於寧強縣嶓冢山,孕育了勉縣億萬年的萬類眾生和古老的文明。它一路向東,經過漢中、安康等地,自武漢流入長江,全長1500餘公里,是長江的最大支流。因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勉縣故稱為沔陽,設立於西漢初年,後因“沔”字生僻難認,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將“沔縣”改為“勉縣”。


《軍山在望--漢中勉縣博物館基本陳列》展(二)


寧強嶓冢山漢水源頭的石洞中,有八個字劃刻痕,傳為大禹治水時的手跡,人稱“蝌蚪文”。按《續修陝西通志》參照《禹貢》記載,譯為“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八字,意為:漢水發源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