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泥瓦匠,又稱“瓦匠”“泥水匠”“瓦工”等,是專門從事砌牆、蓋房等活計的手藝人。泥瓦匠與木匠一樣,

也是一個歷史十分悠久的行業,時至今日,泥瓦匠與人們的生活仍息息相關。

這個行業起源於何時,並無詳細的史料記載。但是,當我們的先人懂得營造房屋的時候,這門手藝便已經誕生了。在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避寒暑遮風雨,防止蟲蛇猛獸的侵襲,選擇住在山洞或樹上,這就是所謂的“穴居”和“巢居”。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經過不斷進化,古人開始營建房屋。據考古發掘證明,我國最早的房屋建築,產生於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由此可見,泥瓦匠這一行當的歷史之久遠。

泥瓦匠吃百家飯,忙時聚在一起做活,閒時各做各的事情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人們喜歡將泥瓦匠稱為“師傅”。從這個“稱呼”也可以看出來,人們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尊重的。

泥瓦匠也是一個“吃百家飯”的行當。哪家要建房或翻修房子,就會僱請他們上門做活。短則數日,長則數月半載的也有。泥瓦匠平時比較鬆散,遇到建房或修房的時候,便由領作師傅負責聯絡,集合到一起作業。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事泥瓦匠這一行業的,自身都是一些農民。在沒有活兒的時候,他們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或種地,或做一點其他的小副業,以貼補家用。即使師傅與學徒之間,也沒有木匠行那麼多的規矩,不用天天在一起。

建造立磚房,最是考驗泥瓦匠的手藝

舊時,普通人家建房,尤其是農村地區,根本沒有鋼筋、水泥等現代建築材料。人們使用的材料,大都是泥巴、亂石、泥壞等。泥瓦匠是名副其實的“泥水匠”。

家境稍微富裕一點的,有蓋“陡磚”房的。陡磚,也叫“立磚”,就是將磚立著用。牆的外皮是磚,防雨,牆裡子還是土壞,這樣省磚。那時候的磚,也多為青磚。這樣一來,就非常考驗泥瓦匠的手藝,而且在建造的過程中還潛藏著一定的風險。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那時候人們在建房動工之前,東家總要提前請陰陽先生擇一個黃道吉日。

開工當日,要殺雞、擺酒、放鞭炮,然後還要敬天地、敬神仙,祈求施工過程順順利利、平平安安。

準確估算地基的深度

看起來簡簡單單,實際上蓋起來很不容易。對於泥瓦匠們來說,在施工的過程中,要遭遇不少困難。首先就是奠基上的困難。在20世紀60年代的一首歌曲裡面有這樣一句歌詞:“萬丈高樓平地起”。當然,這是用來形容高樓林立,時代鉅變的。萬丈高樓為什麼能夠在平地上嘉立起來呢?就是因為地基打得好。若地基鬆軟,莫說高樓,就是不足一丈高的泥坯房,照樣牆體開裂,甚至屋頂塌陷。

過去,農村建房子打地基,一般就是沿著牆基挖出一道地槽,然後在裡面砌上石頭,與地面持平即可。難就難在基槽該挖多深。挖得深,當然保險,但把地面上用的石料都一籠統填到地下去,那麼砌牆時用啥?東家該愁得睡不著覺了。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若挖得淺了,地基硬度不夠,蓋起的房子住不了多久,牆體便會下陷、開裂,更令人憂心。對泥瓦匠們來說,不僅落得東家的埋怨,而且在四村八瞳也壞了名聲。這個時候,就全憑泥瓦匠的經驗了。他們往往會使用一根鐵軒,不時地扎一紮基槽下面的泥土,測試一下基槽底下的硬度。最終,會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估算出一個合適的深度,一般八九不離十。

接瓦,蓋瓦全憑泥瓦匠的經驗操作

再一個就是蓋瓦難。在過去,許多人家由於經濟括據,建房時買不起瓦。但是,新建的房屋總不能露天吧?於是,人們便以麥秸草來替代瓦,而後在屋脊上蓋上一排脊瓦作為固定,這樣,便可以節省下一筆可觀的費用。對泥瓦匠們來說,壘麥秸草絕對是一項手藝活。屋頂上壘的麥秸草,既要求緊密,又要求高度、坡勢一致。這樣修建出來的草坯房才會耐風吹,且不易漏雨。如果麥秸草壘得過於鬆散,房頂就容易漏雨;若坡勢不一致,有高有低,冬天容易存雪,夏天則容易存雨水,麥秸草容易腐爛,房頂便壞得早。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蓋瓦雖然比用麥秸草壘砌省力一些,但也很考驗泥瓦匠的手藝。他們站在屋頂剛剛架好的橫樑和椽子上,一次一次地接住從地面拋上來的瓦片。雖然比站在牆頭上穩當多了,但同樣不能失手。瓦片易碎,稍一失手,瓦片就碎了。瓦片碎得多,東家的心也會碎的。到了晚飯時,泥瓦匠那杯酒還能喝下去嗎?

還有,蓋瓦的時候,一塊壓著一塊,看似簡單,其實也有很多講究,壓多壓少難以把握。壓多了就很費瓦,東家備的瓦可夠?壓少了,容易漏水,新蓋的房子就漏水,誰能願意?東家不願意,泥瓦匠更不願意。如果蓋瓦出現問題,聲譽就沒了,誰還請你幹活?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泥瓦匠跟木匠一樣,也是奉魯班為祖師爺。不過,泥瓦匠這個行當,卻沒有木匠行那麼多的忌諱與講究。當然,它畢竟是一門極為古老的行業,在生存發展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一些本行業的隱語切口。如泥瓦匠將瓦稱為“翹餅”,磚稱為“土薯”,瓦刀稱為“齊頭”,和泥刀稱為“拖平”,蓋瓦房稱為“出山”,開窗口稱為“做龍門”等等。

泥瓦匠是一個古老的行業,時至今日,仍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些古老的隱語切口對現代的瓦匠們來說,恐怕早已不知其名了。現在,瓦匠仍是這個社會上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那些默默無聞的瓦匠師傅,為整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只是,那些頭戴安全帽、攀登在腳手架上,建造的動輔就是數十層摩天大廈的建築工人,與昔日的泥瓦匠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