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為什麼不殺慕容垂呢?

紅紅火火講歷史


苻堅為什麼不殺慕容垂呢,這得從前燕滅亡說起。

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十二月,前燕被前秦擊敗後,前秦帶走前燕徙暐及其王公已下前燕鮮卑四萬餘戶到長安,苻堅為啥要帶有這些前燕的鮮卑人。

前秦苻堅是個講究用人的君主,對亡國的前燕官員,採取了寬容的態度,很多都被委以重任。封慕容垂冠軍將軍、慕容評做范陽太守,前燕的諸王也都被任命為邊境州郡的太守。前秦建元八年(372年)二月,苻堅任命“清河房曠為尚書左丞,徵曠兄默及清河崔逞、燕國韓胤為尚書郎,北平陽陟、田勰、陽瑤為著作佐郎,郝略為清河相”。王猛向苻堅推薦原前燕的大臣高泰,苻堅見到高泰後非常高興,任高泰為尚書郎。



苻堅是個愛才的國君,前秦不斷向外擴張,缺少有能力的將領和驍勇善戰的兵士,正是這點苻堅才大量啟用前燕鮮卑將領,建元十二年(376年)八月,發兵滅掉前涼。

同年十二月,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機滅亡代國,統一了北方。至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時,前秦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政權,其疆域東及滄海,西並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新羅、大宛、康居、天竺等六十二國遣使與其通好,這些都離不開一代戰神慕容垂功勞。



當時,東晉成為前秦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因此,苻堅打算將戰事的重心轉移到南線,征伐強敵東晉。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七月,苻堅下達征伐東晉的詔令,準備大舉進攻東晉。八月初二,苻堅任慕容垂等為前鋒,任命兗州刺史姚萇為龍驤將軍、督益梁諸州軍事。八月八日,苻堅自長安出發,率步軍六十餘萬,騎兵二十七萬,水陸並進,旂鼓相望,前後千里,開始大舉征伐東晉。



十月十八日,苻堅之弟苻融率秦前鋒兵馬攻佔了壽陽,俘虜東晉守將徐元喜。與此同時,慕容垂率部攻佔了鄖城。苻堅到達壽陽,派原東晉襄陽守將朱序到晉軍大營去勸降。朱序不但勸降、不成反而洩密,晉軍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十一月,謝玄遣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千奔襲洛澗,揭開了淝水大戰的序幕。淝水之戰,東晉以八萬之眾,戰勝了前秦百萬大軍,成為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慕容垂


淝水之戰前秦失敗,前秦的各路軍隊全都潰散,唯獨慕容垂所統領的三萬人完整保全,苻堅帶領一千多騎兵到了慕容垂那裡。慕容寶、奮威將軍慕容德、冠軍行參軍趙秋等都主張趁機殺掉苻堅,但慕容垂認為:苻堅以一片赤誠之心把自身的安全交給我,為什麼要傷害他!假如上天拋棄他,不用擔心他不滅亡。不如在危難中保護他以報答他的恩德,這樣既不違背往日的心願,而且能夠以道義征服天下。

慕容垂命令把軍隊交給苻堅,慕容垂率軍護送苻堅回洛陽,慕容垂對苻堅知恩圖報足以說明慕容垂的胸懷,苻堅不殺慕容垂也是愛才知人善用,啟用慕容垂也是前秦的巔峰。


慕容歷史慕容說


從古至今,作為統治者往往都是心狠手辣的。五胡十六國前秦君主苻堅卻以仁慈著稱,最後身死國滅。

說起來,苻堅也算是古代皇帝中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19歲即位,勵精圖治,使大秦帝國迅速強大起來,先後滅掉了前燕、仇池、前涼、代國,兼併了梁、益二州,完成了北方的統一,與偏安於江南的東晉南北對峙。前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苻氏是氐族),苻堅功不可沒。

苻堅還是個仁慈、和善、寬容的皇帝,這與古代那些兇殘暴虐、殺人如麻的皇帝比起來不知要好多少倍。他為政以寬,注重德化,不濫殺伐,教民休養生息。手下大臣有反叛的,他多是赦而不誅,令其悔過自新,有的還繼續委以重任。尤其是對前燕貴族慕容垂、羌族首領姚萇,更是仁至義盡、恩寵有加。

慕容垂因前燕內亂不得已投奔前秦,苻堅的宰相王猛深知慕容垂非等閒之輩,勸苻堅:“蛟龍猛獸,非可馴之物,不如除之。”苻堅卻說:“吾方以義致英豪,建不世之功。且其初至,吾告之至誠,今而害之,人將謂我何?”封慕容垂為冠軍將軍、賓都侯。慕容垂後來逃離前秦迴歸前燕而半路被捉時,苻堅不但沒有責備他,更沒有殺他,反而安慰他,復其爵位,禮遇如初。滅掉前燕後,苻堅並沒有對佔領國進行大屠殺,而是安撫、任用了慕容氏皇室成員,甚至把亡國之君慕容暐也封為新興侯。

對於羌族首領姚萇,苻堅更視為股肱,高看一眼。苻堅沒當皇帝時,曾獲授龍驤將軍,登基後“龍驤之號未曾假人”,就像唐太宗曾做過尚書令,登基後再沒有委任別人擔當此職。後來,也許是為了表示一種恩寵吧,苻堅終於把“龍驤將軍”這一殊榮送人了,但他沒有把它賜予宗室成員,賜予與他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有功之臣,而是給了敗軍之降將姚萇,足見苻堅對姚萇的器重。

苻堅的仁德、慈善、寬厚,也確實贏得了民心,贏得了許多有才幹的人士,如王猛、呂光、權翼、呂婆樓等,也包括慕容垂、姚萇等的擁戴,他們為前秦的強盛和統一北方立了汗馬功勞。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淝水大戰前秦慘敗後,相繼背叛苻堅並與之兵戎相見的,竟是苻堅曾施以恩德的愛將慕容垂和姚萇,姚萇更是弒殺了苻堅,奪了苻堅的江山建立了後秦。

政治鬥爭、軍事鬥爭本身就是殘酷無情、腥風血雨的,江山易主、改朝換代哪一個像堯舜禪讓一般彬彬有禮的呢?我不想在道德的層面上過多地譴責慕容垂、姚萇的忘恩負義、恩將仇報,而是想探尋一下苻堅為何好心得不到好報竟死於非命?是他不該講仁德而應實行嚴刑峻法?肯定不是。正因為他推行了仁政,結束了他的前任皇帝苻生的暴虐統治,才解救民眾於水火,經濟得到發展,從而贏得了民心;正因為他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才網羅了一大批人才,前秦才得以強大起來。

是他不該養虎為患,沒有及早除掉慕容垂、姚萇?也未必。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的一段話我很贊同:“論者皆以為秦王堅之亡,由不殺慕容垂、姚萇故也。臣獨以為不然。許劭謂魏武帝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使堅治國無失其道,則垂、萇皆秦之能臣也,烏能為亂哉!”是啊,如果苻堅聽從王猛的遺訓、眾大臣的勸諫不伐東晉沒有淝水大戰的慘敗,鞏固內部統治,加強對各民族組成的“統一戰線”的領導,慕容垂、姚萇即便想作亂也沒有可乘之機啊。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竊以為,主要是因為苻堅只有仁慈之心,而無防備之念,是他那單純的仁慈害了他。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苻堅固無害人之心,但也無防人之心。在他看來,我待人以善、以誠,推心置腹,別人也會這樣待我。“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殊不知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正人君子也許會對你感恩戴德知恩圖報,而卑鄙小人則有奶便是娘,很世俗很功利,不會跟你講情義。你如果有利用價值,你如果對他好還則罷了,如果你一旦失勢不會再給他帶來好處,或者十件事只辦了九件,有一件事情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翻臉不認人,露出了白眼狼的嘴臉。

更何況像慕容垂、姚萇這樣的人,根本就不像王猛那樣是忠心耿耿輔佐苻堅,絕無二心,而是迫不得已才投奔苻堅,暫時找個棲身之地,一旦有風吹草動便會見異思遷另有他圖。這樣的人心是暖不熱的,拴不住的。他們好一點的話,會像關雲長那樣講點義氣,斬顏良誅文丑,解了白馬之圍,報答了曹操,然後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去尋找兄長劉玄德。但也有不念恩義兇狠歹毒如呂布的,先後幹掉兩任乾爹丁原和董卓,踏著恩人的鮮血去投奔新的主子,或取他人而代之。姚萇就屬於後者。

遺憾的是,苻堅很傻很天真,對任何人都不設防,只知道獻出一顆愛心,捧出一片仁慈,放棄了必要的警惕。原本從諫如流、明察善斷的他,在這個事情上卻糊塗了起來,連他最倚重的大臣的話也聽不進去。王猛臨終時告誡他說:“鮮卑(慕容氏)、羌虜(姚氏),我之仇讎,終為大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苻堅卻不以為然。淝水大戰失敗北歸途中,慕容垂藉口要去鎮撫北方,實則要脫離苻堅召集殘部重建燕國。苻堅不假思索就同意了,並給其兵馬。謀士權翼提醒他說:“垂勇略過人,世豪東夏,頃以避禍而來,其心豈止欲作冠軍(慕容垂被封為冠軍將軍)而已哉!譬如養鷹,飢則附人,每聞風飆之起,常有凌霄之志,正宜謹其絛籠,豈可解縱,任其所欲哉!”苻堅卻說:“卿言是也。然朕已許之,匹夫猶不食言,況萬乘乎?”權翼痛心地說:“陛下重小信而輕社稷,臣見其往而不返,關東之亂,自此始矣。”果不其然,被前秦征服的丁零(翟斌)、鮮卑(慕容垂、慕容泓、慕容衝)、羌(姚萇)等各族豪強趁火打劫,紛紛起兵反秦,表面很強大的大秦帝國轉瞬間分崩離析風雨飄搖,曾統帥大軍90多萬,誇下海口投鞭可斷流不可一世的苻堅,被姚萇追殺得最後竟只剩二十多人,魂斷新平(今陝西彬縣)佛寺。英雄末路,苻堅的結局,常令人扼腕嘆息。

因此,做人僅僅善良、仁慈是不夠的,我們不應該有害人之心,可以給予別人關愛、信任、幫助,但千萬不能沒有防人之心,既要防備前面的明槍,也要提防後面的暗箭。





心島未晴TEL


苻堅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她誅暴君、平燕定蜀、滅代吞涼、統一北方,是一位非常胸懷大志有才華有能力的君王,不過也就是因為志向過於遠大,兵敗北府兵,最後還被後秦奸臣所害。

慕容垂作為燕國貴族,出身高貴、雄心萬丈,被一眾皇族所害,無奈選擇投奔先秦國君苻堅。苻堅本就是一個廣納人才、胸懷大志的能君,慕容垂又是帝國皇親,此時殺掉他不合適,於是收入囊下並以禮相待,一方面樹立良好政治形象,體現自己廣納人才的決心,另一方面不為我用也不能與我為敵,把慕容垂招到麾下但不給他實職不重用他。

然而正是因為苻堅的“多慮”,當初沒有直接殺掉慕容垂以絕後患,以至於以後惹禍上身,可以說苻堅親自在身邊埋下了一顆地雷。“淝水之戰”時,苻堅大敗,卻被慕容垂的臨危救助所感動,放鬆了警惕,允許慕容垂外出鎮守,直接造成了前秦的衰亡。


小扎說事兒


苻堅不殺慕容垂,是他深受儒家思想的仁義精神影響,並且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的結果。

苻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主動接納儒家思想的異族君主,作為一個氐族人,在他的族人們還處於矇昧狀態的時候,苻堅就主動要求學習儒家文化了。

那是苻堅八歲時,主動找到爺爺蒲洪(後改姓苻),請他為自己找一個教師教授儒學。蒲洪對於這樣的要求感到很好笑,說“汝戎狄異類,世知飲酒,今乃求學邪?”但最終答應了苻堅的請求。

苻堅成年後,言行都依照儒家禮法。在發動政變稱為前秦國君後,重用漢人王猛,改革國家管理體制,由原來的少數民族貴族民主制改為儒家的中央集權制,對民多施仁政,與民休息。同時,大力發展教育,興辦學校,請漢人儒生講學。這些措施,讓前秦國力日增,為他後來統一北中國奠定了基礎。

就連一向看不起胡人的漢族史學家,都對苻堅的這一行為提出了褒獎!《晉書-苻堅載記》裡這樣評價苻堅:

“遵明王之教德,闡先聖之儒風。撫育黎元,憂勤庶政……文武兼施,德刑具舉。乃平燕定蜀,擒代吞涼。跨三分之二,居九州之七……雖五胡之盛,莫之比也!”

可是苻堅靠仁義興邦,也是亡於仁義!這一點和宋襄公有一拼。

苻堅對於那些被他俘虜的其他國家的貴族及族人,都遷到長安周邊,好吃好喝地養起來,甚至委以重任。慕容垂在枋頭之戰中擊敗桓溫,功高蓋主,遭到前燕慕容暐的猜忌,被迫逃到前秦。苻堅不但不殺慕容垂,還好生優待他。

受苻堅重用的王猛知道慕容垂不是人下之人,為了殺掉慕容垂甚至使出了“金刀計”。就這樣苻堅都對慕容垂沒有任何變化。在前秦多次對外征戰中,還讓慕容垂領兵出征。

淝水之戰前秦慘敗,苻堅依然讓慕容垂去鄴城鎮守,結果給了慕容垂起兵的機會,最後慕容垂成功令燕國復國,史稱“後燕”。

在內外打擊之下,前秦兩年內就土崩瓦解。苻堅也死於另一位被他收留的羌族首領姚萇的手中。

苻堅仁義沒有錯,錯就錯在用錯了對象!對於那些被他滅國的其他民族皇親國戚,沒有提防他們起義復國的野心。終於被那些人抓到機會,搞亂了國家,也搞死了苻堅自己。


caniforget999


苻堅不光沒殺慕容垂,投降的姚萇和乞伏國仁都沒殺,日後這三個人分別建立了後燕、後秦和西秦,加上部將呂光在西域建立的後涼,苻堅可成為是培育皇帝的專業戶。

不開玩笑了,苻堅自認為心胸寬廣可以包容天下的一切,同時又對身邊人的野心視而不見。有心胸是好事,但要是盲目自信則是取禍之道。五胡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傳統的儒家思想遭到破壞,在這一點上,同樣是少數民族的苻堅應該更瞭解才對,而不是盲目的套用傳統思想,這是他人生悲劇的直接原因。


甲申十七年


苻堅應該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史上最大度的皇帝。

朋友也好、大臣也罷,甚至投降過來的敵手,從來都是統統接納,而且對人毫無保留。

王猛作為一介落魄書生,才華被桓溫欣賞,也只是徵召而用。苻堅卻能舉國託付,作為帝王的容人之量可見一斑。

慕容垂、姚萇等敵手投降而來,苻堅不僅沒有任何懲罰,反而委以重任,予以兵權。

做一個帝王,有胸襟是好的。比如劉秀、李世民。但前提是自己能壓得住。苻堅在王猛在世時可以壓得住,但王猛一去,各路諸侯蠢蠢欲動,終借“淝水之戰”兵敗紛紛自立。苻堅也身死國滅。也是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