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酒不成礼义,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常被人欺!”说的对不对?

老记2018


无酒,无财,无色,无气。说的都很对。从古至今是劳动人民总也出来的经验教训。我们的老祖宗讲的是中庸之道。任何事情都要取中立原则。就是说任何事情都要适度,把握好分寸。告诫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超过尺寸。比如说,无酒不成礼。中国是酒的发源之地。杜康就是中国的酒神。据讲中国有240套酒筵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诗人墨客的雅兴。但是,酒后无德不可取。喝酒乱了性也不可取。无色路断人稀。色是传宗接代的基础。色也是刮骨的钢刀。人如果贪色好色恋色迷色,就超过了度的界限。人们就会叫做色鬼色狼色痴。无财不成世界。财是养命之源。告诫人们不能过于贪财。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无气常被人欺。告诫人们要有志气,勇气,要有浩然正气。不要唯唯诺诺,英雄气短。总而言之,酒色财气,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条件。如果这四种情况做的都比较恰当。不过之而无不及。说明这个人有一定的修养。如果其中某一项把握不住并且上瘾了。说明这个人还不够完美。应该不断的提高和逐渐的完善。


慈音1


“无酒不成礼义,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常被人欺!我也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这应该是《酒色财气歌》中几句: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到被人欺。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酒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时期酒是祭祀天地·敬奉嘉宾之用,在酿酒工业兴起之后,酒就慢慢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更是增加了许多与酒有关的活动。在很多的民俗节庆·婚丧嫁娶·庆功祭祀·生期满日·招待贵宾之时,”酒“变成了一种文化交流的中心!所以”无酒不成礼仪“这句话我认为是对的!

”无色路断人稀“这句话我个人认为单指的是古时的一种行业,多以:阁·楼·院·馆为名。因为在古代这种行业是合法的,而且在当时非常的火爆,如果这条路上没有这种行业开设的店铺,人流是非常的少的,人少了这路没人走了也就断了!那么这句话放在现今的社会”对“亦或”不对“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无财世路难行“这里面的财也就是钱财的意思了,在社会活动之中在最开始的以物换物,到后来的货币流通也就是形成了经济社会。离开了钱很多的事情都是难以进行下去的。我记得有句话说:三分钱难到英雄汉。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离开钱财,生活都是难以为继的!这句话在现今社会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无气反被人欺“在这句话中”无气“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脾气“敢于反抗和制止的意思。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脾气就很容易被人欺负!从古至今”欺善怕恶“的大有人在,如果你”任人宰割“不去反抗那被欺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这句话我认为也是对的!

”酒色财气歌“虽然我不知道作者是谁,却描述的非常现实!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看法,对或不对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九气人生


当然对了。

先说“无酒不成礼仪”,在七斗家乡又叫无酒不成席,什么意思呢?就是哪怕你主家备了再丰盛的饭菜,但如果没有酒,那也不算是隆重的待客之道,最多算是一顿好的便饭罢了,特别是长辈级的亲戚来了,如果没有酒,那他会生气的,认为被轻视了,有的因此气得都能掀桌子。

那么为什么只有酒上桌了,才合乎礼仪了呢?

从远古以来,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利用所谓的"超自然力量",进行

各种活动,都要用酒。巫和医在远古时代是没有区别的,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在古代,统治者认为:"国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反映周王朝及战国时代制度的《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如祭祀时,用"齐"、"三酒"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后来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

酒就这样被用作祭祀之物,敬天敬地敬神灵,敬王敬主敬祖先,长此以往,酒就成了尊敬人的一个载体,如果是贵客来了,没有酒,那就是大不敬,所以就流传下了“无酒不成礼仪”的说辞。

无色路断人稀,就好理解了。

佛印与苏东坡是好朋友,经常在一块侃大山,一天佛印劝苏东坡要禁欲,说:“色是刮骨钢刀。”意思是收敛点兄弟,别坏了身子,但苏东坡不以为然,他反驳道:无色路断人稀。意思是,收敛不了,没有这活动,这世上人都稀少了!佛印是和尚,考虑的是佛家修行,而苏东坡是俗人,考虑的是人间烟火,立场不同。但佛印说的有点吓唬人,苏东坡说的才是真理,亘古不破!

无财不成世界,这就是花花世界,没有实质性的东西,虚无如空,当然就没有世界万物了。

这里说一下“无气常被人欺,”这句话,就是说老实人总容易受欺负,三脚跺不出个屁来,人家自然看轻你,所以欺负起你来无后顾之忧。

练功夫的武者,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有铁打的身板好像还不够,还要练习精气神,一个有气场的人,往那儿一站,就没人敢惹,就不要说欺负了。

当然,这个“气”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争气,“不吃馒头争口气”,要具有不怕的底气,受了欺负,不受窝囊气,敢于打回去,扬眉吐气,那么,别人欺负你一次,绝不敢有下次!


七斗


酒是杜康名传世:

能和万事解忧愁:

成亊败事皆因酒:

饮酒不醉常为高:

近色不乱乃英豪:

财足粮丰家国盛:

忍气饶人祸自消。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宝流通传盛世:

气凝太极定阴阳。

酒色财气人间道:

君子小人离不了:

适度掌握最为妙:

沧桑红尘乐逍遥。

酒色财气四个字:

人人都在里面讲:

若能认清这四字:

便是长生不老方。


用户100698055336


“无酒不成礼义,无色路断人稀,无财不成世界,无气常被人欺。‘’这句话如果单纯从字面意思来说,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它另辟蹊径,说的是“酒色财气”这所谓的“人生四戒”的正面意义,是从积极的角度来剖析“酒色财气”能够带给人的好的影响。

当然,之所以说这四句话有道理,其实也是要给“酒色财气”加个备注的:

无酒不成礼义——适量饮酒有助于增进人们的感情,加深交往;

无色路断人稀——美色提升人气,但要确保近色不乱才不至于色令智昏;

无财不成世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无气常被人欺——人活于世,要有骨气,否则难免被人欺负。

“酒色财气”并称“人生四戒”,其本意是“醉酒,好色,贪财,斗气”,泛指各种不良的品德和习气。通常意义上的“酒色财气“展开分别来说,各有各的短处:酒香夺志,财迷心窍,气断山河。佛教统一称这四者为“欲”,即酒是人生的口腹之欲,色是人生的迷情之欲,财是人生的贪婪之欲,气是人生的迁怒之欲,而欲是人生修行的最大障碍。

宋代《奇葩说》:“酒色财气”之辩

针对这个命题,古人也有一场类似《奇葩说》的辩论,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过关于北宋大相国寺“酒色财气诗”的故事:

正方:佛印和尚,他的观点是通常意义上大家对“酒色财气”的认识: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佛印和尚认为人人都活在被“酒色财气”包围的世界里,难以超脱。而如果人能摒弃酒色财气之欲,则一定可以持身以正,修身养性,最终长命百岁;

反方一辩:苏轼:“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苏轼作为反方一辩,针对的主要是对正方观点的直接反驳,同时为己方后两辩论点的展开打下基础(这个当时东坡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佛印依传统观点说“酒色财气”不好,那苏轼就分别针对“酒”、“色”、“财”、“气”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酒色财气”并不是绝对的不好!喝酒但是不醉,好色但是不沉迷,爱财但是不取不义之财,心中有气但表面平和,如此这般,“酒色财气”只要都掌握好一个度,就都是可以引人向上的。

反方二辩:王安石:“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王安石作为一名大力推行宋朝改革的政治家,其掌管民生社稷,在政治家的眼中,没有完全绝对的是和非,政治家相信所有的不利因素只要政策得当,都可以变坏为好,变消极为积极。

反方三辩:宋神宗赵顼:“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赵顼看事情的眼光既与政治家有共同的积极倾向,但眼界却跟更高远一些。

场外观众甲 支持正方:“酒者烧身烈焰,财者陷身之阱,色者戕身之斧,气者毒肠之药。”

场外观众乙 支持反方:“三杯能和万事,一醉善解千愁(酒)。阴阳和顺喜相求,孤寡须知绝后(色)。财乃润家之宝(财),气为造命之由(气)。助人情性反为仇,持论何多差谬!”

导师总结:其实,我们看任何事物都应该用辩证的眼光,而不应该武断,双方各有各的道理……

场下嘘声一片。


七盏先生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谁能跳出圈内外,不活百岁寿也长。”一一和尚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利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一一苏东坡

“无酒不成礼义,无色路断人希,无财民不发奋,无气国无生机。”一一王安石


宁静的天空783


酒色财气,人生四戒。为什么说是人生四戒呢?恰恰说明这是大部分人的本能需求,儒家文化经过陈朱理学的发展后,变得更加约束人性,即是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而在北宋之前,并没有这样的说法。唐人大气豪迈,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可见,酒是很多文人的毕生追求。孔子说,食色性也。可见色更是人的本能需求,圣人尚且如此,而我等凡夫俗子就更不用说了。



西门吹风风


饮酒不醉真英豪,

坐怀不乱品行高。

淡薄名利走正道,

宽宏大量气自消。

酒色财气把握好,

为人正直自逍遥。

天行健,道行远,

善始善终无烦脑。


郭文250093350


总的来说是对的,酒色财气那一个不能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喝酒的人多了去了,可以加入茶这个通用的,千秋大业一壶茶,万丈红尘三杯酒,这些东西说来话长,还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好过!



黄沙与皓月


礼义无酒不成席。人在酒中吐情糸。酒是人的迷魂药,有酒不醉为上策。看色无兴路则稀,没有兴趣更无依。色变人性人才兴,有色不变人死定。人若无财人难聚,因财才会有人的,财本就是迷魂药,正非取财福与祸。气为通天入地之神,有气则生则强,无气难生则亡。气大则爆,气弱身懹。万物生死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