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河南新鄭,為什麼叫新鄭呢?

新鄭之名歷史悠久,據《史記·五帝本紀》載: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鄭武公隨周平王東遷(原鄭國都城位於鹹林,今陝西華縣西北一帶),滅鄶、虢二國後在此建都,仍稱為鄭。公元前375年韓滅鄭後,此地稱為鄭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為了區別陝西之鄭縣,將韓之鄭縣改名為新鄭縣。

新鄭市歷史悠久,通過新村鎮裴李崗遺址測定,早在八千年左右就有先人在此群居生活。遠古時期,此地稱為“有熊”,是軒轅黃帝建都之地。帝嚳時代,新鄭為祝融氏之國,故新鄭又名祝融之墟,也稱有熊之墟,是楚國先民的最早起源地。夏屬豫州,商屬京畿(今鄭州),西周屬鄶國,春秋屬鄭國,戰國屬韓國。公元前375年韓滅鄭後,此地稱為鄭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在今新鄭境內設新鄭、苑陵二縣,屬潁川郡。西漢時期,承秦制,改屬河南郡。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屬司校尉部河南尹。晉泰始二年(266年),新鄭縣併入苑陵縣,屬司州滎陽郡。東晉屬廣武郡。南北朝時期屬滎州。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恢復新鄭縣。隋大業初(605年),廢苑陵縣併入新鄭縣,移縣治於新鄭,屬滎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新鄭縣劃分為新鄭、清池二縣,屬管州。唐貞觀元年(627年),廢清池縣併入新鄭縣,屬河南道鄭州滎陽郡。五代屬鄭州。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鄭州,新鄭縣屬開封府。宋元豐八年(1085年),恢復鄭州,新鄭改屬鄭州。金屬南京路鈞州。元屬河南省汴梁路。明初屬鈞州。明隆慶五年(1571年),屬開封府。清初屬鈞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屬直隸禹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屬許州府。清乾隆六年(1741年),改屬開封府,下設1城、4路、19保、12集鎮、604村。1912年,廢州府,改屬豫東道。1914年,豫東道改名為開封道。1927年,廢道設行政區,新鄭縣為三等縣,屬第一行政督查區。1928年,全縣劃分為5個區。1932年,改屬河南省第四督查區。1935年,全縣合併為3個區。1944年8月,日寇入侵,新鄭淪陷,屬抗日民主政府豫西專員公署。

1945年日軍投降後,全縣劃分為9鄉1鎮。1947年元月,全縣合併為4鄉1鎮,8月又恢復9鄉1鎮。1948年11月,新鄭解放,屬鄭州專區,全縣設為5個區(城關、大楊莊、辛店、潩水寨、高夏)。1950年7月土地改革,全縣劃分6個區(城關、吳陳、辛店、潩水、高夏、薛店)。1953年2月,新鄭縣改屬開封專區,原屬鄭州的古城區劃歸新鄭,為新鄭第七區。1955年9月,全縣合併至4個區(辛店、車站、郭店、薛店);12月為適應農業合作化需要,撤區劃為15箇中心鄉(核桃園、大吳樓、觀音寺、東郭寺、辛店、嶽莊、山陳(郭寨溝)、三十里鋪、郭店、小喬、山西喬、龍王、薛店、孟莊、八千鄉)。1956年12月,全縣劃為27個鄉。1958年5月,合併為14個鄉1個鎮;8月,實現人民公社化,全縣劃分8個人民公社;12月,新鄭縣改屬鄭州市。1959年4月,合併為7個人民公社。1961年7月,改公社為區,全縣劃分為7個區。1962年,新鄭縣又屬開封專區。1963年4月,全縣劃分城關鎮和9個人民公社。1973年,增設新村、千戶寨公社,撤銷城關鎮併入城關公社。1975年,增設龍王、梨河公社。1980年,從城關公社劃出城關鎮。1983年4月,改公社為鄉,即新鄭下轄13個鄉1個鎮;9月,新鄭縣改屬鄭州市。1990年10月,撤車站鄉設和莊鎮。1994年4月,孟莊、薛店、辛店撤鄉建鎮,小喬鄉改建龍湖鎮。1994年5月16日,新鄭撤縣建市(縣級市)。1996年,新村、梨河、觀音寺撤鄉建鎮。

2001年4月27日,撤銷城關鎮,調整城關鄉、和莊鎮的區劃範圍,成立新建路街道、新華路街道和新煙街道。2005年11月,撤千戶寨鄉併入辛店鎮。2008年3月,鄭州航空港區代管新鄭16個村委會和1個居民點。2010年1月,鄭州航空港區代管新鄭16個村委會;10月,新鄭市成立具茨山國家森林公園管委會,代管辛店鎮14個村委會。2011年3月,新鄭市成立中心城區新區建設管委會,代管和莊鎮3個村委會、新村鎮2個村委會、新煙街道1個居委會和1個居民點、新華路街道的1個居民點。2013年,鄭州航空港區代管新鄭26個村委會。2014年12月,鄭州航空港區代管新鄭20個村委會至今。

地名看中國:河南新鄭,為什麼叫新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