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地趴糧”了,要“棧子糧”

千萬別“地趴糧”了,要“棧子糧”


疫情期間,很多農村採取封道方式,農民手中餘糧無法出手,隨著氣溫抬升,農民家裡的地趴糧怎麼辦?怎樣保存好手中餘糧,不發生蟲害和黴變,不讓農民一年的辛苦白費,本文教你幾招。

千萬不要堆放在院裡!灰塵雜質多、不利於通風。有條件的可以木板倉、鋼製倉等,沒有條件的一定要上棧子,用高粱、玉米或葵花的稈子等打成簾子,做成圓形或長方形棧子,長棧子外面需要加固立柱和橫樑,圓形棧子要打幾道箍加固。

千萬要打好底墊。玉米穗和地面直接接觸回導致潮氣上升出現黴變。最好用高粱稈、玉米稈、向日葵稈等硬稈,不要用不透氣的塑料薄膜作為底墊,來避免玉米穗和地面直接接觸。

千萬別忘記去淨玉米苞葉!玉米苞葉是主要熱源,玉米一般水分超過20%、糧溫達到10℃時,便會存在胚部黴變的可能。其它玉米灰塵雜質也一定要篩選去掉防止蟲害。

千萬要準備防雨材料。雨水侵泡很快就會黴變。雨天及時進行苫蓋至關重要。

千萬別忘記要勤翻動、勤通風,做到乾燥防潮,防止蟲害。

記住以上幾點,相信很多農民朋友的玉米會賣個好價錢,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