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戏与黄梅戏有何区别?

无言132692712


黄梅戏创始人——邢绣娘(1793-1858)出生于演唱世家,从小与兄嫂一起出门卖唱,因扮相俊俏,唱腔甜美,出道不久便赢得了“不要钱,不要家,要听绣娘唱采茶”的美誉。绣娘因丈夫死于水灾,再次回到娘家与兄嫂搭班唱戏,又相继获得“北方梆子有二,黄梅调子无双”和“不接京城大戏王,愿请黄梅邢绣娘”等美誉,再加上黄梅县“一去二三里,村村都有戏”和黄梅县几乎人人都是“戏迷”的地域氛围,从而为邢绣娘最后完成黄梅采茶戏的创建,提供了必要条件。

  唱腔伴奏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

  黄梅戏的主腔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唱腔中最具戏剧性表现力的一个腔系。它以板式变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正是这一主要特点使它区别于曲牌联缀体(或称曲牌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

  主腔并不意味着在黄梅戏的所有剧目中每每为主。实际上,花腔小戏基本上不用主腔,有些大戏也并非以主腔为主,之所以把这一腔系称作主腔,是就它的音乐形态及音乐表现功能而言的。另外,从黄梅戏音乐发展史来看,主腔也晚于花腔和三腔。这一发展过程又与剧目从独角戏、两小戏、三小戏发展到串戏而最终能演整本大戏的历程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黄梅戏音乐的基本风格的框定。

  黄梅戏的花腔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黄梅戏在形成第一个阶段性成果——两小戏、三小戏的进程中,也形成了百余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花腔从民歌中来,但作用已与民歌不大一样。它已经从田头走上舞台,从随口而歌进入到规定的戏剧情境,传达角色的心声。今天所见的花腔小调,无论它与民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但它确已经历过戏剧浪头的打磨,具备了戏剧性音乐的某些特质,是一种民歌式的曲牌体制。

  1.花腔的艺术特点

  花腔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调式色彩的明朗化、表情达意的质朴化、节奏律动的舞蹈化、旋律线条的口语化、唱词结构的衬字(词)化等方面。

  花腔是一个调式丰富的腔系。有典型的五声宫、商、角、徵、羽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等。花腔不同的调式色彩并不导致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无论是大调性质的宫、徵调式,还是属于小调性质的羽、角、商调式,既不用于表现昂扬豪迈之刚烈,也洋用于表现悲戚愁苦之柔弱,在节奏律动的驱使下,在旋律线条的跌宕起伏中,它们充满着欢愉之情,谐谑之趣,似乎一切都很透明,一切都很乐观,纷繁的调式只不过是增添色彩而已。花腔这种求轻盈不求沉重,尚乐天而不沦于稳如泰山唐的表情倾向,成为黄梅戏的音乐乃至整个黄梅戏艺术不得不留意的基本品质。

  表情达意的质朴化也是花腔的一个特点,从唱词看,状物言情都以快人快语、诙谐逗趣见长。如《逃水荒》中“小小竹竿三尺长,安几个铜钱响丁当,名字叫“莲厢”和《夫妻观灯》中“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成一把筋”都是例证。从音乐看,简洁的乐汇、自然的语势、密集型的字位安排、结合成朗朗上口的旋律,既朴素又大方。

  花腔的节奏具有民间舞蹈的律动。它用锣鼓伴奏,流畅的“长槌”,梧合人物上场下场,“花腔二槌”、“花腔四槌”、“花腔六槌”紧贴着唱腔的各个部位,或作入头,或作过门,令表演者和观众都有按捺不住的动感。

  花腔的旋律线条非常口语化。它不仅符合当地方言的调值,还将人们说话时的锣辑重音以及有意强调某一字的语势都表达出来。花腔的百余首曲调,来自很多地方,如“莲花”、“凤阳歌”来自北方,“鲜花调”来自江南,这些曲调在流变的过程中,语言因素带来的变异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花腔旋律的口语化,是统一花腔的风格的重要环节。

  花腔在唱词中常大幅度采用衬字衬词,有些曲调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汲水调”,表意性的词只有“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奴家的小情歌”20个字,而加进衬词就成了“走出门来咦么郎当,抬头看呀么郎当,三条大路嗨嗨咦儿嗬嗨嗨呀儿嗬走中间,咦么郎当,郎得儿郎当,郎得儿郎当,唆儿嘞,唆儿嘞,嗨嗨咦嗨荷,唆儿嘞,奴家的小情哥。”需要说明的是,很多花腔的衬词都是曲调不可缺





古城老何


一直都是安庆人唱黄梅戏,用的也一直是安庆怀宁话和市区方言,要知道安庆市区方言最接近老南京话!湖北黄梅方言和怀宁安庆方言完全不同,黄梅戏表演的艺术家和名家全是安庆人或者安徽人,湖北起源说那是某 人建 国后嘴答下子打压安徽钦定的话!之前压根无此说法湖北人也不会唱!那些说是湖北起源的可以闭嘴了,黄梅人唱黄梅戏还是建国后的事,他们自己的方言讲话都咬字不清楚,还是请的我们安庆人去教他们!


革新的前兆


黄梅戏本来就是安庆戏剧中的一种,并且是吸收了众多地方腔调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现存于安庆的戏剧还有不少除黄梅戏外,有岳西高腔,宿松文南词,潜山弹腔,望江莲厢,怀宁怀腔,桐城歌,太湖花梆舞等等几乎涵盖原八县。

黄梅戏三腔都来自不同的地方腔,其中仙腔的复句就出自岳西高腔,花腔中就有出自莲厢。

而怀腔就是黄梅戏的前身母体,以花腔小调为主其传统剧目有《小辞店》《山伯访友》,潜山弹腔是京剧前身老徽调。

安庆戏只能是安庆戏剧的总称,而黄梅戏是安庆戏剧中的一朵奇葩。


飞哥70240


黄梅戏从湖北省黄梅县传入安徽,江西,是湖北江西,安徽三省的地方戏!

词典上面注释:黄梅调就是黄梅戏!只是很多人比较韩国!黄梅戏的起源不是哪一个省的专家说了算,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地方都有历史资料记载的。有些农民砖家和无知网民就是要挑战社科院权威专家!

各种词典是在国务院的指导下,有中国社科院编辑,有些无知的网民就是要挑战中国社科院的权威!特别是安徽的朋友。不过,也不奇怪,去过安庆的那些黄梅戏相关的纪念馆,一座黄梅山的图片,一座黄梅阁的图片,一座黄梅庵的图片,下面标示:专家认为黄梅戏出自此地!请问是哪块砖家?是在安徽田里搬砖的砖家吗? 全部都是伪纪念馆伪博物馆!以为湖北,江西那些历史资料都不存在吗?

反正各种词典和文化部,甚至安徽省政府官网:都说黄梅戏从湖北传入安徽!根本没有什么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只听说过黄梅腔、黄梅调(黄梅戏),只不过是安庆出了一些会唱戏的而已,电影艺术加上民国和共和国人人平等,艺术更好地得到了传播而已!

《宿松县志》中记载: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小戏,亦称黄梅戏。清同治诗人何元炳:如何不唱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更本都没有听说过什么安庆腔,安庆调,安庆戏,倒是有黄梅腔,黄梅调,黄梅戏。

去买本词典看看吧!就是100来块钱!不懂就不要瞎评论。免得别人说你是在讲国际笑话。

请看下图词典!那些无知的人有什么资格挑战词典?有什么资格挑战中国社科院?有什么资格挑战国务院?




专治棒子病


黄梅戏起源与黄梅县,发展与安庆市。


蓝天销魂


黄梅戏起源于安庆 "黄梅戏之乡安庆",黄梅戏吸收京剧和山歌等剧创作的。唱的是安庆地区的乡音,湖北黄梅县唱的是采茶调, 不一样的,因为黄梅两字相同所以很多人误解,在过去安庆地区乡村城镇都是黄梅戏剧团,偏安庆区黄梅戏,那时候的人取名都喜欢按 山或河 之类的取名 应该是按黄梅山取的名,也有可能按黄梅季节取名 闲时在家唱戏而取的名,后全国唱出名的安庆市黄梅戏剧团的女演员前后有 严凤英 吴琼 马兰 韩再芬 慕容晓晓 还有男演员和后起之秀 等等, 也拍了很多影视剧。有很多说法黄梅戏的起源,都只是个传说。



大丸子C


黄梅戏的特点:

1、黄梅戏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彩腔曲调欢畅,曾在花腔小戏中广泛使用;主调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

2、服饰

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延续,不过是唐宋明时期的为多。 较之京剧戏服,少了浓墨重彩、华丽妖冶,多了清雅秀丽、自然隽永,自成一段风流。

3、妆容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

不同于其他剧类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汪氤氲山岚,缭绕缠绵、缱绻万千,于清秀淡雅中慢慢渗透出万紫千红。

扩展资料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

黄梅戏前身即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后称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广袤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

黄梅县地处长江北岸,旧时大部分地势低于江岸,有“江行屋上,民处泊中”之说,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更为突出。


HRZ六角恨天高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明崇贞年间,黄梅知县曾维伦在《黄梅风教论》中就有“十月为乡戏”的记述。清道光九年,在别霁林的《问花水榭诗集》中,一首竹枝词的描述就更为生动:“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 黄梅戏从起源到发展经历了独角戏、三小戏、三打七唱、管弦乐伴奏4个历史阶段。前3个阶段均在湖北黄梅完成,为黄梅戏大剧种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决条件。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全面实践了传统剧目、唱腔、表演艺术积累和剧种的广泛传播,期间传统剧目非常丰富,艺人能演出的本戏、小戏有200多本,俗称“大本三十六、小曲七十二”。其中,不少是取材于黄梅的真人真事,如《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这一阶段,黄梅戏演出活动渐渐职业化,音乐方面、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潘璟琍、张云风等一大批优秀表演人才,《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就是这一时期所产生的代表性作品,使其原来的民俗性和通俗性得到质的升华,旋律更为优美,用青春。黄梅戏入城后,曾与京剧合班,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大的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多次赴香港,以明快抒情见长、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早期黄梅戏的演出剧目。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亦较农村草台时有所发展。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找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告粮官》,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鄂,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解放以后。第三阶段,是1949至今。1952年,安庆黄梅戏艺人带着《打猪草》、化妆和舞台设置、《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大大丰富了黄梅戏的表现形式。


指法芬芳张犬仙


这问题问得有点不厚道。又想扯上黄梅戏源头之争?

安庆戏就是黄梅戏,从来没有安庆戏这种提法。黄梅戏不论发源于何地,但在安庆得到传承发展,并最终走向全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今传统戏曲文化日渐式微,如何更好的传承发展黄梅戏艺术,是全体从业者努力的方向,门户之见要不得,黄梅戏的源头之争当休矣。


秋水长天H


安庆戏是安庆地方戏吗?没有听说,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的黄梅县,好像发扬光大于安徽安庆市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