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美國某大學收入教科書的中國作品


一部被美國某大學收入教科書的中國作品

瀏覽著書架上張愛玲的著作,不知道要買哪一本才最能代表張愛玲。最先吸引我,能讓我有興趣瞭解的,必然是一個美麗的書名。我是不喜歡這個名字的,《怨女》太悲觀,太低落,可據介紹《怨女》竟然被美國的某大學收入教科書作為文學研究,就它吧,於是買下來帶回家慢慢研究。

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怨女》是其中的一篇,還有諸如《色戒》等短篇小說。《怨女》大概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很小就被賣到有錢人家,給那家不受寵的姨太太做傭人,受盡了打罵,被老爺汙辱懷孕又被其他姨太因嫉妒踢流產後,落下了病根,最終嫁了人也沒能有自己的孩子,病怏怏的一生。整篇文章充斥著舊社會女性命運的悲慘,但又不乏女性堅強不屈服於命運的性格。每篇小說對女性性格特徵的描寫和總的故事基調都是相當類似的。這時我才明白,每個作家作品其實都是自己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體現,也不必尋早最能代表作者風格的作品,其實每部作品中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張愛玲出身名家,所以有良好的教育,和高傲的性格,但是父親後來再娶,她的苦難生活便開始了。用盡全部的力氣愛了一個男人,最後卻又被拋棄,僅這一個男人便讓她傷到徹骨,不再相信愛情,一個人孤獨終老。

一部被美國某大學收入教科書的中國作品


女人最悲慘的不過如此,因為一個男人失去了對所有男人的信心,因此影響了自己的一生,失去了享受人生做美好的東西的勇氣和信心。年少時的痛苦經歷和骨子裡高傲冰冷的氣質,造就了她孤獨寂寞的一生。這個把小資玩到極致的女人,在她生命終結的一剎那,她在想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